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

“在下受玄碩先生所託,有書信爲證。”

來人並沒有報上自己的名字,卻說出了一個讓曹朋吃驚不已的名字。

玄碩先生?

那不就是李儒!

李儒早兩年離開河西,前往成都主持大局。這兩年來,他很少有書信傳送,曹朋也只是從河西商會那邊傳來的消息,得知李儒的狀況。據說,李儒在成都混的不錯,頗有些如魚得水的感覺。

而他在成都所用的名字,正是玄碩。

“先生,請隨我府衙一敘。”

曹朋擺手,請那人和他一習離開。

來人倒也沒有客氣,從一名扈從手中接過繮繩,翻身上馬。與此同時,曹朋又誇獎了傅俞幾句,讓他帶人繼續巡查,便領着親隨離開。一路上,曹朋和那人沒有交談,只是默默的行進。

來到府衙,曹朋請來人和他一同到書房說話。

他讓人準備了蜜漿水,喝了一口之後,道:“書信何在?”

“書信在此。”

來人從衣袍的夾層裡,取出一封信來。看得出,他很小心,在夾層裡還專門有做了一個夾層。如此一來,即便是有人撕開了衣袍的夾層,還有一層掩護。他把信雙手呈遞到曹朋的面前,曹朋接過來,卻沒有立刻打開觀看,而是把書信放在案上,目光炯炯,凝視着來人。

“還未知,先生大名。”

“在下正,扶風哪人。”

這原本只是一次非常普通的通報姓名,卻使得曹朋心裡一顫,手指敲擊書案的節奏也爲之一亂。

“正,孝直?”

這一次卻輪到正吃驚了。

“公子也知孝直嗎?”

我當然知道我怎可能不知道。

你這傢伙,可是劉備入主西I”建立蜀漢的元勳臣。劉備奪取益州成,便授予正高位,在蜀漢集團當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後來,又是這正獻策,鼓動劉備攻取漢中,並獻計斬殺了夏侯淵。

劉備資歷漢中王以後,正被任命爲尚書令護軍將軍……對於正的奇謀妙策連諸葛亮也爲之讚歎。這樣一個人,曹朋又怎可能不知曉他的名字和來歷呢?

不過,正不是益州人嗎?

怎地聽他口音,卻好像是關中人士,而且他自己也說,是扶風哪人。這個‘郿人’,是扶風哪縣人士的意思。這傢伙是關中人士嗎?亦或者,和那歷史上的正,並不是同一個人?

可他也說了,他叫孝直嘛!

又是從益州而來,想來不會有錯。

想到這裡曹朋已經站起身來,繞過書案走到正面前,“未想竟是孝直先生當面朋方纔多有得罪,還望勿怪。”

正聞聽,不由得心裡一陣激動。

他連忙還禮道:“正不過一卑賤之人,焉得公子如此大禮?“

正並不是客套,而是發自肺腑之言。他原本是扶風郡郿縣人士,其父衍,也是當時關中高士。後來因得罪了權貴,而罷官去職,最後鬱鬱而終。在建安無年時,關中大亂。漢帝東歸,李催郭汜又生了矛盾,相互攻擊,令關中大地,狼煙四起,混亂不堪。在這積情況下,正和同鄉孟達,一起入蜀避難,投奔了劉璋。

哪知道,到了成都,正才知道世事艱難。

他沒有任何根基,雖被劉璋收留,卻不得劉璋看重。相比之下,同鄉孟達因武藝卓絕,從軍而得重用,被劉璋的心腹大將張任所看重,提拔爲校尉。正靠着孟達的接濟,在成都勉強過活。不過,也因爲這段時間的落魄,他倒是結實了不少成都名士。即將到來的張鬆,便是其一。

建安七年,正在益州滯留七載,纔在張鬆的推薦下,被任命爲新都縣令。

只是,那新都也是個極爲複雜的地方,正本身也不是一個善於內政治理的人物。面對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在新都待了三年,最後不得不黯然離開。不過幸有張鬆幫襯,回到成都之後,又擔任了代理軍議校尉。

什麼是軍議校尉?

簡而言之,就是類似於後世參謀的職務。

軍中有事情的時候,你過去旁聽一下,提一些建議。當然了,會不會被採納,是另外一回事。

後世不是有一句話嗎?

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

更何況正這個軍議校局,還是個代理。

他即便有好的主意,誰又會放在心上?所以說,這個軍議校局的職務,其實就是看在張鬆的面子上,給他的一個職務。俸祿不過六百石,在成都那種繁華之地,生活艱難可想而知。

而李儒開始攪亂益州經濟之後,成都的生活費用也隨之高漲。

正雖然不需要靠別人的救濟,可是想在成都生活,卻也是大不易的事情。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正認識了李儒。只不過,他並不知道李儒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叫袁玄碩,頗有能力。李儒用整整一年的時間,考察正,發現此人有奇謀,非比等閒。

於是便開始試圖拉攏正,漸漸的試探出了正的心思。

曹操征伐幽州,在淮南設立三郡;曹朋入主南陽,與劉備交戰不止……在這種狀況下,劉璋卻不是考慮着如何發展壯大,平抑成都飛漲的物價,反而大肆謀取私利,想着偏安一隅。

正覺得,跟隨劉璋,難有作爲。

和李儒的幾次交談中,不自覺的便流露出了想要多尋明主的想。

可是,投奔何人?

劉備?

而今連一個容身之所都沒有,正並沒有考慮。

那麼孫權?

雖說孫權手握江東六郡,卻由於地域限制,同樣很難壯大。長江天塹固然給江東六郡以屏障同時也阻隔了江東謀取中原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可以選擇的只有曹操一人。

偏偏這曹操手下能人無數。

正一沒有名氣,二沒有靠山,三沒有資歷,想要立足也非常困難。

用一句很‘三國’的話來說,那就是:苦於沒有引介之人“

同時,他對曹操也不太瞭解,搞不清楚這曹操,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這時候,李儒便爲他提出了建議。

“我聽人說,曹丞相手下有一人才情卓絕胸懷乾坤。

他乃曹丞相本家,甚得曹丞相信賴。曾做陋室銘,愛蓮說,被世人所稱讚,品德高尚;此人有三篇文章傳世,爲天下讀書人所知。曾助其兄長,建設海西,造就如今之兩淮富庶之地。

此人重義,只因當年呂布借他二百虎賁,在呂布死後持着身家性命,送呂布家眷遠赴海外。

此人重情,因結義兄弟被人所害不惜拋棄學業,出山報仇。

此人有大德行,官渡之戰時,斬顏良,誅文丑,爲酸棗數萬百姓之性命,長跪堂前,使得曹丞相不得不同意,護送百姓撤離。延津一戰,此人不顧性命,將曹丞相從危難中解救出來。可又因爲其家人長者被人所害,一怒之下怒闖護國將軍府,斬了那刁奴,幽居三年。

此人有大義!

當年臨沂侯劉光出使匈奴,爲保住朝廷顏面,捨生忘死。

後出鎮河西,安撫羌胡,穩定邊塞,戰馬騰,取金城,復奪隴西……

若孝直能得此人看重,則必能有大前程。我聽人說,凡他門下所出,而今最差的也是個千石大員。

不知孝直可有意向?”

正一開始還有些迷糊,可聽到後來,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莫非那大名鼎鼎的曹三篇,公子朋嗎?”

正是關中人,對於關中這些年來的狀況,也頗爲關注。關中在曹氏父子治理下,繁榮穩定……而當年那被人稱之爲苦寒之地,荒蠻之所的涼州,而今也變成了一塊繁華之所。特別是河西商路的開啓,連通西域和中原。想當年,班定遠置西域都護府,卻在百年前斷絕了和中原的聯繫。河西走廊開啓,令整個關中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隨着河西商路重啓,西域三十六國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在去年,龜茲、大月氏等國,紛紛派遣使者,請求歸附。

昔日大漢雄風,似乎又再現端倪。

而這一切,蓋因曹氏父子在涼州投入了大量心血。

古人的故土之情,遠非後世人可以想象。正在李儒的勸說下,動了返回家園的心思。

於是,在建安十二年開春,正便立刻成都,重返關中。到了老家廊縣之後,他才知道家鄉的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而曹朋當年傾力營建河西的好處,歷經曹汲數載經營,也初顯端倪。

建安十一年,涼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

人口自建安九年,曹朋離開時的二百餘萬,增加至近五百萬,已隱隱比肩豫州和益州人口,甚至超過了益州的人口總和。曹汲在涼州,未動一兵一卒,可是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勢力,讓西域三十六國膽戰心驚。很多西域商人都願意來中原做事,也爲關中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關中人口在建安十二年時,達到三百萬。

也就是說,算上涼州,八百里秦川人口總和近千萬,和整個中原人口,基本持平。

當然了,這巨大的人口基數背後,不可避免的會有無數血淚史。曹朋當初設立了販賣人口的政策,在檀柘等人的幫助下,從漠北草原上擄掠來的奴隸已超過百萬之衆。這,又是何等可怕的一個數字。一百萬奴隸,也就預示着,無數家庭的破滅。曹朋耗費大量的資金,換來了整個關中的平穩。河西郡的面積,已慢慢的走出了石嘴山口,向漠北地區擴展開來。

可以說,只要曹操願意,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在關中徵調數十萬大軍馬踏塞北。

如此輝煌政績,讓正心髓,誠服。

在三思之後他最終決定前來襄陽投聲曹朋。

雖說他的最終目的,是爲曹操效力。而且他也知道,投奔曹朋,他的身上必然會有很重的曹朋烙印。可那又如何?似他這種毫無根基,毫無名氣,毫無資歷的三無人員,若沒有一個靠山,休想成就大事。曹朋別看是曹操的臣子,可是從曹操對本族的關愛來看,到了曹朋的帳下就等於是進入了曹操的派系。可別忘了曹朋還是曹操三子曹彰的啓蒙老師……

這種親密的關係,註定了曹朋日後,根基深厚。

有這麼一個靠山在,自己也能夠有更大的前程.“

不過,在見到曹朋之前,正心裡還有些忐忑不安。

他手中雖有李儒的介紹信,可卻不知道李儒究竟是什麼身份。只知道李儒肯定和曹朋有關聯,再多的事情,可就不太清楚了。而他又沒有見過曹朋,對曹朋的瞭解大都取自傳聞。

曹朋,能看中我這個三無人員嗎?

正有些迷茫。

哪知道,見到曹朋之後曹朋根本沒有去看李儒的書信,竟然知道他的表字。

正心裡激動萬分,一塊大石,也隨之放回肚中。

曹朋笑道:“朋當年爲河西太守時,曾聞司隸校尉張既張德容先生提及令尊之名。德容先生還說,孝直有大能,可惜遠赴益州,不得爲家鄉出力,非常遺憾。原以爲我離開關中,再難與孝直相會,卻不想在這婪城,能見到孝直,豈不是天賜孝直助我?呵呵,此朋之幸也。”

張既,原安定太守。

建安十一年,替衛覬而出任司隸校尉一職。

曹朋也是沒有其他的主意,只好借用張既之名。而且,這也是最好的一個藉口,張既本就是關中人士,而正也不可能跑到張既跟前,問張既說:你是不是在曹朋面前誇讚過我呢?

正聞聽,不禁喜出望外。

心中的疑惑也隨之消失,原來是張既向曹朋介紹過我。

怪不得曹朋沒有看那封介紹信,便知道我的名字。同時,在正的心裡,對劉璋更多了幾分怨恨。

也難怪,正這些年來,在劉璋的手下,可是被壓制的不輕。

而今能得劉人重視,心裡在感激的同時,也就對劉璋有了怨念。

曹朋肅手,請正落座。

他這纔拿起李儒的那封書信,就着燈光看去。

李儒在信中大力讚揚正,說此人能力卓絕,不遜色龐統。曹朋輕輕點頭,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將書信放在燈前,燒了。這和東西,心裡知道就好,最好不要留下什麼痕跡和證據。

“先生能來助丞相,乃丞相之幸。”

曹朋這句話,可不是亂說。

在《華陽國志》裡,曾記載着一段曹操對正的評價:吾收天下奸雄略盡,獨不得正邪?

這華陽國志的內容是否屬實且不說,但由此可見,曹操後來對正也是極爲讚賞。

不過,現在的正,想要在曹操帳下得重用,並非一樁容易的事情。曹操有荀彧籌謀後方,有郭嘉、賈詡等爲其出謀劃策,有荀攸爲參謀長,有程昱可正律森嚴。這五大謀主,而今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特別是郭嘉,並未如歷史上那般早亡,更顯出曹操身邊人才濟濟。

正一個三無人員,在這種情況,想要進入曹操的核心權力圈子,的確是很困難。

哪怕是曹朋舉薦,曹操也不可能馬上重用。

所以,曹朋開門見山的說:“孝直的謀略,朋深信不疑。

然則冒然舉薦,恐丞相未必看重。畢竟孝直如今寸未立,丞相有心重用,怕也難以服衆。”

曹朋這是掏心窩子的說話,正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正也知此事。”

曹朋笑了笑,擺手打斷正的言語,“孝直大才,朋早已知。

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敞開來說纔好,以免孝直心生誤會。丞相進駐襄陽,早晚必有大戰“.朋忝爲虎豹騎大都督,到時候也會上陣搏殺。若孝直不棄,朋希望能得孝直之謀,助我一臂之力。想來你也知道,我之幕僚,大都在涼州。而身邊之人,有漢升勇猛,有王雙忠直,也有寇封爲地頭蛇。只缺一能爲我分擔憂愁,出謀劃策之人,故想請孝直留下,可否?”

曹朋把話說的很明白。

你有才能,有才幹,我很清楚。

但是我現在不會推薦你……曹操謀取荊州之後,僅荊州士人,就提拔了十五人,這些都是有名望的主兒。你卻不一樣,你沒有名望,沒有資歷,就算讓你佔居高位,也必爲人所忌。

正點點頭,深以爲然。

“能爲公子分憂,亦正三生之幸。“

曹朋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得孝直,如虎添翼!”

這句話很老套,可也說出了曹朋的心事。

在出任南陽郡太守以後,雖說也得了不少人幫助,比如鄧芝,比如杜畿,比如盧毓.“可這些人,終究算不得謀主。鄧芝相對好一些,似盧毓,在後世那就是一個學者,而杜畿更多的則長於治兵。隨着曹操奪取了南陽郡,杜畿出任荊州水軍副都督,協助蔡帽執掌水軍,或者說是監視蔡帽。而鄧芝呢,則被曹操看重,擔任了曹操的丞相府曹操,軍師中郎將。

剩下盧毓,也返回許都,籌備報紙事宜。

如此一來,曹朋就又一次面臨當初赴任南陽的尷尬局面:身邊無可用之人。

消陽逸和陸帽,都不足以獨當一面,可以爲幕僚。但這謀主的位子,一直懸而未決,令曹朋頗爲頭疼。

得了荊州,大家都有好處。

偏偏曹朋沒有任何收穫,還搭進去了鄧芝和龐德。

好不容易收服了趙雲,一時間又不得用,也使得曹朋心裡有些不太舒服。而今有了正,倒是可以讓他略感開懷。至少這身邊,多了一個可以商量的人,以後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我欲請先生,暫代虎豹騎軍師祭酒之位。

明日我會上奏丞相,請他正式任命。在此之前,先生就且住在我這裡,朋也好隨時請教。”

正連忙拱手:“正敢不從命?”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推薦好友五志的新書

書名:超級仙醫

書號:皿弛。

廣告詞:

救了一條全身燒焦的狗,周曉,竟然掌握了與動物溝通的獸語,於是他本該波瀾不驚的生活,開始變得多姿多彩了起來!

各種身懷絕技的動物出現在了周曉川身邊,琴棋書畫、醫術賭術、偵緝破案.“只要是動物會的本領他都能夠信手拈來,甚至還獲得了一些本該專屬於動物的特殊能力……

御姐模樣的女獸醫、青春活潑的寵物美容師、外冷內熱的富家千金、嫉惡如仇的長腿女警、還有那天真爛漫的***和模樣神態皆一致的雙豔胎姐妹呃……‘面對着她們’周曉,又該作何選擇呢?

“其實,我只是一個獸醫!”

每當聽見周曉”這句話的時候,不知有多少在各行各業裡堪稱精英的人想要吐口唾沫淹死他!

獸醫?

尼瑪獸醫什麼時候變得多才多藝、十八般絕技樣樣精通了?

你丫還要不要我們活了啊?!

支持曹賊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第478章 雲動(五)第167章 陋室銘第228章 搏命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1章 龐德公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503章 驚怒第565章 鄉黨(一)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39章 同宗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596章 間隙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15章 奇兵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475章 雲動(二)第363章 割喉禮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43章 回家第196章 恩義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48章 朱夏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結束感言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77章 獅虎獸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55章 交易第23章 火神歌(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1章 夏侯蘭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408章 生意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44章 史老大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556章 卞夫人第58章 冷靜了嗎?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24章 三害第617章 圈套(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25章 荊州兵(一)
第478章 雲動(五)第167章 陋室銘第228章 搏命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1章 龐德公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503章 驚怒第565章 鄉黨(一)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39章 同宗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596章 間隙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15章 奇兵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475章 雲動(二)第363章 割喉禮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43章 回家第196章 恩義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48章 朱夏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結束感言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77章 獅虎獸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55章 交易第23章 火神歌(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1章 夏侯蘭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408章 生意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44章 史老大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556章 卞夫人第58章 冷靜了嗎?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24章 三害第617章 圈套(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25章 荊州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