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的是,當年兔子與美帝在半島地區的那場打出了三八線的曠世大戰之後,雙方的科技樹也逐漸點歪了。
美帝的戰士在夜間各種被陰、被亂幹,從此患上了夜幕恐懼症,隨後就玩了命的發展夜視裝備。
而當時一窮二白的兔子在那場戰爭過程中吃了火力不足的虧,白天被美國人的火力壓制得一點脾氣的都沒有,後來嘛就患上了“火力嚴重不足恐懼症”,再後來就玩了命的發展火力。
黎川覺得火力還是不夠強,光是這兩個發射單元在理論上就能摧毀數個聚點、94輛坦克又或者是足以端掉一個坦克裝甲營的能力。
然而黎川理所應當的覺得火力仍舊有待加強,多半是已經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重度晚期症狀,沒救了。
“右手小手手背上裝配一枚小型化的火箭彈,有效射程能夠打三百公里開外的目標,彈頭裝小型化的核彈頭?愕不不,這個有點過了,裝一枚納米爆彈吧,正好是同一家族系列。”黎川審視着載具的三維模型如是說道。
如此一來,納米戰甲核心將同時兼備戰略戰術雙重打擊能力,果然是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患者。
“遠程火力就這些吧,應該夠了吧,嗯。”黎川自顧自點頭的說道。
穿上這套納米武裝載具,一個人攜帶的遠程火力就能端掉一個營?什麼叫應該夠了?已經過分到令人髮指了好麼!
“既然具備的刀槍不入的鋼鐵般的身軀,完全可以實現近戰單挑一羣,冷兵器或許該重回戰場了。”黎川琢磨了片刻,然後說道:“左手手腕之下配一把應急反應的匕首。”
有小木的輔助就是好,話音落下間,一會兒之後顯示面板上的三維模型再次更新,新增了一把匕首模型在戰甲左手手腕,應急使用時直接從手腕下彈出來,匕首不可拆卸與左手手臂連接一體,不用的時候便收回去。
“主戰武器配備一把背掛式的橫刀。”說着黎川打了個響指,道:“對,就用我們華夏人冷兵器的巔峰之作……大唐橫刀!”
配備的冷兵器主武器橫刀與副武器匕首都採用了與納米戰甲一樣配置的新型碳納米複合材料,那意味着這把滿帶高科技含量的大唐橫刀具備穿甲能力,真正的削鐵如泥。
納米尖兵一個起跳從數百米之外一飛沖天,最終從天而降,落入敵人的核心腹地,手持寒芒四溢的大唐橫刀面對百倍數量與自己的敵人,最終以一己之力橫掃一切,那孤膽英雄般的場景定是讓任何人都感到熱血沸騰。
超級戰士當是如此,不能孤軍橫掃就不能稱得上納米尖兵了。
黎川給納米武裝載具裝配這樣的近戰冷兵器可不是單純爲了炫酷爲首要出發點,儘管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但真正的原因是,冷兵器有着一個熱武器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後勤補給。
熱武器是屬於消耗品,打一顆子彈就少一顆,打完了就得回去補給纔能有戰鬥力。對於納米尖兵這樣的超級戰士,身上掛十幾個彈夾顯然是愚蠢的,攜帶太多補給不利戰場發揮,帶少了持續作戰能力不行,而用身上的重火力遠程打擊,打坦克重裝武器可以,打一般的目標那就是經濟上的血虧,一共纔不到一百枚啊。
而冷兵器就沒有這個限制了,沒有後勤補給這麼一說,至多隻能說冷兵器的耐久度,說白了只要橫刀在手,砍就是了。
毫無疑問,配上了冷兵器之後沒有了補給上的壓力,同時也具備的戰場持續作戰能力和戰損上的優勢。
畢竟,當敵人射來的子彈已經對你而言是撓癢癢的時候,手提橫刀砍過去無疑更加具有震懾力,因爲人類的本能對此有着天然的恐懼感。
當敵人意識到自己手中最值得信賴的武器也不能保護他們的安全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恐懼便會逐漸從心理上擊潰他們的戰鬥意志。
此時,黎川望着顯示面板裡的三維模型,再配上這一系列的數據指標之後,終於滿意的點點頭:“這纔是納米尖兵,超級戰士!”
接下來的日子黎川進入了廢寢忘食般的具體研發,按照對這套納米戰甲核心的定下的數據指標開始逐一開發,理論數據研究論證有小木協助完全足以。
但到了要做出樣品進入試驗階段的時候,必須要一個團隊才行。
爲此,黎川成立了一個秘密的研究開發團隊,除了從公司內部納入一些優秀的工程師協助之外,黎川也直接找李青正,要求上面提供一些可靠的人才,有這方面的資源優勢,不用白不用。
國家當然不會介意,黎川提出的要求在三天之後就得到了李青正的準確回覆,國家從其他的研究機構調撥一指定的專業人才抵達華盛科技的研發中心協助黎川。
轉眼間就從已經從上半年末期步入了秋季末,再有國家在人才資源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加上華盛科技本身雄厚財力,又有黎川這個科技怪咖領銜整個團隊,納米武裝的研究進展很順利,用水到渠成來形容也毫不誇張,唯一差的就是時間了。
這個時候就彰顯出了老喬重要地位的時刻了,若是沒有喬弘文這個大管家,而是黎川本人兼任公司CEO一職,在管理公司的日常運營上將耗去黎川三分之二的時間,只有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技術開發上,而個人生活還要從這三分之一時間裡面擠。
這樣的緊巴巴日子簡直沒發過。
另一方面,華盛重工造船廠的大升級依舊持續的火熱,工人們不但拿到了所有的欠薪,而且隨後與公司簽下的勞動合同,新的報酬要遠遠高於現下的市場行情。
對於一線工人,老闆給的報酬豐厚肯定是幹活賣力,眼下行業不景氣,有的工人在船廠幹了大半輩子,自然更加珍惜了。
而公司對於一線工人也是不吝嗇,待遇豐厚,尤其是重工廠的一線工人有額外的補助津貼,有時候作業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險的。
隨着時間推移,華盛集團短時間內成長爲全球一等一的超級巨頭,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大公司機構臃腫的通病當中。更甚的是,華盛成長的速度太快了,至今爲止在全球範圍內也找不到第二家企業像華盛集團這樣,史無前例的用以不到五年的時間實現了跨入全球五百強第一和全球利潤最高的“雙冠王”序列。
老喬敏銳的意識到了公司的潛在危機,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