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

“禹貢曾言:大野既瀦,東原厎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離開鄆城一天後,當一望無際的碧濤和連綿不斷的溼地顯現在眼前時,趙無恤不由出言讚歎。

在遠古時,以泰山爲主體的魯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嶼。由於黃河攜帶的黃土高原的泥沙淤積,在泰山西南逐漸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平地曠野,纔出現了今天的魯西南平原,使泰山與大陸相連。

數千年來,魯西南的兗州,是東夷人活動的中心,夷人西出羣山,見此連綿曠野,謂之大野。濮水、濟水匯入其中,形成了南北三百餘里,東西一百餘里大野澤。

趙無恤知道,這一湖泊大澤直到宋代還有遺留,那便是著名的梁山水泊。

一路過來,鄆城民衆也有不少進入大野澤北境的,這裡人煙較爲稀少,需要時效性的農稼是來不及了,只能指望在澤周邊狩獵採集。畢竟此處野菜遍佈,偶爾還能看到鹿羣奔跑其間,採食蒼耳,水中也有數不清的游魚和蛤、蟆,足以充飢。

往年鄆城一帶遇到兵災或者饑荒時,鄆城人常常東行至此求生,等到戰亂消弭後再回去。有的人甚至就留下不走了,由此成爲野澤亡人,最後變成了野性越來越盛,攻擊性越來越強的羣盜。

不過也有部分流民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往東走,比起西行投奔廩丘的還多。趙無恤停車詢問,才知道他們是去投靠中都邑的。

“中都宰頗有仁名,去了那兒,就能求得一條活路!”

子服何讚歎道:“多虧了孔子爲政,才能讓西鄙之人有一片樂土!”

趙無恤在晉國、宋國時,雖然沒少聽子貢推崇過孔子。但親眼見到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不由得對孔子的爲人、行政更加好奇,朝子服何仔細詢問了起來。

“孔子本是宋卿孔父嘉六世孫,孔氏從宋國流亡魯國後漸漸繁衍。其父名爲叔梁紇,乃是魯國著名的勇士。與晉國的督戎、丕豹並稱。在晉悼公時諸侯圍攻逼陽一役中曾力舉城門,被孟獻子稱讚爲有力如虎。”

“叔梁紇早死,而孔子年幼,故貧且賤,他孩童時做遊戲,經常陳列陶製的俎豆等器器,演習禮儀動作,成年後年少而好禮著稱。名聲甚至傳到了孟氏耳中。孔子三十歲時爲季氏小吏,量入爲出準確無誤;又曾做過牧吏,使牧養的牲畜繁殖增多。此時漸漸名望響亮,曾做過孟氏嫡子和庶子的禮科夫子,帶着南宮敬叔一同入周室拜訪老子。”

孔子的早年生活,無恤倒是沒聽子貢說太多,或許是因爲太過卑賤的緣故,不願意過多提及。

他接過話道:“我倒是知道,昭公被季氏驅逐後,魯國大亂。孔子也隨昭公到了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他被齊景公召見過,一度要把廩丘和尼溪的田畝封賜給他。讓他作爲齊國公臣,卻因爲晏子與孔丘理念不合而作罷。”

“然也,之後魯國從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禮法背離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隱退下來整理《詩》、《書》、《禮》、《樂》,弟子更加衆多,紛紛從遠方到達,無不接受孔子傳授的學業。直到被陽虎所迫,纔出仕中都宰一職……”

說到這裡子服子想起自己曾暗示趙無恤不要做陽虎黨羽,現如今他推崇的孔子卻也是沾了陽虎的光才得以成爲邑宰的。便連忙解釋道:“孔子與陽虎的一豹四犬不同,是被迫出仕的。而且成爲中都宰後治理有方,也是國人之福。”

趙無恤卻笑而不答。目光放在腳步匆匆,朝着中都邑前行的零星流民身上。

他心裡想到的卻是,孔子一方面是被陽虎卓拔的大夫,據說還與費宰公山不狃有往來。可另一方面,他又是孟氏家主和南宮敬叔的夫子,跟代表孟氏的子服何也交遊甚密。

所以說,面對這兩方勢力,孔子的態度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無恤暗暗揣測道:“他莫不是和我一樣,在兩邊下注罷?”

這種與世俗相適應的投機形象和趙無恤前世印象裡那個“仁德守禮”的“聖人”形象極爲不符,記憶和現實之間彷彿籠了一層迷霧,叫人看不清真假。

最後,趙無恤拋棄了煩惱:“我聽子貢說過一句孔子的話,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孔子的言辭和事蹟我已經聽過不少,現如今要到中都邑卻親眼看看孔子之政,才能明白其人究竟如何……”

是子貢和子服何推崇的世之聖賢,還是趙鞅認爲的“巧僞之人”!

……

子服何見無恤沉吟,只以爲他是在思考孔子的學說,倒是沒想這麼多,依然喋喋不休地說道開了。

“孔子爲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戰爭中西鄙各邑都大受影響,也只有中都和魯國公室陵墓所在的闞邑安好。”

的確,中都邑,如今已經成了魯國西鄙的一座燈塔,吸引着過不下去的流民們聚集。

不過讓趙無恤微微有些苦惱的是,中都邑的存在,也對廩丘構成了一種人口流向的競爭。

所以說,子貢曾說他行事爲政和孔子有些相似,這倒是真的,無恤剛入魯,就在政治抉擇和徠民方面和孔子撞車了。

路途漫漫,隨後兩人又聊起了孔子之徒。

子服何在曲阜時也在孔子門下聽他授過課,但卻不算孔子門徒,這個旁聽生和子貢一樣是孔子的腦殘粉。

“孔子從洛邑返回魯國後,投到他門下的弟子逐漸增多,於是便在曲阜設私學,傳授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春秋時已經漸漸由“學在官府”變爲“學在四夷”,趙無恤曾就讀過的新絳泮宮就形同虛設,成了貴族子弟們拉幫結派,演戲政治鬥爭的地方。而其餘各諸侯、邑、鄉的公室教育更是荒廢得不成體統。號稱繼承了完整週禮的“周公之國”魯國,三桓之一的孟僖子隨同魯昭公出訪楚國,竟因爲學禮不精而不能很好地處理外交事務。

在卿大夫的貴族教育沒落的同時。民間的士人私學教育卻在悄然崛起。各諸侯國甚至各卿大夫的私門需要士爲他們服務,爭相養士。比如趙鞅就養了百餘名士人,並從中發掘出了尹鐸,鄭龍,虎會等人。

士的出路漸廣,漸漸出現了與血緣、宗法關係並不嚴格要求的士階層,而“士”的培養也就成爲迫切的要求,私學便應運而生,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孔丘。

於是在孟僖子因爲不知禮而深以爲恥後,就出現了讓嫡子和庶子向窮士孔子請教學問,以師事之的情況。

“孔子宣課雖然有教無類,但也將弟子分爲在籍,升堂,入室三等。其中在籍之徒有近千人,升堂而學習而精通六藝的弟子有數十人,皆異能之士也。其中根據專長不同,分爲德行、政事、言語、四科。”

“德行方面突出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擅長處理政事的:冉有,季路。能言善辯的是宰我。子貢。此外還有不少文章博學的弟子。”

無恤好奇地問道:“敢問入室弟子有幾人?”

“孔子曾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子路雖然是孔子最親近的學生,卻仍未入室,子貢亦然。如今入室的,唯獨顏回一人而已!”

如果說在籍弟子是普通教育,登堂弟子是精英教育,那麼入室弟子,應該是能與孔子相知之人方能得到這一榮譽罷……

顏淵、季路是趙無恤前世就聽說過的,冉求的名字則在中學時一篇課文裡出現過。其他幾人也零星聽子貢談及。

他暗暗想道,德行出衆的可以作爲供奉在朝堂的吉祥物。作爲萬民效仿的楷模,擅長處理政務的能夠治理城邑地方。能言善辯的做外交行人。和後世的有些不一樣,指的是熟悉禮樂和古代文獻,官方要搞各種典禮,離不了這方面的知識,國君制定政策要找歷史依據,也離不了這方面的知識……

子貢和子服何的能耐,趙無恤都見識過,兩人算得上是一國之才,子貢再經過幾年的成長曆練,或許能成爲和張孟談一樣的王霸之才!想來孔門諸子能將名字銘刻在歷史上,並能得到這兩人認可,能力並不會差。

所以孔子有這麼一批學生輔佐,要是連一個千室之邑都治理不好,那就真是浪得虛名了。

雖然孔子傳播私學的初衷應該是以將平民培養成爲“士”爲目的貴族養成學校,不過縱觀孔子的前半生,趙無恤隱約覺得他的博名、養望、悄無聲息地收徒培養班底都讓人不易察覺,卻又有跡可循。

不知道這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這一切都是有計劃的,那孔子的心機當不輸於當前的六卿、陳氏,他能閃爍於時代兩千年,或許並非偶然。

此外讓無恤有些無奈的是,他不得不承認,就長遠來看,孔子的班底甚至比他的手下要合理充實得多。即便成鄉衆人前來入夥,但趙無恤的屬下依然以軍吏爲主,只有張孟談、子貢能獨當一面,其他的都是偏才,有成長餘地的也就成摶、邢敖等寥寥數人。

“我也無須妄自菲薄,更無須因爲他還沒獲得的‘聖人’之名而患得患失。孔子二十年私學培養起來的根基,可不是我短短兩年就能相提並論的。不過等結束了這次曲阜之行,我也可以效仿孔子,在領地大興教育,間接傳播我的理念,當然受衆暫時只能面向士大夫和國人子弟,有個三五年時間,就能收穫一批合我心意的人才了。”

他又想道:“不知道這次在中都,除了孔子外還能見到幾人,既然子貢能爲我所用,孔子門徒裡的一些人才,或許也能招攬一二。”

畢竟論起勢力、家世,他現在比孔子要強了不止一分半分,既然孔門諸子能給魯國各家卿大夫當家臣,自然也能爲趙無恤所用。

趙無恤正在垂首思索要如何入手時,車隊也漸漸進入中都邑的地界了,就在此時,卻接到了打馬而來的虞喜彙報,前方數裡外有一羣人在打鬥!

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860章 古史辯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338章 黑雲壓城番外8 羋月傳(中)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448章 爭流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32章 三裡歸附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13章 入秦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25章 國野矛盾第66章 韓氏有女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52章 冬至(一)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956章 合縱(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02章 跖之徒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433章 傷寒(中)第410章 會師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020章 分娩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256章 趙武卒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94章 醫扁鵲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第470章 醫院第439章 靈鵲(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21章 宋裂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21章 義利之辨
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860章 古史辯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338章 黑雲壓城番外8 羋月傳(中)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448章 爭流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32章 三裡歸附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13章 入秦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25章 國野矛盾第66章 韓氏有女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52章 冬至(一)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956章 合縱(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02章 跖之徒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433章 傷寒(中)第410章 會師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020章 分娩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256章 趙武卒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94章 醫扁鵲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第470章 醫院第439章 靈鵲(上)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21章 宋裂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21章 義利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