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嘿嘿,今晚加更一章,謝謝大家支持,那會盡量每天多擠出點時間碼字,也希望諸位書友們支持訂閱,來點月票和打賞就更好了,畢竟碼字很辛苦,謝謝了~)
馬峰驅馬過來,緊張的對齊林問道:“將軍,卑職所言不虛吧,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齊林駐馬朝着對面的白龍軍望去,眼神中漸漸的露出了憂慮的神色。
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本來他還打算在吳來雲率領後面的官軍主力沒有趕來之前,先教訓一下白龍軍。
哪怕不能將其擊潰,也要狠狠咬他一口,打出他們官軍的氣勢。
讓吳來雲見識一下自己及手下這兩千精銳官軍的厲害,加重在吳來雲心中的分量。
可是當他此時見到白髮軍之後,才發現事情沒自己想的那麼簡單,眼前的這股白龍軍給他一種極度危險的感覺。
想了一陣之後,齊林也知道到這時候,即便是害怕,他也沒打算退卻。
畢竟升職的誘惑讓他決心,試探試探這股白龍軍。
想到這裡,他立即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於是對手下人說道:“諸將不可大意,這夥亂軍與我等以前所遇亂軍明顯不同。”
齊林接着說道:“依本將所料,此路亂軍的首領中,以前可能有官軍出身。
否則的話,僅憑一羣魯莽的匪首,說什麼也不可能將一羣泥腿子,操練成這種程度。
而且這夥亂軍也不知道有什麼神通,竟然讓他們搞到了這麼多武器甲冑,甚至還有不少鳥銃,騎兵和火炮,真是活見鬼了。
但儘管如此,本將還是覺得出擊試探試探這股亂軍的真實戰力,不求擊敗這夥白龍軍,但咱們也不能畏懼了他們。
諸將也都知道,吳大人可就在咱們身後正在趕來呢,吳大人派我們擔任開路先鋒,可是寄予厚望的。
咱們絕不墜了咱們官軍的名頭,所以此戰關係重大,諸位要於我同心協力才行。
但是我也醜話說前面,如若誰要是膽敢不服軍令,畏戰不前抑或是擅自後退的話,就休怪我念及舊情,但是軍法無情。你們可都聽清楚了嗎?”
諸將聽到齊林殺氣騰騰的話後,紛紛心中一凜,就知道今天齊林這麼說了,是要動真格的了。
雖說他只是一個遊擊,但是在這隊人馬之中,他官職最高。
加上這些將領也多爲他多年的老部下,對於齊林的命令雖然有點異議,但他們還是老實接受了。
其實,在齊林心中這個時候,他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退後安營紮寨,靜候後面吳來雲率領的官軍主力趕來與他們匯合。
到時候,等到萬餘大軍完全匯合之後,纔是剿滅白龍軍最佳的時機。
不過,齊林擔心就算他此時不動手,主動退卻避讓,也不見得白龍軍就無動於衷。
這些白龍軍首領估計不是善茬,人家當然也看得出此時他們這種隊伍,不過是官軍先頭部隊。
那人家還能讓你舒服的退後紮寨,然後,老老實實等着後面更多官軍趕到,然後對人家展開圍攻。
除非白龍軍的首領是傻子,所以這個時候,齊林也退不得了。
如果他主動退卻,又被白龍軍逼上來,他還得一戰,反而白白挫了自家將士的銳氣。
如果到時候白龍軍緊逼,他們繼續退卻,搞不好就容易被人家發起一個衝鋒給衝散了,這個年代能夠做到‘撤而不亂’的軍隊不多。
能做到這點的,無一不是強軍、精銳,可是齊林知道,他手下這兩千官軍雖然驍勇,但也只不過是對比其他衛所官兵而已。
距離能做到這種‘撤而不亂’的強軍水平,還差着十萬八千里呢!
所以這個時候,兩軍已經面對面了,不是他意氣用事非要打,而是他已經退不了。
這一撤,先不管最後結果如此,他就會在吳來雲那邊估計都會留下差評。
反倒是進攻,還能昭顯他的勇武,他就不信,自己手下這兩千人馬,還能在半天之內就被對面的白龍軍擊潰!
齊林略一思索,就分析出進攻遠比撤退,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好處,果斷選擇了和白龍軍正面剛一剛。
諸將都紛紛趕緊抱拳應聲道:“請將軍放心,卑職必會遵令行事!”
“很好!那麼我命令……”
齊林看到手下一個個的表態,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待吩咐下去,安排他的作戰計劃。
突然間,就聽到身邊親兵對他大聲喊道:“將軍不好,對面亂軍動了!”
果然,齊林擡頭朝着對面望去時,發現對面的亂軍似乎等不及他們殺過去,反倒是先行一步,朝着他們列隊逼近了過來。
“快,各將領立即回到本部,馬峰你率領騎兵居右策應,動作要快,其餘步軍立即列陣迎敵。刀盾手們頂在前面,弓箭手居後做好準備。”
齊林看到白龍軍先一步行動後,便顧不得做他的作戰部署了,忙不迭的下令道,官軍之中頓時一片雞飛狗跳的忙活了起來。
其實,之前當齊林這股官軍出現後,李子霄這才下令正在原地休息的兵將們,立即起身準備作戰。
同時,就在官軍停下腳步後打量白龍軍的時候,李子霄也和手下各將領們,也在定睛打量着眼前的這支官軍。
這支官軍的兵力和情報上說的基本上相同,數量在兩千人左右,其中有一營大致三百人左右的騎兵。
明軍比較缺馬,而且朝廷將有限的馬匹,還要先供應給遼東的邊軍使用。
在邊軍裡,騎兵的比例相對會比內地的衛所軍比例高的多,此時大名鼎鼎號稱‘大明第一強軍’的‘關寧鐵騎’就是清一色的騎兵。
而眼前這支官軍明顯不屬於邊軍範疇,充其量也就是衛軍系統的,屬於地方軍的範疇
雖然兩軍此時相距不足二里地,但已經在目視的極限了。
好在李子霄的眼睛上學的時候保護的還相當不錯,沒有一點近視,視力還算是相當不錯,基本上可以看清對方大致的裝備情況。
從甲冑方面來看,這支敵軍的核心是官軍中大約一千五百的戰兵,這些戰兵之中披甲之士大致只有三成左右,已經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而且大多都是皮甲抑或是棉甲,鐵甲裝備數量很少,其餘人等多數都隻身穿紅色的鴛鴦戰襖,防禦能力也就呵呵了。
而武器方面,對面的敵軍就顯得更是駁雜多了,冷兵器中長槍、長刀、鏜鈀、藤牌、步弓基本上什麼都有。
不像李子霄白龍軍這邊,武器單一而量多,基本上就是盾牌,長刀,三棱長槍,弓箭,鳥銃爲主,其他亂七八糟的兵器李子霄都沒裝備。
而在火器上,官軍後面有人擡着四尊虎蹲炮,鳥銃裝備數量不算多,更多的還是明軍喜歡使用的那種三眼銃。
李子霄一直都對敵人的火器最爲重視,畢竟火器的遠程殺傷能力,對於他來說是最大的威脅。
如此一來李子霄也就放心多了,畢竟在火器上,他的優勢眼下僅僅是集中在鳥銃裝備數量比較多。
而火炮方面,白龍軍此時根本還無法自己鑄造,只有從官軍和地主老財手裡繳獲的三門弗朗機炮和五門虎蹲炮。
至於白龍軍還繳獲的一些老舊,笨重的舊炮,李子霄果斷沒帶上,留在白蛇寨和周莊用於御守。
那麼看來,和這支官軍先鋒在雙方的火力上一比,白龍軍這邊就佔了不小的便宜。
縱觀一遍之後,他還是放心了下來,眼前這支官軍先鋒部隊實力還是蠻不錯的。
但是如果對上此時的白龍軍,在李子霄看來,這支官軍還是不夠看的。
更讓李子霄感到可笑的是,這支官軍先鋒出現之後,就一直在那邊不知爲什麼。
到了這裡之後,並未立即排出作戰隊列,而是依舊處於行軍陣列,擠在一起磨磨嘰嘰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但是仔細想了一下之後,李子霄還是想明白了,對方之所以這種表現的原因。
第一對方可能是被他白龍軍威武的軍陣給嚇住了,這會兒正猶豫着該怎麼辦纔好。
第二就是敵軍沒有考慮過白龍軍會主動進攻的可能,畢竟白龍軍先到此地,擺出的也是方陣隊形,看上去有些像是要以逸待勞,防守作戰。
而敵軍的將官們可能會正在考慮,他們是否主動攻擊過來,如此一來,雙方見面後,很詭異的對峙了兩分鐘。
不過,最後還是李子霄這邊先反應過來,李子霄發現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能夠在官軍大部隊趕到之前,先吃掉或是擊潰這種官軍先鋒,那麼對於官軍的士氣必然是沉重的打擊,更會提升自己部下的士氣,一舉兩得。
於是,李子霄非常果斷的選擇了動手。
李子霄立即對跟着號兵下令道:“吹進軍號,全軍保持陣型不變,壓向敵軍,他們不願意先動手,那就咱們殺過去。”
隨着一陣快節奏的號聲響起,跟隨李子霄居中的令旗,也隨即揮舞了起來,向全軍下達了前進的指令。
於是白龍軍的主陣中步軍軍官們,立即喊出口令,所有兵將們在聽到了號令之後,都做好了邁步前進的準備。
整支方陣的兵將們都同時邁出了腳步,在官軍的口令指揮下,集體朝着前方推進過去。
白龍軍擺出的這種方陣,雖說更利於防守,但是這種長方形方陣,可不單單只是有利於防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機動能力。
全軍排列着整齊的方陣,在軍官們的指揮下,可以整體進行移動,而且可以保證在行進之中隊形不亂,隨時都可以轉爲就地防禦作戰。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對於目前華夏境內絕大多數的軍隊來說,基本上是很難完成的。
不管是那些李自成的和張獻忠的義軍,亦或是朝廷官軍中真正精銳,盧象升的‘天雄軍’,洪承疇的‘洪軍’,孫傳庭的‘秦軍’都不可能做到。
這個時期,大明朝廷官軍軍備漸廢,就算是朝廷最精銳的官軍在內,現在也最多保持十天半個月纔會操練一次。
沒辦法,那些當兵的每天連肚子都填不飽,還如何對人家進行操練,像白龍軍那樣每天,都要進行操練的官軍根本不存在。
比較白龍軍高強度的訓練背後,每天吃掉的糧食也是海量的,也幸好此時李子霄手裡糧食充足。
每天不僅讓手下將士吃飽,還每天一頓都有肉吃,讓這些原本瘦瘦弱弱的士卒們,經過兩個月的調養,一個個變得強壯結實,孔武有力。
可惜,此時堂堂崇禎朝廷,掌控千萬平方國土,人口多達億萬,卻每年只收取四百萬兩銀子的賦稅。
聽聽都覺得好笑,四百萬兩銀子能幹嘛?這點銀子如何養活大明百萬官軍,如何讓官兵吃飽。
可惜,此時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
李子霄早就對拯救大明不抱希望了,如果他能早生幾十年,或許還會試着挽救一下大明。
但此時的李子霄沒這個打算,與其勞心勞力,去救大明這顆腐朽大樹,還不如在他旁邊重新種上一顆幼苗。
汲取大明這顆大樹身上的給養,重新孕育出一個嶄新的華夏,也讓華夏大地重新洗牌。
戰亂,代表了死亡,卻也孕育着生機。
這個時期的華夏註定要伴隨着鮮血殺戮,那索性就來得徹底一些。
李子霄要通過這次大洗牌,讓華夏這個巨人甩到一身的病癆,輕裝上陣,外面還有更大的世界在等着華夏呢!
而白龍軍和官軍不同的還有,白龍軍還多數進行的是,團隊配合作戰的訓練。
所以如果論單兵作戰,或許白龍軍此時還弱於,一些精銳的朝廷官兵。
但要是論這種團隊協作,集體配合戰鬥,李子霄敢認第二,還真沒人敢說第一的。
那些官兵們平時頂多讓士兵,進行一些個人技能的操練,戰時想要保持像白龍軍這樣,集體整齊行動,根本做不到。
李子霄本沒打算走朝廷官軍訓練的老路,因爲相比對個人勇武要求比較高,需要大量時間訓練的單兵作戰強。
李子霄更注重整體戰鬥力的發揚,更主要的是,這樣可以彌補他們白龍軍將士,在單兵戰鬥中的弱項。
李子霄訓練新兵時,花費最多時間的,就是集體的隊列操練。
也正是通過這樣嚴苛的隊列訓練,白龍軍眼下才能做到集體統一行動,而保持陣列不發生散亂。
所以白龍軍方陣在朝前移動的時候,是整體朝前平移,但是隊形卻始終還是保持着豆腐塊一般的整齊。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這就是李子霄對於手下部隊訓練的要求。
現在看來,李子霄和他的手下們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