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世爲人 玄門煉真

東華洲。

蒼梧山,善淵觀。

張衍從入靜中緩緩退出,他只覺神清目明,呼吸若有若無,周身亦是一陣輕靈舒泰,顯然是功行又有增進。

不過他臉上並沒有什麼歡喜之色。

“這等吐納術雖然使我身輕體健,強過凡人幾分,但終究不是正道,練到老死也不過是身輕體健,耳聰目明罷了,眼下如若再苦苦等候機緣,不說大道難期,就連生計也難以爲繼,說不得今日便要兵行險招了。”

只是這一步踏出,便是有進無退。

張衍沉吟起來,雖然早已盤算過得失,不過這一腳要臨門邁出之時,難免患得患失。

他手中下意識握住一塊通體晶瑩潤澤的碎玉輕輕摩挲了起來,頓時,一股如凝脂滑膚般的細膩觸感自手指上傳來,略顯煩躁的心緒不由漸漸安寧下來。

他不由灑然一笑,自己既然已經不是原先的張衍了,那麼就應該從心所欲,還我本來,往昔種種顧慮皆可拋開。

想到這裡,他心頭頓覺一陣舒暢,顯是心思放開後,他終於與這具體身體完美的契合起來。

十天前,蒼梧後山天墜流星,這具身體的原主人無意中撿到了這塊從天而降的殘玉,哪知道還沒來得及一窺究竟便倒斃當場。

而原本在末日世界裡苦苦掙扎了七年之久,因爲掩護營地撤退而意外死亡的張衍,卻得以借體重生到了這個同名同姓的年輕人身上。

張衍,溟滄派三大下院之一,善淵觀記名弟子。

他的前身原本是官宦人家出身,十六歲時得高人指點纔來到善淵觀訪道求仙,可是三年時間匆匆而過,他除了學會了些強身健體的吐納術,並沒有學到傳說中的仙人妙法。

那位高人曾告知他,要想步入玄門,必先築元靈,開仙脈,蛻凡軀,種玄根!

這其實是在說修道者在修道一途中所需要面對的第一道門檻——開脈!

只有打通仙脈,洗去一身塵垢,才能夠修煉傳說中仙法仙訣,從此步入玄門大道,而尋常的吐納術縱然再練上三五十載也進不了仙家門庭。

說到底,不開脈則不成仙!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索性斷了仙途之念!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開脈並不是一蹴而就,首先便要凝氣築元,然而只是這一步就讓張衍卻覺得頗爲無奈。

他的前身反覆來去練了三年之久入門心法,每當去觀中上師那裡求取更進一步的法門時,上師只是告訴他機緣未至,功行未深,讓他再加倍用心修煉。

前身上山前也不過只是一個樸實單純的少年,沒有任何人情世故的歷練,更沒有旁人指點,還以爲當真如此,無論暑夏寒冬,都是苦心修持,每日有三個時辰用在了這門法訣上。

張衍只能報以苦笑,這位也太過老實了,居然真信這套說辭?

雖然佔據了這個身體沒有多久,但是他也能從一些端倪看出,所謂機緣,不就是錢財孝敬麼?沒有錢財,又不是天資過人,誰會來搭理你這個不起眼的記名弟子?

幸好有失必有得,讓張衍聊以自慰的是,數年苦練,這具身體倒是打下了牢固無比的根基,整個善淵觀恐怕沒有一個人像他這般注重入門心法了。

要知道,這套心法名爲《一氣清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氣清經”取得就是“一”字,可以說是萬般大道的起始。

隨着修道者修爲的精深,修煉法門會有高低上下之分,但是最初“一”卻是殊途同歸,相差無幾,天下玄門正宗多數是以這門吐納術爲最根本的入門之基。

但這終究只是最粗淺的心法,沒有上乘法門引渡,再好的根基不能發芽結果。

經歷了前世末日浩劫,在各種天災和病毒面前,張衍深深感覺到了凡人的無力和渺小,所以此刻他的求道之心遠比任何人都要來得熾熱激烈。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就絕不能錯過長生大道!

他雖有大決心,大毅力,可眼下還有更爲迫切的事需要考慮,三年修道,他前身又不事生產,帶上山的錢財已經堪堪用盡,如今身上除了烹食小鼎一隻,筆墨紙硯一套,已經別無餘財,現在每日只能以野菜裹腹。

謀生尚且艱難,又何談求取仙道?

修道並不是遁入深山,不食人間煙火,反而是一件極爲消耗錢糧的事情,不是富貴之家,別想支撐的下來。

當然,那些天資聰穎,被上師相中的人自然另當別論。

只是像張衍這樣主動上山的求道人,那就需要自己承擔一切花銷了。

這幾天來,張衍苦苦思索如何解開面前的困局,倒是給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如果籌謀得當,不但能解決眼前的難題,還可以藉此進入善淵觀上師的視線。

但這個辦法冒着一定的風險,踏錯一步就是萬劫不復,不過既然上天給了他這個機會,要他棄道下山也絕不可能。

他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在他看來,以前的張衍只知道閉門修煉,不懂得挖掘自身財富。

因爲前身本是讀書人出身,所以在研習修道者所用的文字“蝕文”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

而幾乎所有的道家典籍都用這門文字書寫,可以說是修道的根本所在。

在張衍看來,蝕文與其說是文字,還不如說是修道者的“密碼”更爲準確。每個蝕文都是一字千意,成句之後理解起來更是猶如天書一般,要想讀懂,不單要靠稟賦悟性,還要用竹籌來籌卜推演,理出大致頭緒,細細體悟後方有所得。

這樣的解讀半是靠籌卜,半是靠猜測,讀起來往往靡費時日,當然沒有什麼效率可言,手拿道書,看個三年五載不解其意的也不在少數,讓多數修道者頭疼不已。

若是不願意耗費時間苦磨,大可以去觀中上師那裡求教,那就要看看你是否有足夠的“機緣”了。

或許沾了兩世爲人的光,本就在蝕文上頗有天賦的張衍覺得現在更是神思敏捷靈動,籌卜推演起來不但很少出錯,連速度也比往常快了數倍,他大可以靠助人解讀蝕文來換取錢財。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

他握住手中的殘玉,不禁面露微笑,有了它,那就更有把握了。

擡頭看了看天色,現在已經是辰時,外間天光大放,山霧消散,他長身而起,將早已準備好的竹簍背起,手拿一杆竹幡,緩步走了出去。

他的居處是善淵觀自山崖上開闢出來的洞壁巖府,方便上山求道人打坐棲身所用,洞府外則修了一條用於通行的木板棧道,外側不設護欄,三步之內就是萬丈懸崖,令人望之生畏。

不過他獨自在這裡居住了三年,對眼前景象早已視若坦途,自然是步履輕鬆,徑直出了棧道,一路沿着山道走去。

蒼梧山一共有十八峰三十六水澗,在第九峰悅穹峰山頂處,這裡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巨石,被稱作“千人巖”,每當旭日東昇,霞彩雲飛之時,善淵觀中數百名弟子便早早起身在這裡吐故納新,服食天地精氣。

從張衍居住的望星峰到千丈巖,大約是半個時辰腳程,等他來到這裡的時候,衆弟子早課早已散去,只有一些弟子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交談修道心得,他也不多加理會,自顧自尋了一處視野開闊的涼亭,在石凳上坐下,然後將竹幡挑起,擺開筆墨紙硯,坐在那裡閉目不語。

沒多久,一個人踩着亭前石階走了過來,他看了看竹幡,又看了看張衍,瞪眼道:“講解蝕文道書?兄臺,看你也修爲不高,也敢說這等大話?”

來人大約二十多歲,膀闊腰圓,身材粗壯,一身青色道袍,袖子挽到了小臂,露出了結實的肌肉,他雙眸有神,面色上隱隱有玉色,一看就知道築元有成,已經跨入了“凝元顯意”的境界,有這種修爲的人,來頭應該不小。

他的質疑顯然沒錯,一般來說,能否解讀蝕文和一個人修爲是有很大關係的,你自己都沒到那一步,又怎麼能與人說明白書上的意思?水池越深,容納的水也就越多,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當然,如果有人窮極一生,精研蝕文,那麼也有可能有所成就,譬如那些自知修道無望,又對玄理有很深興趣的人,可這些人首先是衣食無憂,而且無一不是皓首窮經,傾盡一生的人物。

而張衍看上去二十未滿,連築元都沒有成功,可以說談不上什麼修爲,怎麼能讓人信服?

張衍笑了笑,神情甚是溫和有禮,站起來拱手,道:“君可一試。”

見張衍神情自若,像是真是有幾分門道的,這人不禁有了些好奇心,同樣拱手道:“在下閔樓,爲德修觀弟子,不知道這位師弟如何稱呼?”

張衍回禮,道:“不敢,在下張衍,乃善淵觀弟子。”

德修觀與善淵觀同爲溟滄派三大下院之一,兩派弟子倒是經常往來論道,不過這幾日蒼梧山有一件大事發生,因而聚集了不少三觀弟子,他們多是住在山勢相對較爲平坦的悅穹峰這裡。

閔樓放聲一笑,在張衍面前坐下,道:“不知道師弟解讀蝕文有什麼講究?”

“米穀,銀兩皆可換。”張衍指了指長幡下角不起眼的一行小字,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生計問題,這纔是眼前的頭等大事。

閔樓看了看,發現張衍索取的也不多,如果他真能解讀蝕文,那算得上是“賤賣”了。

“好,區區米糧錢財我還是出得起的,來,我這有本道書。”閔樓也是個爽快的人,從懷中拿出一本薄薄道書重重拍在石桌上,神情頗爲戲謔,“請君一觀!”

張衍從容拿過道書,隨手翻了幾頁之後,微微一笑,取筆飽蘸墨水,也不思考,就在白紙上落筆疾書。

閔樓神情一凝,驚訝道:“哦,你不用竹籌推演?”

通常解讀道書,都是拿出竹籌卜算推斷,不用竹籌,這樣的本事他也僅僅是在幾個修爲高深的入門師兄那裡見識過。

“不用。”

張衍頭也不擡,語氣雖然平淡,但是其中那一股自信之意卻是足以感染旁人,閔樓儘管心中還是半信半疑,但神色卻從原來的玩鬧不自覺變得嚴肅了幾分。

張衍連翻十數頁,並沒有感覺到其中有什麼礙難。也是,如果是高明道書,想必對方也不會捨得拿出來隨意給他觀看,只是再翻了幾頁之後,他眉頭一皺,筆下不由微微一頓。

閔樓瞥見張衍神情,不由暗自一笑。

這本道書前面那些內容倒也不算什麼,不過有幾處關礙頗令人費解,當初他還是請教了一位入門師兄這才得以讀通,就算這樣,其中還有一些晦澀的細節至今仍有疑問,他不信對方區區一個記名弟子能夠解讀出來。

雖然遇到了一個難關,不過張衍並不慌張,而是左手悄悄握住袖中殘玉,心神往裡沉浸進去,只一會兒,他便又繼續落筆。

在閔樓看來,張衍只是雙目微閉沉思片刻,便又提筆往下寫,不由露出疑惑之色,旋又恍然,在他想來張衍應該是跳過這一段了,不過這也是解讀蝕文的常事,今次他也不過是心血來潮,還帶着一點戲弄的意味,所以並不指望有什麼結果。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張衍筆鋒重重一頓一提,終於收筆,隨後他將白紙拿起吹乾,交予閔樓。

閔樓似笑非笑地接過,看了一眼,隨口稱讚道:“好字,好字。”

不過再看了幾眼,卻是吃了一驚,接下來他越看驚訝之色越濃,最後居然霍然站了起來,看着張衍怔怔不語。

這篇解讀出來的道書語句用詞甚爲簡潔精闢,看得出這個張衍不但是個讀書人出身,而且在蝕文一途上頗有造詣,不僅如此,還將他原先的那一些疑惑也盡數寫了個明明白白,要知道,這可是在不到一個時辰內解讀出來的啊。

閔樓望向張衍的目光頓時不同了,他換上了一臉歎服的神色,衷心道:“師兄好手段,小弟拜服。”之前質疑張衍那是因爲他並不相信對方有這個本事,現在看出張衍是有真材實料的,態度語氣立時恭敬了許多。

張衍拱手道:“慚愧,只賴此謀生爾。”

閔樓揚了揚手中紙張,大笑道:“師兄有此本事,還擔心什麼生計?在下與那些師兄弟想來今後要常來叨擾了。”

只用區區些許米糧錢貨就能解讀道書,對他來說那可是撿了大便宜!眼下張衍雖是落魄,將來必有出頭之日,像這樣的人現在不結交,以後可沒就沒那個機會了。

張衍當即起身,一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謝師兄成全。”

閔樓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張師兄倒也是個妙人!”

張衍笑而不語,可不是所有人都像閔樓這般對自己有信心,不過既然他說到願意找師兄弟照顧自己“生意”,不管是否客套,乾脆先把話說死,讓他推脫不得。而且看起來閔樓也不是一般的修道弟子,一來二去,自然能攀出交情,何樂而不爲?

閔樓隨即告辭而去,臨走時對錢財絕口不提,張衍也不多問,神情篤定,似乎彼此都忘了這一點。

待到午時,四個僕役打扮的人每人推着一輛獨輪車來到千丈巖涼亭前,當先一人向張衍恭敬行禮,道:“可是張公子?我等是閔公子僕從,遵公子吩咐,將這些米糧錢財送至公子居處。”

張衍點點頭,道:“諸位暫且等候。”

他不急於迴轉,這些僕從倒也沒有什麼不耐煩的神色,靜靜候在一邊,這一幕自然引來不少人駐足觀望。

只是這一天除了閔樓之外,並沒有人再來照顧他的生意,只有寥寥幾人問上求問兩句,不論何人,張衍都是一一作答,一直到日頭偏西這才收攤,帶着四個僕從推着獨輪車返回居住。

張衍剛剛離去不久,一個三旬出頭的中年文士急匆匆趕來,卻發現早已人去亭空,不由連連頓足,滿臉懊惱之色。

……

……

新書上傳,請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一百四章 去而復返 再圖星珠第十一章 疆圖一顧攬北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圍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外玄身終化散第四十八章 奪御妖身探真形第三百七十一章 寧入凡塵不從仙第九十章 化形藥芝第七十四章 玄功勝往昔 一步贈仙城第兩百二十二章 尋脈取氣 崇越長老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山裂峰演陣機第三十七章 降靈六御真法第兩百一十三章 循引天意動氣兆第一百九十章 會賢謀議取碧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不遜轉性靈第一百八章 勝機只在上游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觀法名已異同第三百零一章 天機蔽靈玄氣遁第一百零八章 萬古荒蠻種青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另起奉祭亂天機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一百三章 辨氣識靈機 五派分龍柱第七十六章 遁去靈淵尋生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斷玄機斬帝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力若勝人用明爭第九十一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六十九章 霄流諸宇煉真神第兩百六十五章 無方無界周天同第三百一十八章 頁落傾天隻手撐第二十七章 同根難生同心意第十章 一意撞破天地關 人劫自當由我開第八十九章 闢立幽天演全法第一百零三章 魔簡吞魂神亦壯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負未必是得失第六十六章 地壑亂石天塹阻第九十七章 勝卷渾天拾秘藏第兩百九十一章 揮開塵煙落星劫第一百四十八章 靈機混沌空遺府第八十一章 鏡光映神推天門第一百一章 八柱葬歸靈 九黃飛星珠第一百五十三章 掃蕩濁霧收靈精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入東萊擒龍子第一百零五章 種得靈華得雙生第三百八十章 改易舊數使求真第六十三章 約法籤契弄文章第兩百八十一章 封魔絕陽祭儀第八十九章 日月更替氣象變 翱空廣翅六名劍第八十章 寂中奪真取元機第二十八章 青石照壁 正源劍經第五十八章 前塵因果論往昔第兩百三十二章 伏魔入府藏暗手第三十章 魔簡盡取殼中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法爭道執有無第十八章 浮游宮中論去留 胸中早有錦繡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氣陣先阻第一關第二百八十章 諸世輪轉一道中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第四章 殘玉遺字 大衍神機第兩百章 可斷靈光亂天機第三十五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七十三章 濁塵拭去步天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羽可落劍華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落諸有補道缺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一章 天外尋道入海荒第兩三十三章 兩真鎮魔穴 四重大圓滿第二十九章 驚波起劍謀妖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清蒼木第二十二章 一載相隔兩重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玄魔鬥法掩天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當祭偉力洗餘痕第八章 意通殘玉 天機暗藏第一百零五章 真印種子 開禁啓訣第一百四十六章 明璧對影潭中劍第兩三十七章 白骨兵陣第四十八章 功訣初成 再演玄法第一百一十章 奪來故山安衆心第七十二章 煙火之下悟妙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鎮教神尊像第二十九章 欲坐山外觀虎鬥第三百零五章 平心經曲撫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念去神消奪靈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靈歸去一靈出第三百零一章 天路崎嶇信手平第四十七章 法合一界同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氣而來爲吞天第四十九章 黃泉一卷落陰冥第二十一章 天豐洲外採血引第兩百七十八章 萬千鬥戰演極變第一百零一章 分身應敵 血線金蟲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派換寶心思異第兩百三十九章 故人相逢聞變數第一百三十章 爲挽門聲甘啓爭第一百零四章 取奪一界煉天地第十六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七)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法入意不可失第三百二十四章 開闔天機用道缺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砮飛梭天外遁第九章 宿星約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禁封隙斷牽因
第一百四章 去而復返 再圖星珠第十一章 疆圖一顧攬北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力圍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外玄身終化散第四十八章 奪御妖身探真形第三百七十一章 寧入凡塵不從仙第九十章 化形藥芝第七十四章 玄功勝往昔 一步贈仙城第兩百二十二章 尋脈取氣 崇越長老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山裂峰演陣機第三十七章 降靈六御真法第兩百一十三章 循引天意動氣兆第一百九十章 會賢謀議取碧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不遜轉性靈第一百八章 勝機只在上游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觀法名已異同第三百零一章 天機蔽靈玄氣遁第一百零八章 萬古荒蠻種青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另起奉祭亂天機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一百三章 辨氣識靈機 五派分龍柱第七十六章 遁去靈淵尋生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斷玄機斬帝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力若勝人用明爭第九十一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六十九章 霄流諸宇煉真神第兩百六十五章 無方無界周天同第三百一十八章 頁落傾天隻手撐第二十七章 同根難生同心意第十章 一意撞破天地關 人劫自當由我開第八十九章 闢立幽天演全法第一百零三章 魔簡吞魂神亦壯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負未必是得失第六十六章 地壑亂石天塹阻第九十七章 勝卷渾天拾秘藏第兩百九十一章 揮開塵煙落星劫第一百四十八章 靈機混沌空遺府第八十一章 鏡光映神推天門第一百一章 八柱葬歸靈 九黃飛星珠第一百五十三章 掃蕩濁霧收靈精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入東萊擒龍子第一百零五章 種得靈華得雙生第三百八十章 改易舊數使求真第六十三章 約法籤契弄文章第兩百八十一章 封魔絕陽祭儀第八十九章 日月更替氣象變 翱空廣翅六名劍第八十章 寂中奪真取元機第二十八章 青石照壁 正源劍經第五十八章 前塵因果論往昔第兩百三十二章 伏魔入府藏暗手第三十章 魔簡盡取殼中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法爭道執有無第十八章 浮游宮中論去留 胸中早有錦繡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氣陣先阻第一關第二百八十章 諸世輪轉一道中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第四章 殘玉遺字 大衍神機第兩百章 可斷靈光亂天機第三十五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七十三章 濁塵拭去步天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羽可落劍華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落諸有補道缺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一章 天外尋道入海荒第兩三十三章 兩真鎮魔穴 四重大圓滿第二十九章 驚波起劍謀妖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清蒼木第二十二章 一載相隔兩重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玄魔鬥法掩天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當祭偉力洗餘痕第八章 意通殘玉 天機暗藏第一百零五章 真印種子 開禁啓訣第一百四十六章 明璧對影潭中劍第兩三十七章 白骨兵陣第四十八章 功訣初成 再演玄法第一百一十章 奪來故山安衆心第七十二章 煙火之下悟妙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鎮教神尊像第二十九章 欲坐山外觀虎鬥第三百零五章 平心經曲撫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念去神消奪靈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靈歸去一靈出第三百零一章 天路崎嶇信手平第四十七章 法合一界同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氣而來爲吞天第四十九章 黃泉一卷落陰冥第二十一章 天豐洲外採血引第兩百七十八章 萬千鬥戰演極變第一百零一章 分身應敵 血線金蟲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派換寶心思異第兩百三十九章 故人相逢聞變數第一百三十章 爲挽門聲甘啓爭第一百零四章 取奪一界煉天地第十六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七)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法入意不可失第三百二十四章 開闔天機用道缺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砮飛梭天外遁第九章 宿星約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禁封隙斷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