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萬援軍

天下最有實力的藩王並不是鄴城的河間王,而是接手了秦王司馬柬部下的司馬穎,從那個時候開始,司馬穎距離自己想要的就只有一步之遙,只不過他不願意和倒是風頭正勁的齊王來一場大戰,才最終選擇後退一步。

司馬穎已經錯失了一次機會,尤其是他擁有遠比其他藩王更雄厚基礎的時候,在司馬顒接二連三的勾引之下,這一次司馬穎再次動心了,而且抑制不住這種心情,天子已經沒有繼承人,他做皇太弟順理成章。

況且司馬顒說的沒錯,從京師的長沙王表現來看,他這位兄長的才能遠遠超過之前的執政者,真的穩定了局勢,說不定能扭轉現在京師的弱勢局面,到時候會更加難對付。

“可以回去告訴河間王,本王知道如何做了。”猶豫良久的司馬穎終於開口表態,這固然和司馬顒接二連三的勸說有關,但對司馬乂發難的根本原因,還是他本人有這個實力,有實力做後盾,便可以謀求他想要的東西。

現在半個天下都陷入了戰火當中,司馬穎認爲明哲保身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環境,整個司州以西唯自己獨尊,不如利用這樣的好基礎執掌天下,到時候就算是還有人不服,大可以戰場上見,這不是他對司馬顒本人特別有期待,對方利用他,他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對方。

河北之地一個燕王一個河間王、一個太宰一個太尉互相傳檄攻訐對方,司馬穎雖然沒有表態,可也親眼觀看過兩人的傳檄,自然也知道司馬顒對京師借刀殺人的一幕,只不過就如同司馬顒說客說的那樣,天下之有河間王最具備和自己結盟的實力,兩人要是聯手,更容易成事,所以纔不管司馬顒這個人怎麼樣,答應對方伸過來的橄欖枝。

司馬顒的說客大喜過望,他終於完成了主公的寄託,只要司馬穎東進發難,鄴城的司馬顒便再無後顧之憂。

“不過本王有需要一些時間集中兵力,倉促之間不會動手。”司馬穎以倨傲的態度開口,現在是對方有求於人,實力對比決定了他的態度。

“殿下只要出兵,便能還天下一個安寧,我家主公怎麼會着急呢,屆時自然是奉殿下掌朝!”說客自然是不敢多言,只要司馬穎出兵,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你回去把,本王要處理自己的政務了。”司馬穎大手一揮送客,消失在大殿之上。

接連錯失機會,這一次司馬穎已經下定決心,不管是誰勸說他在等等,他都不會再等了。

這一邊司馬穎秘密調兵遣將,另外一邊因爲司馬乂反應迅速,張昌的大軍最終沒有在京師援軍到達之前攻克樊城,宋洪帶領的一萬禁軍加上孟觀率領的宛城大軍,在樊城南邊五十里擊退了張昌的主力部隊,解除了樊城的威脅。

而在樊城的東北方,范陽王司馬虓已經帶領五萬大軍氣勢洶洶撲殺過來,司馬虓來的速度不算快,甚至行軍的速度可以說很慢,但是消息傳來的卻很快。畢竟他的初衷只是避免捲入鄴城和京師的矛盾之中,至於是不是真的平亂,用多長時間平亂,這還要再想想。

更遠的徐州方向,鎮守徐州的司馬繇比起司馬虓,在本錢上面更加不足。他纔出鎮徐州一年多,遠遠不如鎮守其他重鎮多年的藩王,手中的兵力保住徐州尚且勉強,在大軍出征未免力有不逮,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司馬繇抽調了一萬多人的軍隊南下,然後專心做另一件事,和揚州的江東士族談談。

大晉統一天下是以北打南,北方強盛,北方人以勝利者自居,中原士族視江東士族爲亡國之人頗多輕視,南北之間矛盾很尖銳。由中原人爲主導的朝廷對於江東士族的態度也是防範多於籠絡,荊、揚兩州駐有重軍,目的就是震懾、江東士族,提醒他們不要輕舉妄動。江南人對於大晉朝廷也是懷着很深敵意的。

可經過幾輪內耗,荊州和揚州的重兵集團已經遭到了削弱,鎮守當地楚王和淮南王已經死去多時,所以哪怕司馬繇其實心裡和其他人一樣,對江東士族多有輕視,現在也要顧全大局,和對方談談如何對付共同的敵人。

只要江東士族在這個時候不生異心,江東的局勢還是可以控制的,爲此司馬繇甚至留下自己的兒子守徐州,本人則親自帶兵南下,目的地正是建康,籠絡江東士族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抵抗瞬間而下的張昌部將石冰。

“不知道東安王能不能成功說服江東士族並肩作戰。”和其他地方相比,最早大打出手的河北卻出現了詭異的安靜,這也讓江統有空憂國憂民。

“肯定會成功的,南北矛盾甚至胡漢矛盾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刺史就知道了。”司馬季把晉衛的密信燒掉,很有信心的開口道。

這個年代的人還認識不到一種名爲階級矛盾的東西,但這個東西一般人發現不了,不代表它不存在,中原士族和江東士族的矛盾,矛盾再大也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張昌這些流民不同,這幫泥腿子想要造反?這是斷然不能被容忍的,所以哪怕江東那些大士族心裡厭惡中原士族,關鍵時刻還會和司馬繇站在一起。

南北矛盾和胡漢矛盾在某些時候存在,甚至可以到很嚴重地步。但大多數的時間兩者都不會太嚴重,階級矛盾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不管胡漢背叛自己的民族都不是多奇怪的事情,翻開歷史胡人如金日磾、李光弼、漢人如張弘範、王保保。

但有幾個能背叛自己的階級呢?只要知道這種需求,連侯景那種人敗軍之將都能在江南掀起滔天巨浪,就算他帶到江南的八百殘部都是胡人,可加入侯景大軍的十萬兵士應該都是漢人,不一樣跟着侯景造反麼。

江東可是有幾個高門是以統兵立足的,這和中原不同,按照這種標準現在中原都已經沒有這種家族了,真要勉勉強強算一個的話,司馬氏其實算一個。司馬炎登基之後,就曾經因爲司馬氏領兵的歷史,被文臣擠兌過。

司馬季不擔心張昌亂民能成事,他比較擔心關中方向,他多年在各大王府安插細作潛伏,司馬顒派往長安的說客又不是什麼秘密的事情,現在也回報回來,看來這位最有實力的藩王,還是想要更進一步謀求一些東西。

隨便說了兩句,司馬季便把目光放在幾個將校身上,開口問道,“劉淵是否在西河郡招兵買馬,現在出現什麼動靜了。”

“燕王,劉淵正在西河郡的左國城屯兵,甚至太原王氏都已經投奔劉淵,劉淵又聚集了數萬兵馬,竟然死灰復燃了。”張達有些憂心的抱拳道,“末將想,是不是主攻劉淵。”

司馬季點頭,左國城曾是昔日匈奴王國的王庭,和一般人想的不同,五部匈奴的聚集區其實距離雁門郡這種邊郡很遠,倒不是說幷州北部沒有匈奴人,只是和西河、上黨的匈奴人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種主動內遷是不會讓匈奴人和草原太近的。

“從位置上來看,本王還是覺得主攻冀州境內的王浚最合適,從常山南下將河間王大軍切成兩段,讓其首尾不能兼顧。”司馬季沉吟了一下道,“幷州其實並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衝突,山地太多無法發揮我軍的優勢。”

“冀州境內就不同了,好大一片平原,開戰之後本王可以和司馬顒好好打一仗。至於太原王氏跑了去投奔劉淵,這很正常,太原王氏三代和劉淵交好,本王只不過是過來搶家產的燕賊,人家這麼選擇也無可厚非。”司馬季自嘲一笑道,“反正人跑了,土地就是無主之地,本王沒收了也不算是強搶。”

張達臉色訕訕退下,燕王是一個不拘小節的藩王,只要不出現值得認真應對的事情,從來見不到燕王火燒眉毛,可這不代表燕王就沒有脾氣,真有他覺得不能失誤的地方要是出現的紕漏,燕王的一大愛好就是殺人泄憤。

“燕王,有快馬來報,是從草原回來的,是護送夫人返鄉的護衛。”曹乾一步跨入正堂,躬身抱拳道,“這是密信!”

“呈上來!”司馬季豁然站起來趕緊拆開了密信,隨後就是臉色一變,當着一衆將校大喊道,“天助我也,夫人已經成功勸說拓跋氏出兵,十六部渠帥一共八萬大軍,此時正在直奔雁門郡而來,給我準備一下,本王要親自接應。”

“恭喜燕王,大破鄴城指日可待。”一衆將校也聞言大喜道,“有了拓跋氏助陣,足以證明燕王聲名遠播。”

“什麼聲名遠播,這些大軍是本王僱來的,互不虧欠,這種一廂情願本王不希望在本王的賬下出現。”司馬季不屑一顧的開口道,“這下司馬顒不過來,本王都要揍他了。準備一下,將拓跋氏的大軍安置在西河上黨以北,那是五部匈奴的聚集區,一旦開戰可以自由發揮。”

“本王率領幽州軍回幽州,要在中路和司馬顒決戰。拓跋鮮卑和五部匈奴怎麼打,那是他們的事情。”司馬季一邊出府一邊吩咐道。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套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四十四章 籠絡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二百六十六章 臨屯郡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十章 又來一個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孫夭折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七百零六章 憤怒的凱撒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謝燕王不殺之恩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廟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勢再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內亂第六百八十三章 遊牧對遊牧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鄉羯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居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軍第七百一十八掌 兩個凱撒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六百二十三章 夷洲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進京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外來的和尚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二十四章 朝貢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二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三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餉鎮撫司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獻容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斬三王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錢家第四百二十章 密信入鄴城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購買人口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九十四章 餅王第一百四十章 合兵攻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零九章 號稱五十萬大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三章 胡人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二百零四章 魯公賈謐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王總吃虧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馬第四百八十四章 誰是儲君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後退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風聞言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馬穎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軍出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套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四十四章 籠絡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二百六十六章 臨屯郡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十章 又來一個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夠寬容麼?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孫夭折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七百零六章 憤怒的凱撒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謝燕王不殺之恩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廟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勢再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內亂第六百八十三章 遊牧對遊牧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鄉羯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居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軍第七百一十八掌 兩個凱撒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六百二十三章 夷洲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進京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外來的和尚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二十四章 朝貢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二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三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餉鎮撫司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獻容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斬三王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錢家第四百二十章 密信入鄴城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購買人口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九十四章 餅王第一百四十章 合兵攻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零九章 號稱五十萬大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發難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三章 胡人第九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二百零四章 魯公賈謐第三百二十八章 漢中立威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王總吃虧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馬第四百八十四章 誰是儲君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後退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風聞言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馬穎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軍出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