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

渦扇十九發動機的推力還在繼續增加,雖然在隔音的控制大廳內,但是也能聽到外面渦扇十九發動機的轟鳴聲,相當的給力!

很快渦扇十九發動機的推力就增加到了五十千牛,這已經接近最大軍推的百分之八十了,所以非加力狀態就測試到這兒了。

不過接下來還要測試加力狀態的推力,領導們看到發動機推力達到五十千牛,並且馬上要進行加力測試,都紛紛地鼓掌。

加力推力一打開,發動機的轟鳴聲就更大了,推力也在迅速的攀升,一不會兒就到了八十千牛的推力,這時候也就差不多了,畢竟這是首次試車,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就夠了。

除了推力以外,還有不少的參數都獲得了,整體表現非常不錯,穩定而又可靠。

百分之八十的推力就相當於RD93發動機最大的加力推力了,渦扇十九發動機的性能相當的先進,推重比高,領導們都非常滿意。

試車結束後,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慶祝宴會,大家在飯桌上相談甚歡,對於渦扇十九發動機的未來,包括它的系列化發展,大家都非常的看好。

有了渦扇十九發動機,那麼FC-1梟龍戰鬥機的性能就可以達到輕型戰鬥機當中的超一流水平。

十噸的推力,將讓小龍戰鬥機輕鬆的達到十五六噸的最大起飛重量,推重比較F16戰鬥機還要高不少。

畢竟F16戰鬥機早期採用一臺十一噸推力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十八噸了。

李軼不同得想起了自己設計這款發動機的時候,從總體方案到詳細設計,雖然說有系統獎勵的先進渦扇發動機設計技術,但是這些過程還是要從腦子裡面轉化成爲方案和圖紙,也費了不少的心血呢。

渦扇發動機,僅僅是總體設計方案就包括了初步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和工作圖設計階段。第一階段的任務是確定總體與各部件、系統的性能和結構方案,根據國內材料、工藝、技術水平制定初步型號規範,開展技術、結構、實驗工作並計算分析。

具體要開展主要熱力循環參數的選取、電氣系統的選擇、空氣冷卻系統選擇……

第二階段是確定總體和各部件、系統的詳細性能參數,並繪製總體結構圖,部件和系統原理圖,包括進行詳細的熱力計算、參數選擇論證、制定發動機調節計劃……

第三階段是繪製生產所用的工作圖,編制生產用目錄,校對原圖、圖紙會籤……

設計工作完成後,第二步就是發動機的試製、修改和定型。需要進行發動機部件的強度試驗、疲勞試驗等,然後進行發動機地面試驗和飛行驗證試驗,最後定型批量生產……

所以渦扇十九發動機的確是來之不易,雖然李軼並不是它的總師,卻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因爲總體設計就是李軼來做的。

航空工業的發展,其實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航空發動機,李軼不由得對中國的未來更加充滿了希望,他想不僅僅是要讓中國航空工業發展起來,而且還要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讓中國成爲世界上的強國,富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達到發達國家,那纔是真正的成功。

軍民融合發展,就是很重要的一條路子,航空工業有很多技術都可以用到民用品上,並且軍用航空企業也可以涉足民用產品製造。

就好比長紅電器集團,它可不就是軍民融合最好的例子嗎?

現在李軼也有了自己的公司,對於這家公司李軼的設想還是好的,將來它要發展成爲世界上最好的民營航空製造集團,無論是在通用航空製造領域,還是在其他的領域,都要做到世界一流,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只是現在公司剛剛起步,李軼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得一步一步來。

渦扇十九發動機的派生型號,渦槳十九發動機,也得加快研製進度了,因爲了有渦槳十九發動機,國產百噸級中型戰術運輸機才能夠飛起來。

百噸級中型戰術運輸機,性能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那可比老運八要好很多倍了,無論是作爲運輸機,還是特種飛機平臺,百噸級戰術運輸機都是很好的。

一個大國戰略空軍,是離不開戰略力量投送的,今後肯定還要發展戰略運輸機,戰略轟炸機,但這些還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倒是預警機非常的關鍵。

發展預警機,一方面要有大型飛機作爲平臺,另一方面完成預警雷達的研製。預警機可以說是一個空中指揮所,空軍的力量倍增器,有了它中國空軍纔可以做到掌握制空權。

還有渦扇十九發動機派生的15兆瓦級燃氣輪機,也是非常關鍵的裝備。

世界上第一臺燃氣輪機,早在一九二零年就誕生了,它是漢斯國的霍爾茨瓦特研製出來的,它是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燃氣輪機,不過效率爲只有百分之十三、功率三百七十千瓦,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但因等容加熱循環以斷續爆燃的方式加熱,存在許多重大缺點而被放棄。

後來隨着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掌握了壓氣機葉片中氣體擴壓流動的特點,解決了設計高效率軸流式壓氣機的問題,三十年代中期出現了軸流式壓氣機。與此同時,渦輪效率也有了提高。在高溫材料方面,出現了能承受六百度以上高溫的鉻鎳合金鋼等耐熱鋼,因而能採用較高的燃氣初溫,於是等壓加熱循環的燃氣輪機終於得到成功的應用。

現在的燃氣輪機,熱效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最先進的接近百分之四十,而國產燃氣輪機就是要奔着百分之四十的熱效率而去,有了好的核心機,這些都不成問題了。

一般情況下,同等功率的燃氣輪機體積是柴油機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蒸汽輪機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燃氣輪機在1到2分鐘就可以達到最高轉速,體積小、功率大,非常適合軍艦分艙小、航速高的要求。

李軼想想,到時候幾個型號的國產燃氣機研製成功,那將是多麼激動人心!

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C909噴氣式支線客機立項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艦載預警機立項第一百三十四章 殲七MF戰鬥機PK二手F16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渦扇17發動機項目啓動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推力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還是?第二百九十九章 公開體驗梟龍戰鬥機先進座艙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四百零九章 百年航母夢要實現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巴方盛讚梟龍戰鬥機設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國產坦克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一樣的山鷹超音速教練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營收幾個億的大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二批FC-1原型機下線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空地導彈KD88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一百六十九章 評審通過第三章??????????? 第一個任務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對的聲音很大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殲十B詳細設計評審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
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C909噴氣式支線客機立項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艦載預警機立項第一百三十四章 殲七MF戰鬥機PK二手F16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渦扇17發動機項目啓動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推力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還是?第二百九十九章 公開體驗梟龍戰鬥機先進座艙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四百零九章 百年航母夢要實現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巴方盛讚梟龍戰鬥機設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國產坦克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一樣的山鷹超音速教練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營收幾個億的大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二批FC-1原型機下線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空地導彈KD88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一百六十九章 評審通過第三章??????????? 第一個任務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對的聲音很大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殲十B詳細設計評審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