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

“好,不錯,姿態正確,推杆,減速!”有了這一次的成功,接下來的高速滑跑,就都很順利了,每一次的滑跑,都會積累一次實驗數據,隨着高速滑跑的不斷進行,首飛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臨近了。

這天,就在完成了滑跑實驗回來之後,秦風摘下頭盔,換下飛行服,就去參加例行的討論了。

作爲試飛員,不僅僅要試飛,試飛完成之後,還要和技術人員一起討論試飛的成果,如果沒有飛到位的話,那就要繼續飛幾個架次。

“這次速度飛到了一百五,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的高速滑跑,數據已經蒐集足夠了。”周老說道:“這些實驗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最讓我們期待的了。”

期待的什麼?當然是首飛了,在地面滑跑了這麼多次,現在,終於要決定第一次把這款戰機給放飛了,怎麼能不讓人期待呢?

周老望着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睛滑過了每一個人的身上,然後,最終落在了宋老的身上。

“老宋,爲了咱們首飛的順利,我建議,咱們在飛機上加配重,讓我們的飛機,變成靜穩定性的飛機。”周老說道。

當週老提出這句話的時候,秦風立刻就愣住了,什麼,加配重?

在國內的戰機研發中,加配重是經常用的一種手段,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殲七M,這款飛機換裝了馬可尼公司的航電,機頭更輕了,但是呢,因爲沒有別的手段,也沒有吃透飛機的技術,所以,只能是在機頭增加了一百多公斤的配重,讓飛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雖然也採用過複合尾翼來減輕重量等方式,但是最終都沒有采用,還是加個水泥配重最實在,一直到了殲七E,纔算是徹底吃透了飛機的技術,去掉了配重。

這也是因爲米格21不是己方自研的,沒有吃透說的過去,但是殲十呢?殲十可不同啊,殲十戰機,是咱們國內最先進的殲擊機,是自己設計的,這種配重,還要加它幹嘛?

“從首飛的風險性上考慮,加配重,是最保險的。”作爲試飛總師,周老的出發點,就是爲了保證安全!

首飛已經推遲兩次了,大家承受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與航天飛行不同,鑽鬥機的首飛沒有“發射窗口”的限制,只要氣象條件允許,隨時都能首飛,主要還是飛機的狀態問題,殲十戰機在不斷地測試,不斷地驗證飛機的狀態,對於一架全新的從沒有上過天的戰鬥機而言,飛機的“狀態”是首飛成敗的關鍵。

在飛機的首飛狀態之中,靜穩定還是靜不穩定,就是一個重要指標了。

靜穩定,就是飛機在不操控的情況下,是趨於穩定的,靜不穩定,那就是不穩定的,操控起來極度的困難,具體來說,就是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的位置關係,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重合,或者在後面,就是穩定的,在前面,就是不穩定的。

詳細來說,靜穩定飛機的重心就像鞦韆的支點,機頭是一端,升力作用點在另一端。當氣流使飛機擡頭時,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這一端就會向上,從而使飛機低頭。也就是說,飛機總是趨於平穩地。

靜不穩定就不同了,稍許的氣流變化,就會對飛機構成很大的影響,氣流讓它擡頭,它自己的升力繼續讓它擡頭,短時間內,飛機就被撬翻了,所以,人工操控根本就來不及,傳統的機械操控是降服不了靜不穩定飛機的,只有電傳操控纔可以,要每時每刻都監視飛機的狀況的,對各個舵面進行微調。

國內是沒有這種技術儲備的,殲八在搞ACT技術的時候,就吃了大虧,那成都這邊呢?

殲十的首飛,如果出現了問題,那帶來的壓力是相當大的,甚至整個項目都可能會被中止!

這當然還是蘇27的壓力,哪怕是到殲十即將進行首飛了,還是有很多人都在要求購買蘇27,認爲該將殲十的資金投入到購買蘇27上面去。

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周老認爲還是保證可靠最好。

“畢竟我們是第一次試飛鴨式飛機,也是第一次試飛全數字電傳系統飛機,所以,我們要穩妥一點,先配重到靜穩定,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去掉配重,一點一點的放寬,這樣對整個實驗安全有很大的好處。”周老說道。

“可是,這樣會極大地拖累試飛的計劃,更是一種欺騙!”秦風開口了,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要說出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吵得面紅耳赤也在所不惜,現在,秦風聽到了周老這樣的話,立刻就開口表示反對了。

“我們的飛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靜不穩定設計的,首飛如果加配重變成靜穩定的,那有什麼用?那還叫做殲十的首飛嗎?”秦風說道:“我們以後再去掉配重,這不是繞遠嗎?整個試飛進程,甚至會耽誤一兩年,以前的試飛數據,對後面根本就沒有任何用!”

從這個角度上看,加配重,就是欺騙,後續的這些試飛,很多都是沒必要的,配重減小到零,還得重新開始,那個時候,才能算是首飛,這至少要耽誤一兩年的時間!

飛機所有的控制問題都沒解決,還是需要從頭搞,這樣虛假的首飛,還有什麼意義?

其實,加配重,這也是國際上的一種慣例,但是,秦風堅決反對,國外的三代機都已經飛出來二十年了,己方落後了世界先進水平二十年,現在己方難道還要浪費時間嗎?必須要爭分奪秒實現趕超纔可以!

“而且,很多領導對我們的飛機寄予厚望,一旦被首飛的虛假信息刺激,那麼可能會期待着飛機儘快完成試飛,裝備部隊,這樣就會讓更多的試飛在沒有準備充分,完成工作的情況下進行,一旦出現意外事故,對殲10項目意味着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秦風望着在場的人,眼光掃過每一個人,又最後落到了宋老的臉上:“宋老,我個人堅決反對加配重,作爲首席試飛員,如果讓我首飛,我一定要飛靜不穩定的飛機!我對我們的飛機有信心!”

有信心這幾個字,刺激着大家,尤其是楊工,作爲電傳系統的負責人,投來了感激的目光,我敢造,你敢飛,咱們將殲十送上藍天!

“宋老,不好了,機庫那邊報告說,飛機漏了幾滴油!”就在這時,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二十六章 開闢菜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五百四十五章 報價太貴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二十九章 最後一發機炮子彈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會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二十章 對抗飛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方向舵掉了第五十九章 18式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六百六十七章 專業技術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問題第五百三十章 殲八的航電升級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第二百零一章 不是忽悠第五百零三章 慢工出細活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八百二十二章 抱來的和親生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人等待的感覺第八百六十一章 數碼相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中加油(二)第七百零五章 我們要看蘇27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老的預感(加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起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八百四十八章 閃電-10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殲轟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空警200第一百零八章 哪怕是撞,也要撞下來第五百五十章 各種難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風的指揮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資料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讓歷史重演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二十六章 開闢菜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五百四十五章 報價太貴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二十九章 最後一發機炮子彈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會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二十章 對抗飛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方向舵掉了第五十九章 18式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十二章 機會靠自己爭取第六百六十七章 專業技術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問題第五百三十章 殲八的航電升級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第二百零一章 不是忽悠第五百零三章 慢工出細活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八百二十二章 抱來的和親生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人等待的感覺第八百六十一章 數碼相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中加油(二)第七百零五章 我們要看蘇27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老的預感(加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起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八百四十八章 閃電-10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殲轟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空警200第一百零八章 哪怕是撞,也要撞下來第五百五十章 各種難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風的指揮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資料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讓歷史重演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