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進行時

喧鬧終究會迴歸寂靜,縱使如同鬧市一般熱鬧的會場也最後安靜下來,七嘴八舌的聲音被安靜所取代,將星雲集的會議現場頓時變得“萬籟俱靜”。

整個會議的前半程階段,是由總參謀長莊佳明主持並讓大會進入到了熱烈討論階段,討論關於由共和國國防大學所提出的一個不光是針對陸軍,而是要涉及到全軍、全共和國軍事武裝力量的改制提議,整整持續四十五分鐘的討論中,會場上唯一沒有軍銜的張宇始終保持安靜,大部分時間放在研究已經看過無數多次的提議之外,更多的是看看那些討論中毫無高級將領形象,反而很像是菜市上正論斤算兩計較個人得失的菜販。

最後,會場在無人組織、無人呼籲的情況下重回了寂靜,四下再無聲音的情況下,張宇終於感覺到了不少人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有的目光是期待贊同提議、有的是祈禱否定提議、更有的目光是毫無色彩事不關己般的,沐浴在衆人目光下的張宇也不再沉默下去了,打開了自己桌上的話筒開關,端正了坐姿後,這纔開口說道。

“同志們的討論很熱烈,這很好。越是激烈的討論,就越是說明這提議很有分量,當然也就很有個人角度的爭議性。”張宇頓了頓,低頭看了一下提議案,找到了一個地方後這才繼續說道:“這份提議我自然是看過了,在我看來,這份提議很好、很科學、很務實、很符合當前我國國情和我軍需要,所以我建議,有對該提議還有異議的同志,可以主動發言,有批評或者建議的也可以發言。如果都沒有,那麼我們就投票表決吧”

沉寂,死一般的寂靜。

會議現場的空氣隨着張宇的發言結束而彷彿頓時凝固起來一般,這恐怕是張宇參加所有會議以來說得最爲簡單、最短、最普通的一次話了,基本上就是盜用了一個會議主持者的發言一樣,覺得身爲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的張宇這番話毫無新意更顯敷衍之外,衆人自然也讀懂了張宇的意思,那就是力挺共和國國防大學這份提議者,他也是其中之一。

沒人敢交頭接耳,此時此刻也沒有了這個必要,不少人開始張望,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結果誰也不願意站起身來主動發言,除了中央軍委的委員們在此之前反覆研究過這份提議,由共和國國防大學精心準備、反覆調研、認真核準之後做出來的提議報告,又豈能是將軍們在短短四十五分鐘的時間能找出茬的?就算是有認爲不正確、值得商榷的地方,反覆想想之後也覺得那是在以個人利益或者小團體利益爲出發點,真正將思考角度和出發點放大至整個國家民族利益,卻又是顯然正確的。

於是乎,不記名投票表決似乎成了最好的方式和選擇,衆人紛紛摁下了自己面前的計數器三個按鍵中的一個,“同意”、“否定”、“棄權”中的一個將成爲他們個人的選擇,隨後的結果彙總、投票計數與公示只花去了短短一分鐘的時間,在會場的多媒體大屏幕上就顯示了投票表決結果,有一票否決權的中央軍委所有委員都投了贊成票,而其餘例會成員中無人否定,只有十二人選擇了棄權,因此共和國國防大學的新軍事改制提議被大會通過。

隨後,本次會議也就進入了俗稱的“垃圾時間”,接下來陸續通過的一系列軍事條例尤其是新軍事考覈條例,本身就是應新軍事改制之後所必須有的新制度,自然獲得了通過,而最後爲會議畫上圓滿句號的就是,共和國三軍總參謀長莊佳明正式宣佈卸任,並即刻開始擔任共和國中央軍事聯席會議臨時參謀長,隨即他便宣佈將盡快完成新軍事改制第一步,即中央軍事聯席會議的組建。

1943年6月6日召開的共和國中央高級軍事會議,可以說是標誌着共和國軍事體制邁入新時代,而共和國軍事武裝力量進入新時期這纔剛剛開始。

6月8日,由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管理、莊佳明擔任參謀長(主席)的共和國中央軍事聯席會議正式宣告成立,隨後由前陸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唐仁輝中將所擔任的共和國陸軍司令統建而成的陸軍部正式成立,幾乎與此同時由共和國國務院直接管理的共和國國民警備部隊正式授旗成立,由前共和國武裝警察部隊司令霍正廷擔任司令之時,共和國的邊防部隊、武裝警察部隊、陸軍預備役部隊都將陸續進入轟轟烈烈的裁汰及改編階段。

不久之後的6月11日,由共和國赴朝鮮參加抗日援朝即朝鮮半島戰爭的共和國志願軍陸軍第五、第六集團軍立功官兵在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的積極作用下,來到了共和國首都各大大學舉行戰爭英雄報告會,向共和國公民講述戰爭故事、弘揚**精神、展現當代共和國軍人英雄風貌等的報告會正輪場舉行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現役各大集團軍正式開始了啓用了部隊新番號和代號,而要新建設的部隊也陸續進入到了籌備階段。

連番的大動作立馬讓共和國的六月上旬成爲了一個軍事動作頻繁時節,衆多的新變化和新動向讓共和國軍事動向的熱點程度立馬比六月的驕陽還要火熱,其吸引眼球的程度甚至與在歐洲地區的德國裝甲部隊成功“屠殺”掉了唐吉可德式進攻的波蘭騎兵部隊的事件影響力不相上下。

至於在美國羅斯福將一份很讓世人吃驚的對日貸款協議遞交國會審議一事兒,則相形見絀了許多,而當前還算是有些新聞價值的“共和國已經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傳聞就更顯無人問津了,畢竟共和國一舉要完成軍事武裝力量體制超大革新的新聞吸引力實在是太強。

但是,熱鬧的事兒還並不只是這些。並且,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不知情的世人而言,有着世界第一領土和領海主權利益、有第一工業實體經濟、世上最強工業強國、當今最神秘軍事強國等等頭銜稱號的共和國,就算是根據半年度共和國衆多中央部門所公佈的經濟數據,已經可以推出共和國儼然成爲世界頭號實體經濟國的結論,但這點事兒的熱鬧程度顯然沒有共和國要一舉擴軍至280萬更有吸引力。

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只關心共和國突然將軍事武裝力量擴大至280萬所帶來的震懾效果,並且很不由自主的就能引發各種各樣的猜想,有人猜測共和國這是在故意挑起亞洲不穩定因素,破壞好不容易實現的和平局勢,而也有人認爲共和國這是在收拾了小日本之後,爲了應對來自蘇聯的巨大壓力而不得不做出的擴軍動作,軍事更爲強大的共和國將更加有利於亞洲的和平與穩定。

當然,也有人認爲共和國擴軍旨在於減少國內可能出現的勞動力過剩問題,因爲他們認爲隨着共和國高等教育事業進入高產出階段,隨着時間的推移共和國的國民高素質將日益提高,所產生的社會就業需求也就水漲船高,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帶動共和國工業、科研、教育、金融等等領域更快進步之外,吸收更多的大學生進入軍隊將成爲共和國軍事受益的必經途徑,更何況越來越高素質化和高學歷化的共和國軍隊,早已實現職業化的軍隊本身就是吸引大學生的另類就業途徑。

所以,有這樣看法的人更多的是認爲共和國軍力擴張的目的是在於解決就業。但是,真正能夠看到“門道”的“行家們”都顯然不會有這樣一些幼稚的想法,他們更爲關注的是共和國在新成立國民警備部隊、擴大海陸空三軍規模的同時,卻同時廢除掉了邊防部隊、陸軍預備役部隊、武裝警察部隊,總的算下來其實共和國的軍事武裝力量中,增加的是軍隊力量、縮減掉的是國內非軍事戰爭的武裝力量,增減之間出現的增幅其實並不大。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隨着共和國廢除各大軍區、軍分區所帶來的一系列高級軍事將領的人事變化,以及新建部隊、原有部隊的編制及人員變化,對於共和國海陸空三軍而言,尤其是陸軍,基本可以每一個集團軍重新達到原有戰鬥力至少都需要兩三個月的磨合期,真正要達到共和國新軍事改制所期許的戰力目標,肯定還需要更長時間。

也就是由此可以斷定,共和國至少在未來半年時間甚至一年時間裡,是不可能有較大規模的對外軍事行動的,而究竟共和國新軍事改制之後會有什麼樣的一個軍事大國形象,這也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地方。

外界顯然已經因共和國新軍事改制一事而熱鬧非凡,但對於共和國軍事武裝力量內部而言,已經被確立的改制早已進入到了有序實施階段,最先完成的當然是共和國陸軍新部隊編制的構建,從第一集團軍到目前還只是空架子的第十三集團軍,都完成了新的番號、代號編排,自此共和國陸軍總的來說有建制序列的便擁有13個集團軍、44個作戰師、13個空中突擊旅。

細分下來,共和國有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等五個重裝集團軍,有第三、第十一等兩個快速反應軍,有第七、八、九、十、十二、十三等六個常規集團軍。分別隸屬於各個集團軍中的裝甲師、機步師、空中突擊旅等都有各自的編制番號,其中第1、5、12、16等十一個作戰師是裝甲師,第2、3、4等三十三個作戰師是機步師,第一至第十三空中突擊旅分別隸屬於第一至第十三集團軍。

新增如此多的集團軍自然也將會導致一系列的駐地變化,尤其是在共和國已經廢除軍區制度之後,各大集團軍的駐地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所在戰區,因此每一個集團軍的駐地也基本上代表了共和國未來對於這個集團軍的戰略使用,其意義重大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此之前,共和國十一個陸軍的集團軍都有很明確的軍區歸屬和集團軍主要駐地,比如蘭州的第二集團軍、成都和昆明的第三集團軍、柳州和惠州的第四集團軍等等,而這些老部隊也已經很熟悉其老駐地及其所理應擔負的任務,因此原有的第一至第十集團軍所屬駐地基本變化不大,倒是新增的集團軍所確定駐地很有意思。

第一軍駐紮於河北保定,第二軍在新疆烏魯木齊、第三軍在雲南昆明、第四軍在廣西柳州、第五軍在黑龍江哈爾濱、第六軍在蒙古二連浩特、第七軍浙江湖州、第八軍在浙江溫州、第九軍山西太原、第十軍在在蒙古呼倫貝爾、前戰略反應軍的第十一軍在河南鄭州、第十二軍在臺灣臺北、第十三軍在蒙古烏蘭巴托。

從這樣的駐地安排中,不難看出共和國陸軍分佈的特點,其一是重點保護京津地區的第一軍沒有太多變化,首都的重要性是陸軍不得不重視的,但這一地區便利的交通也是很有利於第第一集團軍隨時轉戰其他戰區的,比如北上。

第二,圍繞共和國很有巨大威脅來源的北方蘇聯,共和國陸軍除了讓第二集團軍不再駐紮於蘭州而是前往了更靠近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既可以安定友國憂慮心境,也可以更好處置來自北方的威脅,並且有同樣第二目的還有在烏蘭巴托的第十三軍、在呼倫貝爾的第十軍,圍繞北方一線地區佈置了三個集團軍的情況下,駐地改爲二連浩特的共和國陸軍第六集團軍,作爲一支在朝鮮半島戰爭中獲取足夠實戰經驗的重裝數字化集團軍,該部隊屆時將會是拱衛北方的第二道鋼鐵防線或者是北方戰略的重要戰役後備力量。

nbsp;兩個重裝集團軍、兩個常規集團軍,近四十萬人的陸軍部隊用於遏制紅色北極熊的威脅,雖然兵力看起來並不多,但共和國陸軍如此佈置的情況之下,在當前以及很長一段時期之內,共和國是無需爲可能來自北方的“入侵”擔心,在分析集團軍駐地特點第…上,則更多凸顯的是快速反應特點,即第…——快速集團軍對於熱點地區的快速應對。

第十一軍之前本身就是戰略反應軍,在新的軍事改制背景下,這支有些不倫不類更像是一支共和國新軍事理念、新軍事思想和新型裝備的實驗部隊,其浩大的、繁雜的部隊編制基本上決定了戰略反應軍是臃腫得無法快速反應的部隊,在新時期、新軍事改制之下,他們和第三軍一起瘦身,成爲真正的快速反應部隊,而第十一軍駐紮於河南鄭州這一共和國東西南北的交通要地,便利的交通、快速出動與快速適應等特點,都將讓這支新部隊能夠很快的完成北上、南下,甚至是以空運方式快速機動至戰區參與作戰。

和第十一軍不同,第三集團軍可能是共和國人民軍中最不幸運的老部隊,長期駐守在雲貴高原上的他們幾乎已經在快要淡出人們視線的時候,終於要以一種嶄新的姿態來呈現於世,在共和國順利解決北方、東亞地區,將戰略中心調整到東南亞地區、將國防戰略重點調整至北方之際,共和國越是魂牽夢繞東南亞,第三集團軍的前程就更加美好。

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建國以來還未在三場共和國所參與的重大地區性戰爭中有任何表現,更不用說斬獲戰績的第三軍,是共和國未來左右東南亞地區形勢、建立地區國家影響力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從一個有類似於山地作戰用途集團軍,破格改變爲建設成新型快速反應集團軍,這足以很清晰的體現了建軍意圖就是在於共和國,在應對來自西南或在東南亞地區敏感事件中能有更快的反應和相應的戰鬥能力,以確保這支部隊能在共和國需要的時候,能快速前出、能快速適應、能確保勝利。

聲勢浩大的軍事改制中,真正牽涉到很多方面、很多人的,不會是共和國中央軍事高層組織方面的變化,也不會是各個集團軍未來駐地的變動以及戰備任務的變化,而是那些新成立的部隊,從國民警備部隊到陸軍新集團軍,雖說共和國中央軍事聯席會議在成立之後不久,就專門特設了一個臨時性的軍事改制委員會來科學領導影響整個共和國軍事體系的新軍事改制,而這個委員會成立之後不久做出的第一項工作安排就是優先考慮到陸軍新集團軍的構建任務。

組建新部隊,共和國首先不缺資金,整個半島戰役和琉球戰役加起來的所有戰爭耗費未能達到共和國原本準備的戰爭預算,換句話說本年度共和國的軍事預算是還剩下很多的,有些足夠的資金,那麼再加上共和國完善的國防軍工體系,最多就是讓共和國衆多的軍工企業繁忙一陣子以生產更多軍事裝備,組建新部隊的所有條件也就只差人才這一個了。

人才,的確是一個問題。從原有陸軍預備役、武裝警察等部隊中,將裁汰後的軍事人才用於構建新部隊之外,再從大學、應屆畢業的中學生等當中招募一部分,新部隊所需要的兵力也就夠了,軍官人才則除了將原陸軍預備役的適才提拔之外,共和國的軍事院校也能提供一部分,剩餘不夠的也只有從其他陸軍老集團軍中調用一部分軍官人才。

總之,新部隊的組建顯然是整個新軍事改制中週期最長的,但總的來說共和國的新軍事改制所需要努力的方面還有很多,但風雲變化的世界留給想要大展宏圖的共和國的時間,好像已經不多了。

第153章 霸氣側漏第241章 倫敦保衛戰(二)第34章 喋血凡爾登第3章 大戲開唱第291章 彪悍一身第131章 熱與冷第38章 轉向第20章 血洗瓦胡島(中)第233章 特殊待遇第326章 將軍的想法第73章 特混艦隊的好消息第14章 一點兒小事兒第66章 成爲過去第286章 “遊戲”開始第57章 石油,波斯灣第49章 記者在行動第277章 惡彈先行第97章 鷹擊長空第149章 直奔目標而去第128章 海上“尊嚴”第51章 誰死第193章 幹掉希特勒(上)第8章 歐洲來信第1章 意外的相識第152章 惹毛了第9章 所謂的軍隊第83章 辭舊,迎新第192章 帝國的“崛起”第22章 大閱兵第46章 裝甲衝擊第180章 蓄勢待發第10章 軍人第52章 結束,嘉義第218章 決戰到來第333章 破曉(上)第86章 中航(續)第169章 破盒行動(上)第54章 前進,向前進第137章 牛人也苦逼第48章 讓誰笑第37章 平壤之戰(下)第20章 安分下來第161章 鷹羣出擊第56章 逃不掉的海戰第165章 大英帝國,悲劇了第200章 誰纔是兇手?第18章 地獄使者第48章 坦克對戰第84章 橫空出世第62章 雨轉晴第45章 該擴大地盤了第73章 老兵不死第7章 漫漫征途(下)第222章 嗟來之食不可受第87章 新軍事改制第55章 長遠的影響第200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44章 丘吉爾和道丁第94章 去大連第52章 爆料者第4章 艱辛坎坷汽車路第228章 拉開序幕第113章 英美齊上陣第52章 平手?第223章 新任務第22章 日美廝殺第61章 《行走中國》之教育第287章 就差幾小時第51章 誰死第80章 也算重要的人物第9章 日本南下第65章 深藍事件第227章 生死存亡(三)第182章 絕望降臨第248章 難第244章 大國夢(中)第59章 飛啊飛第11章 兵者詭道也!第211章 不可能的事第215章 豪賭第76章 遲早要還第99章 青木的生意第238章 莫斯科的冬天第250章 關鍵所在第43章 買賣而已第206章 最後一次第67章 和諧第208章 巧合?第98章 還需奮鬥第154章 機會與實力第226章 生死存亡(二)第245章 死戰?第295章 形勢使然第218章 歷史的糾葛第132章 沉默,再沉默第1章 普通人普通事第153章 狠揍英國佬的機會來了第307章 人模狗樣第47章 好戲連臺第105章 安排日企
第153章 霸氣側漏第241章 倫敦保衛戰(二)第34章 喋血凡爾登第3章 大戲開唱第291章 彪悍一身第131章 熱與冷第38章 轉向第20章 血洗瓦胡島(中)第233章 特殊待遇第326章 將軍的想法第73章 特混艦隊的好消息第14章 一點兒小事兒第66章 成爲過去第286章 “遊戲”開始第57章 石油,波斯灣第49章 記者在行動第277章 惡彈先行第97章 鷹擊長空第149章 直奔目標而去第128章 海上“尊嚴”第51章 誰死第193章 幹掉希特勒(上)第8章 歐洲來信第1章 意外的相識第152章 惹毛了第9章 所謂的軍隊第83章 辭舊,迎新第192章 帝國的“崛起”第22章 大閱兵第46章 裝甲衝擊第180章 蓄勢待發第10章 軍人第52章 結束,嘉義第218章 決戰到來第333章 破曉(上)第86章 中航(續)第169章 破盒行動(上)第54章 前進,向前進第137章 牛人也苦逼第48章 讓誰笑第37章 平壤之戰(下)第20章 安分下來第161章 鷹羣出擊第56章 逃不掉的海戰第165章 大英帝國,悲劇了第200章 誰纔是兇手?第18章 地獄使者第48章 坦克對戰第84章 橫空出世第62章 雨轉晴第45章 該擴大地盤了第73章 老兵不死第7章 漫漫征途(下)第222章 嗟來之食不可受第87章 新軍事改制第55章 長遠的影響第200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44章 丘吉爾和道丁第94章 去大連第52章 爆料者第4章 艱辛坎坷汽車路第228章 拉開序幕第113章 英美齊上陣第52章 平手?第223章 新任務第22章 日美廝殺第61章 《行走中國》之教育第287章 就差幾小時第51章 誰死第80章 也算重要的人物第9章 日本南下第65章 深藍事件第227章 生死存亡(三)第182章 絕望降臨第248章 難第244章 大國夢(中)第59章 飛啊飛第11章 兵者詭道也!第211章 不可能的事第215章 豪賭第76章 遲早要還第99章 青木的生意第238章 莫斯科的冬天第250章 關鍵所在第43章 買賣而已第206章 最後一次第67章 和諧第208章 巧合?第98章 還需奮鬥第154章 機會與實力第226章 生死存亡(二)第245章 死戰?第295章 形勢使然第218章 歷史的糾葛第132章 沉默,再沉默第1章 普通人普通事第153章 狠揍英國佬的機會來了第307章 人模狗樣第47章 好戲連臺第105章 安排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