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黑鐵衛

第218章 黑鐵衛

“袁大人,別來無恙。”

青年向袁立拱手,此人不是別人,卻燕州之亂前逼袁家攻打燕關,裡應外合的北狄細作。

“你看我這個樣子像是無恙嗎?”袁立哼了聲,接着得意道:“你沒想到所謂的投名狀就這麼簡單被我化解了吧。”

“袁大人高明,在下敬佩,不過投名狀之事沒有什麼化解不化解,恩科大王很讚賞這次大人攻打燕王之舉,願意繼續與大人精誠合作。”青年笑道。

袁立微微驚訝,他以爲這次燕關戰敗,北狄惱了他,沒想到青年會給他帶來這個消息。

不過想到曾被北狄坑害了一把,他哼了一聲道:“你們北狄如此待我袁家,現在竟然還想要合作,簡直可笑,我當立刻將你抓起來送往京師邀功纔是。”

青年怡然不懼,“如果袁大人想抓我,就不會讓我進來,可見大人還是想與我們北狄繼續合作,畢竟除了我們北狄,沒人能幫袁家除掉燕王,重掌燕州。”

袁立的心思被青年一語道破,他微微詫異道:“到現在還不知尊姓大名。”

“卓格,黑鐵衛副統領。”青年道。

“真是英雄出少年。”袁立點點頭,黑鐵衛是北狄可汗穆勒洪真命令庫圖打造的北狄細作機構。

專門負責對大頌的探查,尤其是對燕州的滲透。

因爲接觸過,所以他有些瞭解。

拓跋烈被燕王抓住處死之後,黑鐵衛消停了一段時間。

這個卓格毫無疑問是頂替拓跋烈的人了。

“過獎。”卓格僵硬的面容上擠出一絲不自然的表情。

撐着身體坐起來,袁立下了牀,皺了皺眉頭,他問道:“那麼你們又想讓我袁家做什麼?又能給我袁傢什麼好處?”

“這次我們北狄沒有任何條件,燕王是袁家的敵人,也是我們北狄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卓格道:“而且袁家攻打燕關遭受不少損失,這也是我們對你們袁家的彌補。”

袁立心中冷笑。

卓格說沒有任何條件,但說到底北狄還是在利用他對付燕王,這本身就是一種條件。

不過他表面卻裝作十分歡喜,說道:“客氣了,真是客氣了,只是不知道你們如何彌補袁家,畢竟燕關現在掌握在了燕王手中,燕山山道也被燕王把持,無法繼續私下貿易。”

卓格輕輕笑起來,“袁大人,從北狄抵達燕州,可不止有陸地上的通道,還有海上的通道。”

袁立一驚,猛然醒悟。

他一直奇怪卓格是如何出現在范陽的,原來如此。

和燕郡一樣,范陽郡也是一面臨海的。

北狄雖然沒有水師,但令俘獲的大頌工匠造些商船還是沒問題的。

對於袁立的表情,卓格很滿意,他繼續道:“現在袁大人可以相信我們誠意了嗎?”

眼睛轉了轉,他決定再告訴袁立一個重要的消息,“還有件事,可能袁大人還不知道,西涼已臣服我北狄,現在只有大頌和北狄對立了。”

“什麼!”袁立整個人僵住,隨即覺的腿有些發軟。

西涼臣服北狄,這等於大頌的兩個強敵合二爲一,對北狄而言簡直如虎添翼。

從今以後,只怕大頌將難以抵禦。

卓格眼中的戲謔一閃而過。

對大頌來說,這個消息可謂恐怖,但對北狄來說卻令人振奮。

袁家本就首鼠兩端。

這種邊疆的形勢劇變,他相信袁立會做出他想要的選擇。

果然,嚥了口口水之後,袁立臉上凝聚起笑容,“我一直相信北狄的誠意。”

“如此甚好,那麼就請袁大人派遣幾個心腹與我們黑鐵衛的人接洽,近期會有六艘船抵達范陽海岸,船裡會有金銀珠寶,盔甲,武器等。”

“而且請袁大人大膽行事,可汗說了,大人即便在大頌待不下去,將來也可從海上逃往北狄,我北狄定厚待大人,待北狄奪了天下,一樣許你高官厚祿。”卓格說道。

他比北狄前往金陵的使節早到一步,提前來范陽佈局。

如果大頌皇帝拒絕交出燕王,這袁家便是他們的下一步棋。

“是,是。”袁立大喜,連連點頭。

說了這件事,卓格似乎不願多留。

躬身行了一禮,轉身退了出去。

待卓格的身影消息,袁立一陣搖頭晃腦,分外得意。

趙恆沒有殺他,顯然是留着他制衡燕王,韓家也和他通過氣了,勢族們也想利用它牽制燕王。

現在,北狄也是這樣。

如此,三方俱都暗中給袁家一定的支持,他袁家簡直如魚得水。

“燕王啊,燕王,你一定想不到這些吧,先前,我袁家是輸了一招,但這次可不會再輸了。”袁立暗道。

想起什麼,他立刻將薛潘和祝榮叫進來。

原本他還有些顧忌,但既然北狄對他許下如此承諾,他還怕什麼。

“大人。”薛潘和祝榮進來,眼巴巴望着袁立。

“燕王不死,燕州豪族永無寧日,當下我有一個法子對付燕王,你們回去之後立刻將田產交出,如此如此……”

薛潘和祝榮側耳細聽,頻頻點頭。

“即便事敗,你們也可逃往范陽來,我保你們安全無虞。”袁立信誓旦旦。

“是大人。”二人齊聲道。

……

燕關。

墨羽正望着牆上掛着的一把佩劍發呆。

這是他父親的佩劍。

燕關之戰隨着時間漸漸離去,但他對父親的思念卻一日日增長。

尤其是身在燕關,他彷彿在每一處都能看見父親的影子。

他父親是怎麼死的,至今也沒有個說話。

但從燕關士兵口中,他得知父親死的那晚,蕭遠山和一個負責調查的官員密會。

從內心裡,他認定這件事必然與蕭遠山有關。

而有一天,他一定會查清這個真相。

“將軍,有自稱是北狄使節的一隊兵隊到了燕關城下。”姜涵突然出現,打破了他的沉思。

燕州北四郡俱都歸於燕王后,他和禁軍將士暫時守衛燕關。

待燕王兵馬換防,禁軍士兵便會撤離。

而他也能回到王府親軍。

“北狄使節?”墨羽皺了皺眉頭。

大戰剛過,北狄卻派來了使節,讓他迷惑不解。

“後面沒有北狄軍隊嗎?”墨羽問道。

“有,至少有兩個王帳的兵力,他們在五里外駐紮。”姜涵道。

墨羽點了點頭,這件事他無法做出決斷,要回稟燕王。

於是他對姜涵說道:“派人去一趟燕城。”

(本章完)

第180章 刺探第159章 鴻途第775章 戰爭之神第301章 奇計第106章 傷亡第848章 亂戰第1037章 對話第728章 前奏第796章 成效第913章 下一個目標第726章 條件第267章 商稅第627章 嚴峻第179章 殺機第672章 奪關第918章 攻略第769章 北條臣服第744章 超越之始第464章 前奏第957章 冰封第401章 陷阱第778章 破裂的談判第562章 關鍵第425章 真正的陰謀第743章 金融第947章 金屬彈殼第535章 虛實第970章 反攻第355章 規劃第443章 老馬識途第385章 樑家雄心第310章 血債血償第1141章 矛盾第1088章 打援第73章 黃雀在後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112章 支援第601章 慘敗第31章 前夜第353章 真肥了第809章 下餃子第787章 第八百零四 佯攻第68章 戰馬第901章 定局第506章 惡化第169章 鬥將第1015章 宗藩第441章 菊花島第362章 商盟第672章 奪關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1030章 狼狽逃竄第313章 自食惡果第401章 陷阱第678章 選擇第1017章 四國來朝第823章 掩護第1052章 既定戰略第58章 民情第547章 工業品第272章 幹船塢第1143章 總體局勢第417章 瘋狂第727章 軍策第668章 馬家的奇襲第1073章 兇悍第589章 琉球國第695章 突發狀況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238章 雙倍震撼第920章 瘋狂第1024章 插曲第1133章 內情第861章 大雨第474章 改良第1029章 絕望的韋斯利第442章 驚現第62章 勝負第639章 一丘之貉第486章 周毅的禮物第946章 歸去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1026章 炮戰第800章 布魯克第188章 審查第146章 墨羽第653章 後方第754章 立威之戰第564章 北撤第518章 種痘第670章 夜襲第383章 工業之論第687章 準星第395章 戰爭的號角第938章 血洗第764章 肢解戰略第862章 血流第598章 大功告成第1030章 狼狽逃竄
第180章 刺探第159章 鴻途第775章 戰爭之神第301章 奇計第106章 傷亡第848章 亂戰第1037章 對話第728章 前奏第796章 成效第913章 下一個目標第726章 條件第267章 商稅第627章 嚴峻第179章 殺機第672章 奪關第918章 攻略第769章 北條臣服第744章 超越之始第464章 前奏第957章 冰封第401章 陷阱第778章 破裂的談判第562章 關鍵第425章 真正的陰謀第743章 金融第947章 金屬彈殼第535章 虛實第970章 反攻第355章 規劃第443章 老馬識途第385章 樑家雄心第310章 血債血償第1141章 矛盾第1088章 打援第73章 黃雀在後第882章 技術部署第112章 支援第601章 慘敗第31章 前夜第353章 真肥了第809章 下餃子第787章 第八百零四 佯攻第68章 戰馬第901章 定局第506章 惡化第169章 鬥將第1015章 宗藩第441章 菊花島第362章 商盟第672章 奪關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1030章 狼狽逃竄第313章 自食惡果第401章 陷阱第678章 選擇第1017章 四國來朝第823章 掩護第1052章 既定戰略第58章 民情第547章 工業品第272章 幹船塢第1143章 總體局勢第417章 瘋狂第727章 軍策第668章 馬家的奇襲第1073章 兇悍第589章 琉球國第695章 突發狀況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238章 雙倍震撼第920章 瘋狂第1024章 插曲第1133章 內情第861章 大雨第474章 改良第1029章 絕望的韋斯利第442章 驚現第62章 勝負第639章 一丘之貉第486章 周毅的禮物第946章 歸去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1026章 炮戰第800章 布魯克第188章 審查第146章 墨羽第653章 後方第754章 立威之戰第564章 北撤第518章 種痘第670章 夜襲第383章 工業之論第687章 準星第395章 戰爭的號角第938章 血洗第764章 肢解戰略第862章 血流第598章 大功告成第1030章 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