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陷阱

bookmark

看到這一幕,箭樓上的曹變蛟不由得大喝一聲道:“來得好,這幫孫子,總算是用上全力了!”

邊上站着的高應元是知道全盤計劃的,因此看到如此激烈的場面,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帶着興奮,進入聊天羣,向崇禎皇帝私聊道:“陛下,建虜全軍壓上了!”

說完之後,他還拍了一張照片傳過去。

蓋州戰事正在進行中,不管準備有多充分,崇禎皇帝始終是關注着的。他正在聊天羣中,看到高應元的私聊,不由得呵呵笑了。

其實想想看,從一開始就知道,建虜打不起持久戰,想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從高應元反饋的情況和照片上看,建虜是被逼急了,大型攻城器械沒有到位,就用上了全力。

這樣真是不錯,都擁到蓋州城下去吧!崇禎皇帝心中笑着招呼道:一會曹變蛟就會把朕給你們準備的禮物都送給你們,歡迎品嚐!

正在這時,海蘭珠忽然發了私聊過來,看情況,似乎是有點焦急地樣子:“陛下,蓋州守將是怎麼搞的?聽建虜說了,這人沒一點守城經驗,這大冬天的連潑水成冰,加固城防的事都沒做?”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樂了,該不會這就是建虜現在就把全軍壓上的原因吧?

他這麼想着,便笑着回答海蘭珠道:“別慌,這是故意的,朕在事前就已經這麼定好的。先示敵以弱,利用曹變蛟現在還沒什麼名氣,利用建虜迫不得已想一戰就奪取蓋州的心理,把他們儘量多的兵卒放到城下來攻城,然而就能最大可能性的殺傷他們,讓建虜傷筋動骨,打痛他們,打怕他們!”

“……”海蘭珠一聽,頓時愣住了,沒想到自己那麼擔心,原來一切都是明國皇帝的計謀。還利用守將沒有名氣,利用建虜急於求戰的心理這些,他那麼年輕,又沒上過戰場的,難道還真有天縱神武之說?

就是打死她也想不到,崇禎皇帝的心理年齡其實並不是如表面那樣的年輕,而且他的知識儲備,更不是這麼年輕的人該有的,或者說,這個時代的人都不可能有他的知識儲備。只要給了他發揮的空間,不要說這種戰場推演,人心揣測了,以後多的是能讓她驚訝的事情發生!

海蘭珠從聊天羣中退了出去,帶着絲苦笑的意味,對盯着她的布和說道:“額祈葛,沒事,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布和一聽,有點不信,轉頭看看蓋州城。就見攻城的兵卒已經擁到城下了,城頭上的防禦,雖然也加強了不少,滾木礌石,金汁等等,也都有,可強度遠遠不夠。城頭下倒了一些攻城兵卒,可是,更多的兵卒,已經在爬上梯子,只是剛露頭,就被長槍之類兵器捅下來了。

還有,因爲城牆下的攻勢凌厲,城頭上的明軍,除了火炮還在轟鳴,專門摧毀城外那些大型攻城器械外,對於填坑挖土的那些人,都已經顧不上了。那些弓箭手,都在照顧爬梯子的敵人。

這時候,用肉眼都能看到,那些填坑挖土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好多,甚至不少人都不要盾牌的掩護,就在那拼命的用力。

很少被火炮點名的雲梯車就沿着鋪好的道路,一堆堆的人在用力推着,離城牆越來越近。一旦這些攻城車被推到城下,城頭上的防守就絕對更難了。這種雲梯車很龐大,沒法推倒,傾斜度低,攻城兵卒登上去也會容易很多,還會有更多的弓箭手掩護,局勢會變更更爲嚴峻。

“這……”布和剛說出口後,硬是被眼前蓋州城頭的攻防給吸引,甚至連話都沒說下去了。他甚至都有點相信,他打個噴嚏的時間,或者眨眼的功夫,就可能會發現有城頭被突破了。

這樣的局勢,那些建虜頭目自然也看在眼裡。比如皇太極,心中的壓力也小了不少。只要能把蓋州城一鼓而下,之前發生的事情,他有把握能挽回一些。

這時,范文程跑過來見他,皇太極甚至也有心情關心地問了下他的傷勢,而後對他說道:“範卿放心,等朕拿下了蓋州,明日就親領大軍前往金州,把那登萊巡撫給抓了。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個文武雙全法!”

范文程聽了,略微有點尷尬,連忙說道:“就算那廝再文武雙全,也逃不出陛下的手掌心!”

說完之後,他轉頭看看蓋州城的攻防,又帶着恭維之色說道:“奴才恭喜陛下,蓋州城轉瞬便下,說不定陛下今晚就能在城裡過夜了!”

代善在邊上聽着,始終沒發言,只是拿眼瞧了范文程一眼,心中鄙夷,要不是自己建言獻策,皇上還沒下定決心全力攻城,哪來如今這樣的大好局面?

皇太極聽了卻是笑笑,只是微微點頭回應范文程,那表現出來的氣勢,彷彿今晚去城裡過夜很自然,不值得他特意肯定范文程的話。

然而,就在他們得意的時候,蓋州城頭上,曹變蛟轉頭看了一眼他的搭檔師監馮德華,明銳地發現他似乎有些擔心。心中不由得想着,到底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戰事。不過師監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這麼想着,他便微微一笑道:“火候已到,我們該動手了!”

馮德華沒注意曹變蛟已經轉頭在看他,一直盯着城上城下的攻防,此時聽到聲音,回過頭來時,臉上明顯出現一絲如釋重負的感覺,連忙點點頭道:“好,軍事上你自己做主便是!”

曹變蛟聽了,臉色嚴肅起來,轉身對身邊的親衛吩咐道:“傳我將令,吹號!”

立刻,早就等待在那裡的新軍號手,一起吹響了手中的軍號,聲音尖銳激昂,就算蓋州城的喊殺聲震天,卻也不能掩蓋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

這聲音之響,甚至都傳到了遠處觀戰的建虜頭目這邊。聽着這種從未聽過的聲音,皇太極不知道爲什麼,頓時有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617 後會有期218 責任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30 忠烈堂見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918 十分把握464 志在必得710 原來是這樣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881 定計(第四更)693 此事必有蹊蹺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492 傷卒安排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33 疑神疑鬼553 迂迴輿論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035 福王317 畢懋康275 大明建設銀行885 好狠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1179 漠北三族945 運籌帷幄725 不打你打誰?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1094 能不扯淡不?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327 鬼畫符1254 年輕好啊775 誤會(第四更)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873 誰說了算1081 遼東安排234 曹變蛟的志向836 小目標408 追賊907 攻心之戰137 敵明我暗91 高應元的情報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14 清查內宮13 曹化淳的心思1063 到底是誰?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15 神秘謀士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220 曬就一個字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76 昌黎做得很好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9 大魄力525 天無絕人之路198 封爵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128 沙賈汗94 出動1047 你就繼續裝148 報復793 祭奠431 大同總兵人選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298 陰魂不散320 新軍成軍127 輿論的重要性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223 主子心裡苦啊5 興奮了1060 有坑916 黃雀在後899 打手(第四更)521 畫展906 遭遇(第四更)327 鬼畫符787 互相影響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257 作繭自縛1061 陰差陽錯659 屁股決定腦袋995 南洋按此例1076 皇太極的死法363 寧完我的機會919 還沒有出世28 公佈身份650 雞蛋碰石頭的下場180 道上混的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1281 哪位神醫1021 年底算賬了1294 你看看人家348 皇太極的圖謀77 有種留下廟名
617 後會有期218 責任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30 忠烈堂見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918 十分把握464 志在必得710 原來是這樣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881 定計(第四更)693 此事必有蹊蹺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492 傷卒安排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33 疑神疑鬼553 迂迴輿論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035 福王317 畢懋康275 大明建設銀行885 好狠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1179 漠北三族945 運籌帷幄725 不打你打誰?872 被鄙視了(第三更)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1094 能不扯淡不?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327 鬼畫符1254 年輕好啊775 誤會(第四更)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873 誰說了算1081 遼東安排234 曹變蛟的志向836 小目標408 追賊907 攻心之戰137 敵明我暗91 高應元的情報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14 清查內宮13 曹化淳的心思1063 到底是誰?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115 神秘謀士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220 曬就一個字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76 昌黎做得很好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9 大魄力525 天無絕人之路198 封爵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128 沙賈汗94 出動1047 你就繼續裝148 報復793 祭奠431 大同總兵人選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298 陰魂不散320 新軍成軍127 輿論的重要性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223 主子心裡苦啊5 興奮了1060 有坑916 黃雀在後899 打手(第四更)521 畫展906 遭遇(第四更)327 鬼畫符787 互相影響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257 作繭自縛1061 陰差陽錯659 屁股決定腦袋995 南洋按此例1076 皇太極的死法363 寧完我的機會919 還沒有出世28 公佈身份650 雞蛋碰石頭的下場180 道上混的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1281 哪位神醫1021 年底算賬了1294 你看看人家348 皇太極的圖謀77 有種留下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