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新形勢,新目標

伴隨着金蛇狂舞曲的歡快樂章,在共和國首都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裡,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國防科工)衆多下屬軍工企業代表和大英帝國訪華交流團成員濟濟一堂,慶祝兩國在2月18日上午9點30分簽署的中英海軍軍備貿易合同正式生效,由於海洋軍工並不是一個**的行業,它是一個複合型的產業鏈,因此要完成這份涉及金額高達31.5億元人民幣的合同,還需要許多共和國企業爲之努力。

此次慶功酒會,主角自然是在潛艇、護衛艦、驅逐艦等等中小噸位艦船以及擁有強大實力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及在大噸位水面戰艦如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實力不俗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除了這兩大企業及其下屬企業,能**設計、生產並提供完善後勤維修包括戰鬥機、運輸機、轟炸機等先進軍用飛機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能生產各種口徑火炮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擅長於計算機電子方面裝備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這三大企業也有不少下屬企業代表參與到了此次慶功酒會當中。

另外,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蔡英、國防部部長唐仁輝、共和國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等一行人還短暫出席了此次慶功酒會,向達成合作協議的軍工企業表示了祝賀,向遠道而來的英國客人表示了歡迎,隨即就離開了只有企業代表和英國訪華交流團成員的酒會,他們趕去參加了一個特別的會議。

此次會議之所以特別,不僅因爲它有些像是中央軍委會議,又有些國務院常務委員擴大會議的特點,更加令其特別的是,此次會議冠上了一個“座談會”的稱號,儼然表明此次會議不會做任何官方效力,是一次圍繞一共同話題展開的討論會議,主持會議的自然是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

很快,相繼趕來的與會代表就讓會議室熱鬧起來了,在此之前,所有參會的代表秘書都被提前告知了,此次會議是一個討論性質的會議,很有幾分“新年茶話會”的味道,而如今所有代表一進會議室,這才真的發現,此次會議果然是“擺龍門陣”的會議,一個很長橢圓形長桌上,每一個位置上都擺着瓜子、點心等,在橢圓形長桌左右,還擺放了兩條長桌及桌椅,桌上同樣擺滿了各種小吃,而會議室的液晶大屏幕上,顯示議題也特別令人意外——“大國之路”座談會。

如此一個另類的議題,立馬在人羣中引起小小的轟動了,參與此次會議的,都是共和國中央高層幹部和重要部門中層幹部,新年伊始,很多部門都有許多的工作要及時展開,雖說今天是星期六是休息日,可讓衆人不好好在家休息,聚在一起參加一個非正式性的會議,這究竟是爲什麼,許多人都小聲議論起來。

“李部長,知道主席這次唱的是哪出嗎?”

商務部部長蔡英就坐在國土資源部部長李四光的旁邊,看到那很是特別的座談會討論議題,她實在是想不出什麼理由,只能向身旁資格更老的李四光請教請教。

“我也不知道這是討論什麼,咱就當它是一場思想教育課吧,反正週末閒在家裡也無事,不如聽聽主席的教導”

李四光身居高位,尤其是身任國土資源部部長一職,共和國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有資源都歸屬於他的管轄範疇之內,好在共和國在限制本國資源開發、調控房地產過熱、促進綠色生產等方面力度很大,所以國土資源部的工作壓力倒顯得比較輕鬆,是沒法和經常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應貿易問題而忙碌不已的商務部相比的。

“我估摸着也是一次教育課,國家廣電總局的老王、人民銀行的老遼、民政部的老林、財政部的老於、國家發展與改革委的老富……連國防部部長唐仁輝都來了,如此多人濟濟一堂,肯定不會單獨討論某一個部門的工作,也只有思想方面的事情,纔會讓咱們諸多部門間都有話可說”

在李四光左側落座的外交部部長蕭奈天,對周圍的老夥計們頷首一笑,小聲的和李四光、蔡英交流道:“當然,這只是我的淺見,要是主席不按常理出牌,那就蒙錯咯”

終於,隨着會議室大門打開,精神狀態不錯的張宇大踏步的走向自己的位置,會議室裡的討論聲就戛然而止了,緊跟着進門的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張雨生,面帶微笑的走了進來,坐在了張宇左手側的第一個位置,會議室大門很快關閉,整個會場頓時安靜得落針可聞。

咳咳……張宇乾咳兩聲,打破了會議室裡真空般的安靜,微笑着看了一圈會議室到會人員的他,將話筒調整了一下後,正襟危坐的說道:“今天是星期六,是我們共和國與大英帝國成功簽署海軍軍購合同的好日子,大家在家裡也沒什麼大事兒,我和總理還有政治局的老方昨晚就討論了一下,覺得今天很有必要展開一個討論會,也算是新春到來,咱們中央內部的一次非正式的茶話會,討論的議題大家也都看見了——大國之路。”

“在會議開始之前,我想再次通報兩件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大英帝國的倫敦保衛戰已經宣告失利,其首相丘吉爾已經狼狽逃回愛爾蘭都柏林宣誓要繼續‘抗爭到底’。第二件事就是大西洋海戰已經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全軍覆沒結束,其艦隊司令歐內斯特也隨同‘衣阿華’號戰列艦沉入了大西洋,德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越發威風了”

張宇頓了一頓,看了看在場所有人的表情,對於美英兩國這樣一個現狀,似乎沒有人感到驚訝,德國陸海空三軍的實力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但對於共和國而言,如今德國三軍的牛氣,其根源還是來自於共和國,如果沒有前後兩次的中德軍事技術貿易,納粹德國的海陸空三軍肯定沒有如今這般厲害,不久之前,德國還想和共和國再有第三次的合作,而在這一次合作當中,共和國第一次在很多方面說了已經意識到不能繼續扶持德國坐大的前提下,共和國纔會比較乾脆的答應英國人的貿易請求。

“現在看來,我們當初的決定起作用了,通過各方面的貿易促進納粹德國的茁壯成長,讓它成爲打破西方傳統列強經濟、社會、軍事等各方面秩序的巨大破壞性力量,納粹德國也的確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入侵波蘭、強佔挪威半島、橫掃西歐,如今更是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拿下了大英帝國根基所在的英格蘭島,儼然已經成爲了歐洲第一強國,還有一統歐洲之勢”

“戰爭,的確是最好的破壞方式,新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建立,必須要革除掉舊秩序和舊利益分配的體系,而戰爭則無疑是最好的介質,納粹德國發起的戰爭讓整個歐洲積累數百年的財富可以毀於戰火,社會經濟結構摧毀殆盡之下,歐洲白種人那獨有的意識形態也將隨之改變,要想創建新的國際秩序就容易得多了。”

張宇的話並不讓在場所有人驚訝,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始終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奮鬥要點的共和國,一直以來的夢想自然是要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工業等等方面牟取世界最強的地位,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共和國在經濟、科教、工業等方面已經擁有了冠絕全球的實力,可這並不代表着共和國的國際地位已經達到了理想的高度。

大國,何爲大國?強國,何爲強國?如果說地域遼闊、人口衆多、資源富足等都可以成爲大國的評價標準,那麼這個國家的大國頭銜上,肯定會加上一些形容詞,比如說“資源大國”、“人口大國”等,但共和國想要是“世界級的強國”,但這並不代表共和國想要在全球謀求霸主地位,稱霸全世界的確是一個美好的夢,但這樣必將帶來很多複雜的問題。

與其稱霸全球,倒不如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個以共和國爲核心的國際秩序體系,讓共和國在世界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擁有主導地位,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爲出發點,維持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人類共同進步與發展,這顯然要比在全世界爲了維護自身霸權而惹事生非好得多,也更加有利於人類共同的和平與發展願望。

“其實,今天座談會討論的要點就是在新國際形勢之下,我國究竟應該如何做、如何走,才能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創建以共和國爲核心的新國際秩序”

張宇已經成功引出了話題,這個話題很快就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來自於不同部門的官員自然在這個議題上有自己不同的意見,而這種關係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的議題,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討論過了,那時候共和國各中央主要部門還都得到了一份名叫——年共和國國家戰略發展備忘錄”的報告。

這份報告首次圍繞着國家穩步發展之後,在“全球霸權主義”和“創建新國際秩序”之間展開了細緻的闡述,對於千百年來反覆經受戰爭,在近代反覆被帝國主義列強欺負的中國而言,在全球爭霸、以牙還牙的對付那些欺負過共和國的資本主義列強固然是好,但這樣做又有什麼長遠利益?國家戰略所追求的是一個國家利益的長遠化、穩固化,從現實利益角度上來講,對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其實全球爭霸的實際效用並不大,反倒是在全世界建立一個以共和國爲主導地位的新國際秩序,讓全世界認同中國、認同東方思想、認同共和國的世界強國地位,全世界都圍繞着共和國來和平共存的共同發展,利人利己的可持續發展才真的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否則爲了一時的全球霸主而咄咄逼人,誰又能確保自己會一直強大下去?

將國家化小,完全可以看成是一個企業,一個爲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個的大大小小的企業,在地球這個星球上,爲了生存的空間、爲了發展的條件,彼此之間都不互相讓的競爭着,在工業**之前,全世界都沒有一套統一的秩序和法則來維持世界的秩序,於是乎彼此之間的競爭就可以以任何方式展開,屢試不爽的就是戰爭,以侵略的方式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這莫過於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式。

但,隨着人類思想和文明的進步,人類開始意識到,叢林規則、文明規則和超國家規則已經隱隱之中開始左右世界的局勢變化。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局勢的風雲變幻早已不能從一般的現象學角度來觀察國際局勢變化的運行機制,雖然國際機構和國際法構築的普遍規則的確在世界爭端中發揮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說日內瓦公約對戰爭中的戰俘、平民等給予人身保護,而在另一方面,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在某些時候被肆意踐踏和損害,而侵犯國際法者也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像如今的國際聯盟依然存在,但以德國、意大利爲首的納粹國家依然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動侵略,而深受戰爭傷害的國家,也沒有想過藉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爲了維護世界秩序而構建出來的國際聯盟提供幫助。

仔細分析和觀察如今戰火紛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試圖去研究分析是什麼規則和機制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着作用?很顯然,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會有不同的結果。

現實主義者會堅定的認爲,這是由於日耳曼民族爲核心的納粹主義,在其極端民族主義思想作用之下,認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形成的世界各資本主義列強利益分配對己不公,他們需要打破舊秩序來爲自身利益謀求最大化,因而他們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解釋,堅持國際形式就是國家利益的延伸和國家利益的總和,強國是世界的主宰,要想成爲世界所公認的強國,就必須要發動戰爭。

現實主義者的觀點無疑是許多人的共同想法,而也有人認爲,納粹主義的崛起是因爲國際政府機構如國際聯盟、國際勞工組織、國際紅十字協會等一系列國際機構的發展與健全,還並未具備壓制和約束世界各國自主行爲的結果,像納粹德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身的強大可以讓他無視國際聯盟和凡爾賽合約的約束,瘋狂的擴軍備戰。

而假如在全世界擁有一套完善的國際機構體系創建出一套世界文化,這套世界文化包含意識形態理念、制度和具體政策,有人權觀念、法制國家和民主制度等,它們影響着世界上各個國家,世界不再是強國的競技場,每個國家都受到制度化的國際規範的影響和約束,因而可以用聯合國和國際法庭來約束各國政府行爲、用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來維維繫全球經濟、用國際勞工組織來保障勞動人民權利、用國際紅十字協會來保護弱勢人羣、用國際人權組織來維護人權……假如真的有這麼一些個具備強大效力的國際組織,戰爭也就不會爆發了。

無論是現實主義者的觀點,還是理想主義者的期望,其實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當前國際局勢,共和國政府自然清楚知道,當前世界是有三種不同的機制和規則並存作用,叢林法則、文明規則和超國家法則,相對而言,以國際秩序爲核心的文明規則尚未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而超國家法則也不具備強勢發展的條件,因而造成了現在的世界,依然由“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叢林法則來主導,各國依然堅持着“大國決定小國命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機制,簡而言之就是——“誰的拳頭硬,誰就是活得更好的老大”

由此以來,就可以很容易分析清楚,爲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會爆發了,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等爲代表的同盟國,與大英帝國、法蘭西、美利堅爲代表的協約國,也就是想要用武力來一決高下,比一比誰的拳頭更硬,以便他們重新瓜分世界,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利益分配並不讓所有國家都感到滿意,尤其是作爲一戰發起國之一的德國,經過希特勒的一番調教之後,反而以更爲強硬的態度來處理國際事務,再一次想要以武力來謀求本民族的利益,叢林法則被再一次運用,因而便有了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兩次世界大戰,至少到目前爲止,共和國都是始終是旁觀者,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共和國早就清楚的意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繼續下去,也不過是再一次讓“叢林法則”在國家與國家之間成功應驗罷了,可以想象到,就算納粹主義國家贏得了這次大戰勝利,按照他們的設想重新瓜分了利益,而戰敗國的美英法等,自然而然會不服氣,這又爲下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難道人類就要在這樣反覆的爭權奪利中最終毀滅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會兒的自治區政府根本沒有多大的國際話語權,這就罷了,但這一次大戰,共和國肯定不會答應了,因爲作爲重要參戰國的納粹德國已經知道研究核武器了,而假如此次大戰,以美英法的戰敗爲結束,那麼失敗方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武力反擊,到時候戰爭將更加慘烈,甚至會出現核大戰,如此一來,世界也就甭想繼續和平下去了,整個地球或許都會因爲交戰雙方的核大戰而導致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也就在這樣自相殺戮中,走向了徹底滅亡的深淵。

好不容易奮鬥數十載發展起來的共和國,顯然不會讓這樣的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共和國必須要以一個強勢的姿態參與到國際事務當中,而要想徹底斷絕這種危險的循環,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讓共和國建立一個以中國爲核心的新國際秩序,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國際組織來“管理”人類共同的家園。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世界是在向文明的方向演化進步的,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舊會長期存在於人類世界,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始終都可能遭到另外一個國家的侵略,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對於共和國自己而言,則只需要加強對一系列的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協調運作,在國際政府間的機構和組織制定出大量的規定、準則、條約和法律來協調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關係,以國際法的形式來解決各國的爭端和衝突,讓人類社會文明化的步伐,與人類自身科學文化知識的豐富同步進行,在人類社會和平共存和共同發展中,發揮出主導地位的作用,而這便是共和國需要爲之奮鬥的目標。

當然,想要單純的用叢林法則實現自身目標,和想單一依靠理想主義來實現,在如今的國際局勢裡是無法成功的,共和國需要以一切遵從國際社會的現實和服務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針對不同的國際事務採取不同的規則,或者是多種規則結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謀取國家利益的同時,還能實現自己國家戰略目標,簡而言之就是“大棒加胡蘿蔔”的策略。

張宇反覆闡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論點,之所以召開此次非正式的座談會,其實就是想要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共和國未來發展戰略的問題,而歷時兩個多小時的座談會,最終討論出了遠中近三個目標,共和國近期的目標便是——“不能讓納粹德國獨霸歐洲,不能讓美英兩國一敗再敗,不能忽略蘇聯和日本的狼子野心”。

第127章 勝利代價第15章 非政治問題第18章 翹首以待第257章 挺進蘇聯第167章 羅斯福的國會演講第341章 意外之戰(下)第98章 着實不錯第61章 第107邊檢站第12章 回家第15章 日軍動向第55章 長遠的影響第319章 哪裡逃?第124章 改變命運之戰?第26章 威力夠大第52章 談一談第55章 老兵,走好!第80章 盯住希特勒第153章 霸氣側漏第2章 汽車,就要汽車第136章 戰爭速度,燒錢速度第17章 大國紛爭(續)第5章 新生第72章 有何分別第145章 羅斯福在白宮第72章 逝去的生命第260章 令人欣喜第19章 血洗瓦胡島(上)第94章 猴子啊,猴子!第138章 科技蓄力第79章 找條出路第178章 大災前兆第206章 新麻煩第8章 歐洲來信第264章 新形勢,新目標第78章 演員第175章 事發吉隆坡第304章 特殊的數據庫第278章 菊花在哭泣第150章 找個好“演員”第296章 決心第3章 聖誕節的賀禮第301章 巔峰對決(四)第105章 簡單一戰第338章 上帝才知道第188章 征服第47章 就是這一句(續)第288章 囂張的古德里安第151章 展翅地中海第229章 只能強攻第71章 轉折之前第297章 御前會議(續)第93章 無言的結局?第66章 小事兒而已第164章 小核彈,大麻煩第39章 平淡的一天第18章 窒息之年第144章 笑一笑第59章 飛啊飛第34章 發佈會(續)第181章 愛心問題第104章 來華者第267章 巴拉紹夫之戰(上)第113章 英美齊上陣第193章 日出吉隆坡第289章 三月花開第196章 掛了沒?第174章 迴歸夜第41章 大洋洲風雲(中)第99章 生死不離第208章 戰情惡化第235章 不是幻想第191章 回來就好第1章 進軍波斯灣第64章 難過的國防部長第275章 強援是也!第44章 無國何以有家第205章 備戰第97章 責任第25章 都是學生第41章 殺過江去(中)第296章 決心第74章 救火隊長第45章 照顧照顧第四師團第340章 意外之戰(中)第39章 準備第60章 過渡的“濟州島”第117章 震懾而非恐嚇第42章 大洋洲風雲(下)第309章 以小見大第220章 德軍之盛第36章 平壤戰役(中)第42章 大洋洲風雲(下)第2章 拿下波斯灣?第233章 亡國倒計時第55章 氣冷與液冷第61章 引入“琉球島”第74章 危機之前第12章 脊樑第29章 安分守己第29章 遭遇硬骨頭
第127章 勝利代價第15章 非政治問題第18章 翹首以待第257章 挺進蘇聯第167章 羅斯福的國會演講第341章 意外之戰(下)第98章 着實不錯第61章 第107邊檢站第12章 回家第15章 日軍動向第55章 長遠的影響第319章 哪裡逃?第124章 改變命運之戰?第26章 威力夠大第52章 談一談第55章 老兵,走好!第80章 盯住希特勒第153章 霸氣側漏第2章 汽車,就要汽車第136章 戰爭速度,燒錢速度第17章 大國紛爭(續)第5章 新生第72章 有何分別第145章 羅斯福在白宮第72章 逝去的生命第260章 令人欣喜第19章 血洗瓦胡島(上)第94章 猴子啊,猴子!第138章 科技蓄力第79章 找條出路第178章 大災前兆第206章 新麻煩第8章 歐洲來信第264章 新形勢,新目標第78章 演員第175章 事發吉隆坡第304章 特殊的數據庫第278章 菊花在哭泣第150章 找個好“演員”第296章 決心第3章 聖誕節的賀禮第301章 巔峰對決(四)第105章 簡單一戰第338章 上帝才知道第188章 征服第47章 就是這一句(續)第288章 囂張的古德里安第151章 展翅地中海第229章 只能強攻第71章 轉折之前第297章 御前會議(續)第93章 無言的結局?第66章 小事兒而已第164章 小核彈,大麻煩第39章 平淡的一天第18章 窒息之年第144章 笑一笑第59章 飛啊飛第34章 發佈會(續)第181章 愛心問題第104章 來華者第267章 巴拉紹夫之戰(上)第113章 英美齊上陣第193章 日出吉隆坡第289章 三月花開第196章 掛了沒?第174章 迴歸夜第41章 大洋洲風雲(中)第99章 生死不離第208章 戰情惡化第235章 不是幻想第191章 回來就好第1章 進軍波斯灣第64章 難過的國防部長第275章 強援是也!第44章 無國何以有家第205章 備戰第97章 責任第25章 都是學生第41章 殺過江去(中)第296章 決心第74章 救火隊長第45章 照顧照顧第四師團第340章 意外之戰(中)第39章 準備第60章 過渡的“濟州島”第117章 震懾而非恐嚇第42章 大洋洲風雲(下)第309章 以小見大第220章 德軍之盛第36章 平壤戰役(中)第42章 大洋洲風雲(下)第2章 拿下波斯灣?第233章 亡國倒計時第55章 氣冷與液冷第61章 引入“琉球島”第74章 危機之前第12章 脊樑第29章 安分守己第29章 遭遇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