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

其實這大運河,春秋的時候就開始修了。

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是吳國,君主叫夫差。話說吳國攻克楚國、越國之後,擋在他面前的只有齊國。夫差爲了北伐齊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他就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湖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

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o公里,把長江水引入淮河,連同了兩大水系,成爲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運河就是爲水上運輸而生的。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大水系溝通起來。進而完成了江南水系與中原水系的全面接軌,而到了隋朝,又開始挖了,這一次更是了不得,西北長安和北方的北平,一下子就完成了水系的溝通。

從隋朝開始,北方、中原、南方,乃至於西北,都開始了漕運。後來唐朝的盛世,卻是隋煬帝大運河的功勞更多一些。

“挖河?不不不……”

所有的軍師全都大搖其頭,雖然在程閔描述的未來下他們心動不已,但還是不同意。

荀彧是主抓內政的軍師,拜道:“皇上,若是開始挖了,花光了國庫,恐怕也不夠。”

荀攸又道:“或者是不修路了……”

到底是先修路?還是開鑿大運河?

由於華夏帝國的西部延伸到了中亞,而北部都快到北極圈了。秦程閔最後,還是認爲應該先修通達中亞和北極圈附近的道路。這樣一來,帝國的騎兵就可以快速到達邊疆,才能夠保障國土邊境的安全。

安全了,再挖內地的大運河。

“先讓內地的人富裕起來,帶動貴霜、草原等四周的發展……”弘武大帝做出了指示。

於是,大秦帝國開始將大批的財政,投入到修路的工程項目之中。修路可是一項系統的建築工程,涵蓋許多行業。就此,華夏的工商業迎來了高速發展。城鎮的就業率得到了保證,而鄉村的農民也從過境的道路上得到了實惠。

同時。弘威大帝程閔又詔令情報系統。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朝廷下發的修路資金。誰敢挪用或者貪污,就收拾誰。

第二:民工的待遇必須得到保證。

第三:順勢開始統一後的第一次反腐倡廉運動,嚴厲打擊貪官污吏,保證官員隊伍的清廉。當然,在統一之後,朝廷亦是再次提高了官員的福利待遇,也是對後世高薪養廉的借鑑。

弘威八年開始,華夏帝國內政上側重於道路建設。從而以路帶動四周城市的發展建設。軍事上,鞏固全國的八大軍區,各州守備兵必須要屯田,尤其是邊境軍分區。

華夏帝國全國範圍內大修路,帶動的工商。大量的民工修路,四周百姓的餘糧也就能夠賣出去。因此,華夏帝國工農商,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民間財富不斷累積。百姓富裕那就跟權貴富裕不同了,百姓真正富裕了。帝國自然也就真正富裕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經歷數百年士族苦難的百姓,自然知道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家家都供奉弘威大帝的長生牌位。誰家若是沒有掛,那真就是四鄰八村臭大街了。

因此,後世學家一致認爲,沒有任何一位君王的統治力,能夠與當時的弘威大帝相比。

東方,弘武大帝用槍桿子打出了天下,並用仁德和後世的理念,發展着古老華夏的東方大地。他打下了偌大的領土,讓華夏提前千多年。所有地方都成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還得到了拓展。因此無愧於弘威的“威”字。

一年後,猶豫海軍不斷的擴張,華夏民族,在一千八百年前居然就走便了全世界,整個世界都有華夏民族的影子,不論是亞洲、歐洲、非洲等等只要是華夏民族到過的地方,都會成爲華夏的領土,歸順或是臣服。

華夏一步步的強盛。

華夏正在成爲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度。

華夏統治了整個東方,它的面積幾乎要比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加起來還要大。

團結、強盛、繁榮的華夏,正在弘威大帝的帶領下,逐步實現華夏夢。

弘威大帝后世的理念與當今的形勢相結合,他的治國政策,是當代任何人無法比及的。所以,他的帝國,註定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先進,最繁榮的帝國。

而這一切,引來了這個時代,原本最偉大、最先進、最繁榮、最強大的帝國的窺伺。

華夏的絲綢之路,爲全世界帶去了華夏強盛的聲音。整個世界,都知道,華夏的商人最是富有,華夏的貨物最是奢華,華夏的疆域最是廣闊。這個統治着整個東方的帝國,應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而統治這個帝國的弘威大帝,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最有權勢的君王。

最偉大,最最最……,許多最,只有唯一沒有之一。這些最最最,傳到偉大的羅馬帝國最強橫的大帝,凱旋大帝塞維魯耳中的時候。讓這位偉大的帝皇十分憤怒,凱旋大帝一生滅國無數,什麼大不列顛、高盧、希臘、色雷斯、波斯、埃及,等等等等強大的文明,都在他的腳下臣服。他又用自己的強勢結束了內戰。並將這些國家民族再一次踩在了腳下。而偉大的羅馬帝國,因此再一次崛起。

凱旋大帝任命忠心的將軍爲各省總督。他腳踩元老院,隨意任命護民官、執政官。殘暴的踐踏了古羅馬的“民主”制度,將羅馬皇權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步。

凱旋大帝的法學家,稱大帝不受一切法律的約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國就是他的財產。

偉大的羅馬帝皇凱旋大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消滅了太多強橫的對手。當弘威大帝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君王的消息傳到他的耳中的時候,這讓凱旋大帝十分憤怒。他認爲,自己纔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而弘威大帝,只不過是一隻東方的黃皮猴子。是一隻卑鄙無恥。想要取代自己,取代羅馬世界地位的黃皮猴子。

偉大的凱旋大帝在元老院召集了所有的元老,噴着唾沫星子對所有人說道:“這個黃皮猴子,在東方的花園裡上跳下竄。這隻弱小的卑微的黃皮猴子,擁有了東方的花園裡,就自以爲強大了起來。他根本就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帝國戰爭,他只是消滅了貴霜,就以爲自己的帝國無敵?”

“而羅馬就不同了,羅馬擊敗了太多世界級的文明。比如希臘、巴比倫、波斯、埃及。”

從而,羅馬帝國纔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帝國,羅馬帝國的皇帝,纔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帝王。而來自東方的黃皮猴子。應該滾回他的東方花園,去做絲綢,去燒製瓷器。

另一方面,泰西封,安息的冬都。

沃洛吉斯五世已經將華夏當成了自己的敵人。

沃洛吉斯五世連日來一直在做同一個夢,夢中,他統治了東方。在真神的榮光下,東方人投入到了神的懷抱。他的帝國。在真神的指引下,又擊敗了羅馬異教徒的國度。真神的榮光籠罩了全世界。而安息也因此統治了全世界。

統治全世界!

這是每一位帝國皇帝的夢想。

年輕的沃洛吉斯五世也不例外,他認爲機會來了。沒有羅馬帝國的牽制,他的安息帝國可以再次向東擴張。就可以將真神的意志,帶向全世界。

羅馬和安息,都想對付華夏,可是安息還好,畢竟離華夏算是近的了,中間就夾了個貴霜和西域,如今還都是華夏帝國的土地。

可是羅馬不同啊,羅馬距離華夏太遠了,中間還夾着一個安息,實在是讓羅馬無奈。

不過羅馬人也不是廢物,羅馬想出了更好計謀。

主線,華夏鄴都,朝會上。

李儒出班,憂慮奏道:“啓奏皇上,臣查了幾家與羅馬帝國有貿易的商家,發現最近一批貨船並沒有按照預計返航。主家只以爲是有事情耽擱了,臣估摸着,可能有情況啊!”

華夏商人海外多有貿易,許多華夏商人,都會去羅馬進行貿易。

而古代沒有“無線電”,羅馬扣押了所有人的話,消息是傳不回來的。

羣臣大爲震驚,紛紛譴責羅馬的無理行爲。

“皇上,必須要給狗奴國一個教訓!”龐統奮進,第一個站了出來。

羣臣頓時不出聲了,心說給一個教訓,那就是要出兵嘍?如今已經與安息交戰,雙方大軍雲集邊境,雖然保持了剋制,但大戰一觸即發。在這個節骨眼上,只是幾個平民,犯不着兩頭開戰吧。

荀彧穩重,走了出來,“皇上,此事當從長計議。或可派出使者,前去羅馬帝國。”

弘威大帝眉頭擰着,心說別開玩笑了。羅馬帝國既然扣押了華夏商人,那它一定是謀劃好了。不派兵,恐怕使者也被人家給扣了。同時。弘威大帝便聯想到,這是一次豎立國家威信。昇華凝聚民族之心的機會。

在古代,與其說官員不在乎平民的死活,倒不如是朝廷不在乎平民的死活。如此一來,民衆心中只有什麼什麼朝廷,沒有國家的概念。所以改朝換代,民衆很快就將前朝遺忘了。

說到這個,秦漢後各朝代反而倒退,民衆早已經沒有戰國春秋時候的民族凝聚力。那時候,我就是秦國人。我就是楚國人,那凝聚力,槓槓的。秦朝與其說是滅亡在秦始皇后期的暴政中,倒不如說是六國子民的凝聚力,對國家的思念,爆發了反對秦國的暴亂。

弘威大帝便要豎立、加強華夏帝國的民族凝聚力,華夏的國民必然會得到華夏的庇護,哪怕是華夏的國民在外國犯了罪,那也要回國受審。

這是國家對全民族的庇護。當凌駕於一切之上。如此一來,諸民族纔會對國家有認同感,歸屬感。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的強盛。萬世一系。

弘威大帝便向羣臣前的太子程遠望去。

太子程遠雖然穩重,但深受程閔爲國爲民的教育,此刻憤憤不平的出班,奏道:“父皇。兒臣請求帶領一支精兵,渡海前去羅馬帝國。解救我國的國民。”

程閔點了點頭,道:“你打算怎麼做?”

太子程遠奏對,“羅馬帝國必須要付出代價,而如今時機不到。兒臣認爲,當以扣押的人質爲重,儘可能的解救出他們。當然,也需要羅馬帝國付出一定的代價,讓國民知道,華夏帝國會永遠庇護她的子民。”

羣臣一陣點頭,心說太子老成持國。

而程閔則是有不同的意見,羅馬既然如此了,那就證明想要開戰,雖然大部分軍隊都在跟安息對峙,但是能不能開打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安息也應該知道,羅馬纔是最強大的,安息應該願意看到兩敗俱傷,只要與羅馬開戰,相信安息最可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動,要麼就是偷襲羅馬,偷襲華夏的機率應該不高,要不然的話,羅馬一旦大勝,安息也活不下了。

所以程閔大喝一聲,“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我記得這時前朝漢武的豪言壯志。今我華夏朝,實力遠超於前朝,難道連前朝的威懾都沒有麼?”

“這……”羣臣開始不知所措了。

確實,前朝與現在遠遠不及,可是前朝都能如此威武,可我們爲何還要譴責?可是如今我們還面對安息的大軍呢。

程閔不再讓百官說了,直接開口道:“派出使者出使羅馬,強烈譴責羅馬的作爲,要求羅馬立刻放人,並且給予大量補償!”

就這樣華夏的使者遠去羅馬。

而羅馬方面絲毫沒有任何悔意,凱旋大帝抄沒了國內所有華夏商人財產,又派出了所有的羅馬艦隊,組成總艦隊,統一指揮。封鎖進入羅馬巴比倫區域的波斯灣,進入埃及區域紅海的曼德海峽、進入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凡事發現大華夏商船,立刻沒收。所有貨物全部充公。

一時間。華夏商人損失了價值上億金幣的絲綢、瓷器、茶葉等貨物,損失慘重。

華夏商人,只能向本國哭訴在羅馬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同時凱旋大帝居然說華夏人是小偷,偷盜了羅馬無數的珍貴財寶,羅馬要求華夏給予賠償,否則絕不罷休。

於是,在弘威皇帝早朝的時候,御前侍衛長拜道:“啓奏皇上,羅馬使者,元老院元老塞姆普羅尼烏斯.提比略,已經來到鄴都城外,請求入城。”

百官一愣。

這自己的使者還沒回來呢,羅馬的使者就來了?

李儒突然撲通跪了出來,大聲道:“臣李儒,有本啓奏!”

程閔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便示意三德子拿上來。

三德子一路小跑,下龍臺五丈上去又五丈,這就是十丈。三十米,十層樓。憋住氣,不敢喘,跪呈。

當程閔觀看的時候,宏偉大殿中的百官,竊竊私語起來。

“混蛋!”一聲怒喝在大殿中迴盪,只見弘威大帝一怒而起,拍了桌子,面前的珠簾一陣噼裡啪啦轉響。

“皇上息怒……”百官驚慌,跪了一地。

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95章 哀悼曹操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25章 董卓遷都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70章 玩死你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231章 無敵鐵褲衩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41章 再敗呂布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320章 瘴氣林第40章 偷襲呂布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69章 擊退鄧濟第117章 血腥的戰場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44章 紫禁城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23章 斬殺華雄第97章 迴歸許都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251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軍事演習第61章 兵敗而歸第297章 加士子冠第376章 要搶就去搶華夏第247章 普天同慶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42章 逃竄的孫權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224章 誓死守衛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33章 苦肉計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36章 詐降書第45章 許家莊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39章 對戰劉備第79章 獨眼夏侯第349章 凱旋大帝的議和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119章 有奸細?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57章 袁紹憎怒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337章 計中計加計中計第62章 戰後總結第211章 被抄後路第83章 水淹下邳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19章 潁川事畢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128章 三顧茅廬第219章 絕地大反擊第61章 兵敗而歸第224章 誓死守衛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116章 力抗曹丕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68章 迷惑張繡第64章 拉攏呂布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370章 國際軍師法庭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108章 風雲突變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335章 可憐的周瑜
第265章 賑濟災民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95章 哀悼曹操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25章 董卓遷都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70章 玩死你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231章 無敵鐵褲衩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41章 再敗呂布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320章 瘴氣林第40章 偷襲呂布第354章 割地賠款第69章 擊退鄧濟第117章 血腥的戰場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44章 紫禁城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23章 斬殺華雄第97章 迴歸許都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343章 弘威大帝第251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軍事演習第61章 兵敗而歸第297章 加士子冠第376章 要搶就去搶華夏第247章 普天同慶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78章 割發代首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42章 逃竄的孫權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224章 誓死守衛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33章 苦肉計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36章 詐降書第45章 許家莊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39章 對戰劉備第79章 獨眼夏侯第349章 凱旋大帝的議和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119章 有奸細?第259章 夜襲烏巢第57章 袁紹憎怒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337章 計中計加計中計第62章 戰後總結第211章 被抄後路第83章 水淹下邳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19章 潁川事畢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30章 大福船圖紙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128章 三顧茅廬第219章 絕地大反擊第61章 兵敗而歸第224章 誓死守衛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295章 三楊獻美第21章 董卓之亂諸侯會盟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67章 被迫投降第116章 力抗曹丕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68章 迷惑張繡第64章 拉攏呂布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370章 國際軍師法庭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108章 風雲突變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335章 可憐的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