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怎無言中下

煙雨江南作品 塵緣 塵緣 卷三 碧落黃泉 章一 怎無言 中下

人間一日,地府千年。

四野茫茫,在這片陰沉灰暗的大地上,縱然窮盡目力,也不過能望出去千丈之遙,目力所及之處渺無生機,只有中央孤零零地擺放着一張八仙椅,懸着一點青瑩。

他斜坐八仙椅中,以手支頜,空望着地面上的紀若塵三字,意識早已神遊去了,丈許長的影翼從椅背上斜斜垂落地面,翼尖輕輕拍着灰巖,刮出點點火星。

蒼野上忽然泛起一層淡淡黑霧,向八仙椅奔騰而回,黑霧越來越快,捲起無數碎石浮沙,自大地上呼嘯而過,待涌到他面前時,層層疊高的黑霧已然化成一道十餘丈高的霧浪,轟然拍下,眼看濤濤霧浪就快要壓至他的額頭,霧浪忽然化作縷縷黑氣,自他鼻孔中鑽了進去。

他徐徐張開了雙眼,露出一雙閃動着幽幽暗藍光華的眼眸來,他身軀其它部位仍是由影霧組成,儘管凝練之極,實際上仍是有形無質,惟有這雙眼眸,赫然已是有形有質,仔細望去,他雙眼清澈如寶石,但那湛藍卻是深不見底,狹長的瞳孔如鋒利刀鋒,左邊瞳孔深處可見熊熊暗紅火焰,右瞳卻是盪漾着深碧色的波濤,這雙魔瞳似蘊含了無窮玄妙,卻絕無半點暖意和生機。

他雙瞳一開,一道無形冰寒氣息立時向四面八方散去,瞬時席捲千丈,爲空曠荒涼的蒼野平添了許多寒意,十餘頭正自纏鬥捕食的各色鬼物魔怪一感覺到寒意,立時發狂般四散奔逃,甚至連口中美食也倉皇丟棄。

神遊歸來,他只覺十分倦怠,懶洋洋的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任由那十幾頭鬼物逃遠,他神識內斂,潛回了識海深處,此刻識海上道道青電連綿不斷的落下,激起重重濤天巨浪,波谷浪峰之間,一幅幅畫卷飄來移去,時開時合,變幻不定,他的神識靜靜懸着,哪幅畫卷飄了過來,他就看哪幅。

十四歲,紀若塵初登西玄,立在太上道德宮宮門之前,早被那一望無際的紫金瓦、白玉階、青珏柱、煙水榭驚得呆了,同年,他脫去襤褸衣衫,換上錦衣玉帶,坐於一衆苕齡童子當中誦讀道德經,每一字每一句他都念得專注無比,全當不知道身邊時時會投來鄙夷目光,儘管自幼窮苦,但那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華衣銅鼎、金漆雕樑,此時在他眼中實與龍門客棧中的木桌泥牆無異:什麼也及不上手中一卷《道德經》。

十五歲,紀若塵初修三清真訣,八位真人輪番上陣,日日授業,八日一輪迴,八真人學究天人,傾囊相授之餘,還不忘指摘別脈道法劍訣的錯漏處;他日夕苦學,實在悟不了的就囫圇硬記,同年,他初悟解離仙訣,太清至聖境圓滿。

十六歲,十七歲,十八歲……

他在衆真人間周旋,避讓衆多有心爲難的弟子,日復一日勤修苦讀,仔仔細細斟酌要說出口的每一句話,多少次中夜靜思,他悚然而驚、汗透重衣,只爲了謫仙二字,他與尚秋水、李玄真把酒言歡,又與張殷殷、含煙、懷素等出衆女子若即還離,紛亂糾纏中,只有自己方纔明白,放眼望去,其實他根本不知身周衆人說的話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惟有盡心竭力分辨,仔仔細細行事。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八個字已道盡一切。

紀若塵道行與日俱進,從初時全靠本能覺醒方能死中求活、險險取勝,到熟練運使諸般道訣法寶克敵制勝,再到放棄機詐花巧,以力破力,憑身上青衫掌中木劍,已是所向披靡,歷次歲考,他戰無不勝。

一幅幅畫卷,斷斷續續地記下了紀若塵在道德宗的匆匆歲月。

以道行進境、以搏殺實績、以建功立業、以際遇之奇、以真人眷顧,在同輩弟子中紀若塵皆是鶴立雞羣,僅有姬冰仙可堪與他相提並論。

但畫卷一幅幅翻過,他卻越看越覺壓抑。

待看到紀若塵以龜甲占卜時甲裂血出,愕然望着粘滿鮮血的雙手時,他再也忍耐不住心中抑鬱,重重一拍扶手,一飛沖天,仰天長嘯,無休無止的嘯聲轟鳴如雷,翻翻滾滾席捲蒼野時,胸中那口積鬱之氣方算泄了一點。

嘯聲漸漸止歇之際,蒼野深處忽然一道殺氣沖天而起,遙遙望去,殺氣激起的灰黑色龍捲風扶搖直上,怕不有百丈之高,凜冽殺氣緩緩向這邊移動,顯然是針對他方纔那一聲長嘯。

他口中嘯音驟然止歇,雙瞳的湛藍色彩剎那間如活了動來,幻化不定,自最初在蒼野荒巖上刻下紀若塵三字時算起,此刻他已突進蒼野八百里,文雀、蝠虎、蠡牛、蝥鰈之流的兇物厲鬼不知斬殺了多少,從無分毫留情,此刻方圓百里之內的鬼物魔怪已快被斬盡殺絕,他正盤算着要再向蒼野深處前進三百里之際,沒想到居然還有鬼物膽敢向他挑釁,他也不怒,只是任由冰寒殺機在胸中蔓延,望向了殺氣來處,他已暗下決心,哪怕是追殺千里,也定要將這些大膽鬼物連根拔起。

透過重重迷霧,可看到超過五百名陰卒排成十列,向這方大步走來,這些陰卒身高一丈,肌膚青黑,面孔猙獰,胸口、肩頭、下腹、膝蓋均綴以厚重鐵甲,甲上嵌有根根倒刺,鐵刺早已鏽跡斑斑,也不知是被陰風所蝕,還是沾染過太多鬼物穢血,它們持二丈長戈,隊列極是齊整,五百陰卒直如一人,步聲轟轟轟轟,儘管相距仍遙,他似也感覺到大地正隨着這批陰卒的腳步顫動。

陰卒陣後有一名高兩丈的押軍校尉,騎一頭通體烏黑、六蹄十角的巨牛,左手提矛,右手執鞭,鞭長可隨校尉心意而定,不管哪名陰卒稍亂了隊列步伐,當場就是一鞭抽去。

他已自識海畫卷中知曉地府陰兵共分十九種,眼前這五百陰卒名爲寒甲冥兵,陰兵中位列十三,寒甲冥兵單論起來戰力並不甚強,與文雀、蝠虎等兇物比起來相去甚遠,一隻文雀輕易就能裂殺數十冥兵,然而陰卒之強,在於其生來即具備列陣陣戰之力,又素來成羣結隊出動,這五百寒甲冥兵隊列軍容如此整齊,又有校尉押軍,更是陰兵中的上上品,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鐵血軍卒輪迴而來,在這隻隊伍之前,哪怕是百隻文雀,多半也要落荒而逃。

“當我是尋常鬼物嗎?”他冷笑忖道,飄落地上。

散佈於周身各處的冰寒氣息瞬息間全部活躍起來,游出了棲身之所,向他胸口匯聚而去,路途之中,絲絲冰寒氣息不斷相互融匯,逐漸強壯,又化成無數根湛藍絲線,當萬千藍絲在他胸口匯於一處時,他通體驟然發出一陣炫目藍光,復又暗去,但透過影霧,可見他胸中多了一團靜靜燃燒着的湛藍火焰。

這火是冷的。

他凝聚心神,胸中藍焰即依他心意徐徐向下沉落,降了三寸方停,忽聽噼噼啪啪一陣響,他腳下巖地猛然下陷一尺,無數裂紋向四面蔓延,直到十丈外方纔停止,原來藍焰一沉,他本是無形無質的身軀竟變得重逾千鈞,生生壓裂了堅逾精鐵的蒼野灰巖。

心念運轉間,他已運使習自畫卷中紀若塵的身法一躍而起,身形變得若有若無,似一道清煙般向寒甲冥兵軍陣奔去,這一路奔行,飄渺處如雲若煙,似無半分可着力處,然則衝勢實是雷霆萬鈞,他一步三十丈,蒼野上但聽轟雷陣陣,一個個十丈方圓的大坑交錯出現,剎那間前延百里,隱沒在重重濃霧深處。

押軍校尉猛然勒住黑牛,鐵槍指向前方,一聲狂吼,五百寒甲冥兵同時停步,發一聲喊,長戈平放,剎那間已列好戰陣,那驟然而起的沖天殺氣,更非初時可比。

軍陣前方灰霧一開,他淡如雲煙的身影已自霧中衝出,但隨着他腳步不斷顫抖的大地表明,這衝勢絕不似看上去那般雲淡風清。

幾步之間,他已衝到軍陣前百丈之內,然衝勢不降反增,押軍校尉鋼須驟然樹起,死盯陣前那淡淡身影,難道這廝竟敢正面衝陣不成,。

他腳下不停,徑自向排排鋒利鐵戈衝去,他背後影翼忽然一陣急揮,千百根影羽自翼上脫出,化成萬千無形利刃,自冥兵戰陣中席捲而過。

嚓嚓嚓嚓,連綿不斷的輕響中,無形羽刃直衝過十排冥兵,方纔力盡消散,他衝勢帶起的罡風隨後即到,近百名冥兵被罡風一吹,身軀立刻解離成數百碎塊,剎那間已被吹到了數百丈外,原來這些冥兵早被無數羽刃切成碎片,罡風一到,軀體即刻崩壞。

押軍校尉見一個照面就折損近百名冥兵,登時怒發如狂,狂吼一聲,策動座下黑牛,向他直衝而來。

他當即迎上,見押軍校尉巨矛刺來,一聲冷笑,揮手抓住了巨矛矛尖,哪知押軍校尉又是一聲怒吼,滿頭青發根根直立,將鐵盔衝得高高飛起,眼角也射出兩道細細血絲,拼盡全身之力,又將巨矛向前一送。

他立覺掌中矛尖傳來一道沛然大力,未及催運氣勁,手掌已抵不住巨矛的鋒銳,巨矛刺穿掌心,破開胸膛,又自他背後透出,將一片影翼也一併穿了。

押軍校尉大喜,狂喝聲中巨矛橫揮,就欲將他身軀生生橫裂,方一運勁,押軍校尉猛然發覺他什麼都沒作,只寧定地望着自己,那雙藍瞳越來越亮,到得後來,兩點湛藍幾乎奪去了周圍一切光亮。

押軍校尉只覺被一座無形大山狠狠撞中,瞬間倒飛千丈,後飛途中,押軍校尉身體驟然凝止,隨後砰的一聲大響,它的軀體連同座下黑牛一同炸開,爆散成漫天的灰粉,只有一顆斗大的頭顱被震波激得繼續向高處飛去。

他將體內巨矛慢慢拔出,身軀上留下的空洞中黑霧瀰漫,正迅速復元,回想起來,方纔校尉巨矛上的勁力他完全無懼,但影霧幻化出的手掌雖然堅硬,卻擋不住巨矛的鋒銳,再想起識海畫卷中諸般法寶顯出的大威力,以及紀若塵實力低微時屢屢靠着法寶以弱克強,他倒也有些心動,於是掂了掂掌中巨矛,暗自想道:“或許尋幾樣趁手的寶貝用用,也是不錯!”

押軍校尉一歿,寒甲冥兵隊形登時亂了,不過它們從不知畏懼爲何物,紛紛挺起鐵戈,從四面八方圍殺上來,他眉頭一皺,執巨矛橫揮一圈,將數十柄鐵戈全部盪開,隨後揮矛連刺,每一矛刺出,巨矛矛身上都會飄起九重矛影,連同巨矛本體,分別洞穿十名寒甲冥兵胸膛。

一矛殺十卒,揮手之間,四百餘名寒甲冥兵已盡數伏誅。

撲通一聲,押軍校尉的頭顱這時才落下,骨碌碌滾到他腳邊,他提起押軍校尉頭顱,掌心中浮出一層淡淡的湛藍火焰,瞬間將頭顱燃成飛灰,押軍校尉些許意識則隨着湛藍火焰回到他體內,被拋入識海,化成一幅殘缺畫卷,于波濤中載沉載伏。

他閉上雙眼,仔細搜索着畫卷上的內容,旋又張開雙眼,淡然笑道:“原來還有個大將軍,很好!”

他倒提巨矛,安步向蒼野深處行去。

蒼野深處,立着一座堪稱虎踞龍盤的軍營,營盤以一人合抱的巖柱爲柵,石柵高二丈,向上一端打磨尖銳,柵後搭着寬一丈,可立兵的平臺,合計十六座箭樓分據各個方位,箭樓通體也是由灰巖建成,堅固粗獷,軍營兩扇巨大的營門純以巖柱拼接構造而成,各寬十丈,一條闊十丈、沉五丈的濠溝環營一週,將整座大營護翼其中,溝底遍佈鋒銳石刺,石刺上仍穿着許多巨獸鬼物,以及不少陰兵鬼卒的骨骸,在蒼野的陰風下,這些遺骸早已化成岩石。

營中遍佈軍帳,看起來千篇一律,惟有居中的中軍大帳氣勢恢宏,獨有鶴立雞羣之勢,中軍帳前立一杆丈許粗細的百丈旗杆,旗杆通體以黑石構成,望去粗勵豪烈,杆頂飄一面深灰大旗,破爛不堪的旗面上繪着看不出來歷的軍徵。

然而此刻在大營上空盤旋的,不是濤天殺氣,而是濃郁得化不開的死氣。

大營周圍數十里內,隨處可見倒臥於地的陰兵鬼卒,內中更有許多校尉、將軍之類的將官,無論是兵是將,大多數軀體支離破碎,透着濛濛的灰色,陣陣罡風吹過,即會在他們軀幹上刮下一層石粉,不知卷向何方。

斷刀殘刃、折旗碎甲,更是散落得到處都是,數面軍旗斜插於地,每當罡風吹過,旗杆就會震顫不休,發出懾人心魂的尖嘯。

大營營門處,巨石嵌成的吊橋歪歪斜斜地搭在壕溝上,用來牽引吊橋兩根生鐵鑄就的巨鏈已斷成四截,兩扇營門一扇倒在營內,另一扇勉強掛在門柱上,隨時都可能塌下,十六座箭樓已毀了十五座,僅存的箭樓上一杆四丈鐵槍穿樓而過,將箭樓內四名陰卒箭手穿成了一串。

大營之中,是死一般的沉寂。

忽然通的一聲響,打破了壓抑至極的沉寂,一顆水缸般大小的頭顱不知從何處滾來,直撞到中軍大帳前的旗杆方纔停下,這顆頭顱面目猙獰,四隻暗金色巨目一字排開,瞪得目眥欲裂,如鋼針般的虯髯根根樹起,血盆巨口中伸出脣外的四根粗大獠牙有三根已齊根斷去,而厚達三寸的青銅巨盔竟是由十八根巨釘直接釘死在頭顱上的。

頭顱嘶聲叫道:“吾乃……大將軍是也……”

一個冰冷森寒的聲音自上傳來:“可惜,現在你不是了!”

一隻鋼靴悄然浮現,踩在大將軍的頭顱上,而後踏落,青銅巨盔發出吱呀呻吟,在這鋼靴之前,它綿軟得有如紙糊一般,迅速塌陷,被踏得扁平之後,又向堅硬無比的岩石地面陷落下去。

將大將軍的頭顱完全踩入地面後,他意猶未盡,又一腳踢在一頭倒臥於地的黑色巨犀身上,這頭黑色巨犀原是大將軍的座騎,此刻它那數十丈長的龐大身軀被踢得高高飛起,越過營柵,直飛出數千丈之遙,方始轟然摔落!

清理了礙眼的東西,他擡眼望向旗杆,笑了笑,右手揮動間已幻化成一隻十丈巨掌,握住了旗杆,他猛一發力,竟將旗杆生生拔起,隨後一聲轟鳴,將旗杆插在大將軍頭顱上,重插入地後,百丈旗杆已變成九十丈,他左手向旗面一指,一縷細細藍火自指尖噴出,射在旗面上,驟然燃成烈火,湛藍火焰中,破損不堪的旗幟頃刻補好,深灰色旗面也變成了幽深的黑色。

又一道藍焰自他指尖射出,於半空中幻化成篆體的“紀”字,正要射向旗面之際,他忽然心中一陣煩悶,於是手一揮,任由那個紀字在空中消散。

烏木八仙椅被安放在旗杆之前。

他安然落坐,坐得四平八穩,身後那面黑色大旗,正自在罡風中獵獵飛揚。

章八無歸處一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五紛亂上章六生死路下章三憑生死三章十四來儀下章三十三長安上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四初悟中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七章三十一廟堂中章五紛亂下章三憑生死三章二十豈必消無蹤下下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十四來儀上章一奈何途六章八無歸處三章九奇技中章三十七茫茫中章十流年三章十四殺伐事四章十二天慟下章四十縱情上章三十七茫茫中章二十七對錯下章十四殺伐事四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一章十五縱情上章一奈何途五章十三佳人上章九奇技下章十三佳人上章二十二任他遮擋重重中章二十二任他遮擋重重上章八無歸處六章九奇技上章一斷腸全章十七上窮碧落下黃泉三章十二無相忘一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六章四十五因果上章三十八池魚上相約章十四殺伐事四章三憑生死四章三執念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上章六春水上章十五坐金鑾一章十三零落意二章三十八池魚上章二終不怨四章一奈何途七章四十六路口上章九奇技上章十一若相惜二章四十縱情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十七怎堪驟雨狂風二章二十九大隱下章四初悟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下章一知返下章四十縱情中章十五人間五章十三未央上章十五人間四章四十五因果上章一怎無言下章二十豈必消無蹤下下章二十九大隱上章七歸處上章四十五因果中章四十五因果上章十俱往矣二章六何往上章十一若相惜二章九歲考下章四十縱情中章十一若相惜二章三十四鬥法中章三十四鬥法上章四西北望射天狼中章四十五因果下章三憑生死四章二荒唐事中章三憑生死四章六春水下章五鬢微霜下章十二天慟下章五鬢微霜下章三十八池魚上相約章十五人間四章十六影散酒寒人寥落下補全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十九塵間多少事三四五
章八無歸處一章十二未問是緣是劫中下章五紛亂上章六生死路下章三憑生死三章十四來儀下章三十三長安上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四初悟中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七章三十一廟堂中章五紛亂下章三憑生死三章二十豈必消無蹤下下章十八情天恨地兩濛濛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十四來儀上章一奈何途六章八無歸處三章九奇技中章三十七茫茫中章十流年三章十四殺伐事四章十二天慟下章四十縱情上章三十七茫茫中章二十七對錯下章十四殺伐事四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一章十五縱情上章一奈何途五章十三佳人上章九奇技下章十三佳人上章二十二任他遮擋重重中章二十二任他遮擋重重上章八無歸處六章九奇技上章一斷腸全章十七上窮碧落下黃泉三章十二無相忘一章二十五斬罷落殘紅六章四十五因果上章三十八池魚上相約章十四殺伐事四章三憑生死四章三執念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上章六春水上章十五坐金鑾一章十三零落意二章三十八池魚上章二終不怨四章一奈何途七章四十六路口上章九奇技上章十一若相惜二章四十縱情上章十四殺伐事一章十七怎堪驟雨狂風二章二十九大隱下章四初悟下章三會挽雕弓如滿月下章一知返下章四十縱情中章十五人間五章十三未央上章十五人間四章四十五因果上章一怎無言下章二十豈必消無蹤下下章二十九大隱上章七歸處上章四十五因果中章四十五因果上章十俱往矣二章六何往上章十一若相惜二章九歲考下章四十縱情中章十一若相惜二章三十四鬥法中章三十四鬥法上章四西北望射天狼中章四十五因果下章三憑生死四章二荒唐事中章三憑生死四章六春水下章五鬢微霜下章十二天慟下章五鬢微霜下章三十八池魚上相約章十五人間四章十六影散酒寒人寥落下補全章十二無相忘五章十九塵間多少事三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