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

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

蘇州知府魏觀以爲,張氏餘孽託名倭寇,其來勢洶洶。當閉城自守,等待朝廷派來的援兵救援。而茹太素則以爲,彼輩自甘爲賊,必然以劫掠爲主。既然已經知道了賊人要來,則該在其登陸前直接發大兵殲滅。至於蘇州城,只需要少部分兵力防禦就夠了。

兩人的觀點各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贊同,一時間,兩撥人各執一詞,彼此爭執不下。

朱肅亦在皺眉沉思,見身旁的四哥朱棣眼神發亮,似乎欲言又止,便開口道:“四哥可是有什麼想法?”

“何必藏着掖着,有什麼直接說就是了!”

“咳咳,那我就直說了。”朱棣清了清嗓子,廳中諸人的目光,都朝着他匯聚了過來。他站起身,學着老朱平日裡的樣子背起雙手,走到茹太素面前:

“本王想問問茹御史,你說要在海岸上阻截賊寇。”

“可我大明海岸綿延千里,何處倭賊不能登陸?莫非茹御史能未卜先知,事先知道倭賊要從何處登陸不成?”

“可以在岸邊設立狼煙,着士兵們分兵駐守。”茹太素解釋道。“若某處見到倭賊船隻,只需一點起狼煙,四方快馬皆至……”

“不行。”卻是朱肅搖了搖頭。“沿海多灘塗,行不得快馬。而且尚不知敵人虛實,若是非要在岸邊打,我等其實只佔了‘以逸待勞’這一個便宜而已。”

“若是貿然分兵戒備,看到了狼煙再合兵,兵士匆忙趕路之下,連‘以逸待勞’這一個優勢也沒有了。”茹太素顯然不懂軍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個法子,很明顯只是生搬硬套北方防範蒙元南下的法子,壓根就行不通。

永樂大帝的心胸不怎麼寬廣啊,這四哥八成是在故意針對老茹,以報昨晚此老放言彈劾他和二哥之仇……

茹太素臉一黑,平心而論,他是不想在這些軍國大事上,去聽這些個十來歲“毛頭小子”的意見的。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對軍事確實是一竅不通。

而且其他兩位王爺倒也罷了,五殿下朱肅,卻確實是有些不似同齡人的智計在身上的。

雖然平素行事頑劣了些……

既然他也開口反對,那麼自己這個“妙計”,看來是真的不行。

只能說,茹太素雖然脾氣臭了些,但是比起大明朝後來那些瞎指揮的文官、宦官監軍們,還是要靠譜的太多太多了。

“那麼果然,還是要閉城自守……”魏觀說道。

茹太素臉色雖有些難看,但還是出言道:“可我等如何確定,賊人定然會來進攻蘇州?”

“若是那張仁被我等生擒,倒也罷了。那張禮身爲張仁之弟,於情於理,都必然要來救他的兄長。”

“可如今張仁已死……”說着,頗有些幽怨的看了朱樉朱棣二人一眼。

“能否詐稱張仁爲我等生擒,引誘那張禮來攻?”有人提議道。

“不成。那夜亦有張家餘孽跑出城去。那部分人,是親眼見了張仁身死的。他們定然會去投奔張禮,將張仁之死悉數告知。”茹太素搖了搖頭,幽怨的眼神又看向朱樉和朱棣。

朱樉有些心虛,朱棣則有些懊惱,那夜自己和二哥進城時候,見到迎面有一夥兒衝來,又聽到後面有官兵叫喚,於是倉促之間,想都不想就……

現在想來,若是當時真的生擒了張仁,也不知省了多少事。就算沒有生擒,若是好好應對,沒留下活口……

“茹御史別怪我二哥四哥了。”朱肅插言道。“當時他們剛剛進城,不知道狀況,護衛們也肯定是以保護兩位王爺的安全爲第一優先。至少,沒跑了張仁這個賊首。”

“而且,若是那些倭寇真是由張禮節制,行蹤倒也不難預料。”

“哦?”場上衆人皆精神一振,朱棣驚喜道:“老五,莫非史書上……”

“咳咳,莫非你對這一切早有預料了嗎?”

朱肅白了朱棣一眼。這貨絕對是以爲,自己又要使用穿越者“大預言術”了。

這事雖然不見於史,但若將自己帶入張禮的角度,卻也不難猜測。他開口道:“敢問諸位,這張陳餘孽廢了這麼大的勁兒,究竟是在想些什麼?”

“想些什麼?”衆人面面相覷。這回卻是朱樉哼聲道:“哼,還能在想什麼?無非是癡心妄想着,想要恢復他們父輩曾經的勢力,再來爭一爭我們大明的天下。”

“二哥說的不錯。”朱肅朝着朱樉點點頭。接着道:“這便是他們和尋常倭寇的不同之處。尋常倭寇只爲財貨,而他們,卻是在幻想着恢復先輩榮光。”

“那些人雖然愚不可及,但便連街邊的三歲小兒也知道,想要爭奪天下,又安能沒有落腳起事的城池?”

“若是隻像那些尋常倭寇一般,來一陣風,去一陣風。便是掠得財物鉅萬,又有何用?”

“可是,如今張仁已死,他們攪亂我蘇州府城,以裡應外合的計謀已然失敗……他們還會來攻蘇州府嗎?”茹太素道。

“或許不是蘇州府,但他張禮定然不會只是劫掠,必然是要來打一城的。”朱肅還沒開口,那邊的朱棣則已經若有所思的接過了話頭。

“原因有三:一,那張禮不過是次子,如今張仁已死,他理應是要挑起張家大梁的。”

“既然如此,他必然得先爲兄報仇,或立下些能夠服衆的功勳,否則他怎麼能夠服衆?”

“二,張家先前既然想拿下蘇州,那麼所需兵力,定然不少。這些兵力,只憑張士誠給他們留下的家底,只怕是不夠的。”

“那麼,他們必然要借他人之力……以我看,他們很可能是彙集了其他夥的賊人倭寇,一起來奪城的。既然這樣,他就必須要許給那些賊人足夠的利益。除了奪下城池,劫掠一些小小的市集鄉鎮,這麼一點點的利益,哪兒夠讓他們說動其他的賊人?”

“其三嘛……他們現在早就成了窮寇。”少年朱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翹起一隻二郎腿。一雙眼睛之中精光閃動:“張仁身死,計謀破敗,可以說如今已別無他路。”

“我若是他張禮,此時,定然會直接孤擲一注。若成,能打下一城站穩腳跟,局面自然就此打開,此前種種失敗,便也都成了過眼雲煙。”

“若敗,那也不過是成事無望,一樣是受死罷了。可若是此時不上,之後定然更加沒有了機會:現在他們還能勉強糾集出一支軍隊來。等張仁身死、蘇州城中潛藏的勢力被連根拔起的消息傳開,人心惶惶之下,還有幾個人願意提着腦袋跟他幹?”

“老五,我說的可對麼?”朱棣侃侃而談完畢,突然扭頭詢問朱肅。

“……對。”朱肅點頭認可。只是心裡總覺得有些怪異。

你朱棣這是在說張仁嗎?怎麼聽着,像是在說靖難時候的你自己?

(本章完)

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1141章 道衍論策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607章 敲打第1143章 約翰的大逃亡第491章 馬皇后勸夫第777章 放手一搏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086章 微服出巡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215章 神醫戴思恭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1141章 道衍論策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982章 火星第126章 會見第94章 議定婚約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678章 求助國內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969章 臨陣唱戲第811章 趕盡殺絕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144章 何爲帝王第1042章 戳破窗戶紙第1136章 孤要他死第677章 進兵波斯第470章 百姓出題,考較學識第501章 什麼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208章 誠王餘孽!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27章 英雄血淚第1092章 聖君萬古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88章 父慈子孝第45章 離宮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49章 話義子洪武帝早存疑心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1089章 治國顯學第472章 拉攏鐵鐘第453章 告密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915章 仁義之君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285章 戰後諸事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668章 拳頭大小,即爲真假第857章 賣珠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120章 誰敢攪和,我就殺誰!你可明白了,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670章 增俸第39章 朱標連跪第984章 大營攻防戰第30章 請個假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405章 朱標的蛻變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205章 歷史中沒有的匪禍第871章 貴地諸官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139章 咱其實,遇見過仙人
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1141章 道衍論策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607章 敲打第1143章 約翰的大逃亡第491章 馬皇后勸夫第777章 放手一搏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086章 微服出巡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215章 神醫戴思恭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1141章 道衍論策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982章 火星第126章 會見第94章 議定婚約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678章 求助國內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969章 臨陣唱戲第811章 趕盡殺絕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144章 何爲帝王第1042章 戳破窗戶紙第1136章 孤要他死第677章 進兵波斯第470章 百姓出題,考較學識第501章 什麼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208章 誠王餘孽!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27章 英雄血淚第1092章 聖君萬古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88章 父慈子孝第45章 離宮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49章 話義子洪武帝早存疑心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1089章 治國顯學第472章 拉攏鐵鐘第453章 告密第1050章 “範淮”之死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915章 仁義之君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285章 戰後諸事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668章 拳頭大小,即爲真假第857章 賣珠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120章 誰敢攪和,我就殺誰!你可明白了,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670章 增俸第39章 朱標連跪第984章 大營攻防戰第30章 請個假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405章 朱標的蛻變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205章 歷史中沒有的匪禍第871章 貴地諸官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139章 咱其實,遇見過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