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

bookmark

朱由檢在與洪承疇的奏對時曾經明確的指出:寧錦大軍守的並非是遼東,而是遼西走廊;而毛文龍在遼東半島建立的幾個據點,只是騷擾牽制清軍的敵後戰場,而不是大明抵擋建虜的入寇的防線,其作用微乎其微。

天啓元年遼瀋之戰,建虜接連攻克瀋陽、遼陽,大明在遼西以北的要塞只剩下廣寧一處。

天啓二年的廣寧之戰,遼東巡撫王化貞花費鉅額糧餉組建的六萬新軍,在與建虜的交戰中稍觸既潰,而接任的熊廷弼更是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帶着數十萬遼東軍民撤入山海關內,將整個遼西走廊上修建的堡壘要塞全部放棄,單從這一點上看,熊廷弼死不足惜。

值得慶幸的是,當時的建州八旗尚處於草創階段,整個建州的實力並不很強大,努爾哈赤還要率領部下征討與建州相鄰的各個部落,擄掠人口物資,以此擴大勢力,既無力也無心佔據整個遼西走廊,更沒有想打進山海關與大明爭雄的野心。所以在接連取得對明軍的勝利後,野豬皮只是下令將遼西走廊上明軍修建的堡壘全部拆除,把那些磚石木材分批次搬回了瀋陽等地,留下來的那些沒來得及撤走的百姓也成了建虜的包衣奴隸,遼西走廊暫時成了真空地帶。

廣寧之戰後毛文龍部對建虜採取了一些小規模的騷擾舉動,也在遼東半島南端建立了幾個據點,但這種隔靴搔癢的舉動並不足以威脅到建州攻略大明的軍事行動,遼西方向的防禦仍然是重中之重。

至於薊鎮方向,因爲建州還沒有實力大舉侵略科爾沁、插漢等蒙古部落,這些蒙古人可以暫時作爲應對建州入侵的屏障,還不用擔心八旗從崇山峻嶺中殺到京師。

當時朝中孫承宗和王在晉作爲熟悉遼東邊事的文臣,曾經提出過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孫承宗主張加強縱深防禦,重建遼西走廊;多建防禦型的堡壘營寨,然後在營堡中駐紮合適的兵員,有敵時守禦,無敵時屯田,營堡之間互相支援,將防線推向更遠的地方。

此舉與北宋范仲淹經略西北時對西夏採取的策略大體一致,目的就是用錢堆死體量極小的建州,一步步的把堡壘建到建虜境內去。但唯一不同的是,大宋當年太有錢了,而大明財政已經逐漸枯竭。

這一方案雖然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擁護,但細算下來,耗費的錢糧太過驚人,對於本已日漸枯竭的太倉來說實在難以承受。

而王在晉主張收縮防禦,在山海關外建一重城鞏固山海關;假如建虜來襲,雙方開戰,山海關不開關,關外守軍就只能死戰到底。

這個方案的最大好處是能節省大筆開支,朝廷的負擔會大大減輕,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建州強大起來,將戰線推到山海關附近,那京師就別想安穩了,守關的將卒怕是要枕戈待旦了。

另外就是,這個方案有畫蛇添足之意。

山海關本來就是險關,守護的兵員也十分充足,還要畫蛇添足在關門外再修個大城有什麼用處?

經過天啓與朝臣的商議,最後孫承宗的方案最終勝出,而王在晉則被打發到了南京養老。

孫承宗的方案之所以能獲得大多數重臣及皇帝的認可,原因不外乎幾方面:第一,收復失地佔着大義的名分,現在既然沒了開疆拓土的文臣武將,那把丟掉的土地收回來該沒問題吧?

第二,與建州的戰場推得離京師越遠,皇帝和朝臣們就覺得越安全,眼不見爲淨就是這個道理;而王在晉的方案給不了皇帝足夠的安全感。

第三,建州的野豬皮並未趁勝進佔遼西走廊,這讓朝野上下產生了輕敵的心態,認爲建州並不具備和大明掰手腕的實力,只要加強防禦,建虜一輩子也打不到北京。

至於需要鉅額錢糧的問題,那就加徵遼餉好了。於是每年六百萬兩以上的遼餉誕生了,結果就是最後大明財政破產而滅國。

綜合考量之後,孫承宗的方案更符合朝野各方利益,也更爲積極一些,所以勝出也就是必然的;其後果就是在之後的天啓七年的丁卯之役中,科爾沁、插漢部、喀爾喀部、遼東半島的毛文龍部以及朝鮮被皇太極各個擊破,建虜取得了完全的戰略主動,可以放心的對遼西走廊上的據點實施長時間的圍點打援而不用擔心後路,這些據點也成爲了明軍流血不止的傷口。

同時由於薊鎮外圍的蒙古屏障被建虜掃清,清兵可以順利的通過蒙古部落的領地入關劫掠,山海關外的縱深防禦已失去了原先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但考慮到另外兩條通道的複雜性,便捷的遼西走廊還是相當重要的。

只要自錦州以南的這些據點存在,皇帝及朝臣們心理上總會覺得更安全些,而且朝廷已經在遼西方向投入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一旦放棄就成了血本無歸,要做出放棄的決定也不是那麼容易,並且事後一旦出錯,決策者是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的。

從去年起,朱由檢下旨加強了古北口以及喜峰口的防禦力量,建虜想從這兩處關隘破口已經變得相當困難。相信建虜在遣人查探過後,還是會把突破的重點放在遼西。

就算清兵不顧傷亡攻破這兩個隘口,大軍強行進入京畿一帶,在宣大、薊鎮、京師,甚至是山海關等數路明軍的合圍下,在後路極有可能被掐斷的情形之下,到時候入關的清兵能逃回去幾個還不知道呢。

更何況如果選擇繞路,那麼遼西走廊一線的明軍會帶來更大的威脅,只要主帥判斷準確,趁勢派重兵直搗盛京老巢,那結局如何就很難預料了。

所以,繞道蒙古只可劫掠,不可久居,建州若真要逐鹿中原,還需控制遼西走廊。

歷史上終明一朝,滿清都未曾完全佔據遼西走廊,更別提攻佔山海關了。直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大軍圍困京師,接到崇禎勤王令的吳三桂,無奈之下只得主動放棄自寧遠至山海關一帶的防線,帶兵入關救援京師,最後在未到達京師時便得到皇帝殉國的噩耗,吳三桂遂率部退防于山海關,直至最後降清後纔打開關門放清軍進入內地。

朱由檢在去年考慮如何對付關寧軍的時候,也曾在某些時候想過放棄山海關外的領土,主動收縮防線,重新構建山海關、薊鎮及京城防線。

這樣做也是因爲他對明軍的戰鬥力持有嚴重的懷疑態度。

薩爾滸之戰已經說明明軍的戰鬥力遠較清軍差,後世吹得神乎其神的關寧鐵騎也只是龜縮於城內,根本不敢和清兵野戰。

漁獵民族出身的八旗兵,加上後來收編的蒙八旗都是以騎兵爲主,機動性極強,明軍想要在正面對決中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大明的優勢在於其控制的土地、資源遠較建州豐富,所以朱由檢想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徹底放棄東北,收縮戰線的同時,也使得建虜的戰線拉長,補給不易。而大明則以京城爲誘餌,誘使清兵破口攻打,然後集中大明各路兵將守禦京畿周邊,以多打少,打游擊戰、消耗戰,每戰必以優勢兵力消滅小股清軍,積小勝爲大勝,逐步蠶食滿清主力。就算付出將京畿地區打爛的代價,也要把清兵的主力拼掉,徹底損毀建虜的元氣,等數年後大明恢復過來,再調集大兵一舉收復整個東北。

這個想法有點極端了,隨着明軍逐步在剿賊的戰爭中佔據優勢,朱由檢也對官軍的戰鬥力有了新的認識,最終這個想法被他拋在了腦後。

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