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步履波瀾(一)

bookmark

馮妙近來整夜都在翻閱古籍,快到天亮時才能入睡。忍冬也一直都在陪着她,幫她更換蠟燭,添茶添水。可這事情,一直在私下裡進行,不好當着衆人的面提起。

“姑姑不必介懷,這些事情問問清楚,原本就是應該的。昨晚我和婢女忍冬,一直都在華音殿,”馮妙從容不迫地回答,“我夜裡睡不着,就點了支宮蠟,隨便翻了本書來看。值夜的羽林侍衛,要是路過華音殿門前,都會看見昨晚的燈火光亮,姑姑叫人來問問,就知道了。”

“點着燈火,人也未必就在華音殿裡,”馮清坐在胡牀上,腳尖點着地面,“也許有人故意夜裡出去,卻在自己的殿裡點着蠟燭作遮掩呢。”她輕巧地一笑,對馮妙說:“我不過是平白想起來,並不是說姐姐,姐姐可別多心。”

她這樣說了,馮妙也不好發作,踱步到另一側坐下,跟馮清遙遙相對,只是隱隱覺得今天似乎哪裡不對勁。這時,春桐從內殿出來,對崔姑姑說:“娘娘已經喝了安神的湯藥,睡下了。萬幸娘娘昨晚並沒看見什麼鬼影子,今天的精神也還好,請姑姑代爲轉告一聲,讓太皇太后放心。”

袁纓月剛好坐在馮妙身側,用帕子遮住嘴低聲說:“大清早的,卻把我們都叫過來問這些有的沒的,裡面的這一胎,養的也太不安生了。”她忽然想起件事,又接着說:“給姐姐的繡鞋,我已經做好了,鞋面上繡了並蒂蓮花。昨天我把做好的繡鞋送到織染坊去了,讓她們給整雙鞋染一層浮色,會更好看的。她們做好了,就會直接送到姐姐的華音殿去。”

馮妙笑着答:“讓妹妹費心了。”

略坐了片刻,奉儀殿的管事太監張右走進門來,向崔姑姑回話:“廣渠殿外面的路,剛好通向內六局的宮女住處,來來往往的人很多。青石路面上的鞋印,早就看不清了。”張右已經在奉儀殿侍奉多年,做事穩妥,平常並不在內殿伺候,遇到要緊事時,太皇太后纔會叫他跟崔姑姑一併出來。

“不過,”張右頓了頓,接着說,“靠近宮牆根處的泥土地面上,還留下了一排鞋印,從廣渠殿東側的宮牆下面,繞了大半面,一直到西南角上,才消失不見了。”

張右的話適可而止,這條路線,正好經過昨晚詭秘人影出現的地方,出門倒藥渣的醫女,從東南角的小門出去,藥罐子砸碎的渣滓,還留在那裡沒有清理呢。

崔姑姑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沉吟着不說話。馮清有些耐不住了,接口說道:“這有什麼難的呢,請這位公公,去把那些鞋印子,隨意拓一個回來,比對一下就知道了。再不濟的,叫今天來這問話的人,也都各自去泥土地面上走一圈,要是鞋印子不一樣,至少也洗脫了嫌疑。”

自從高太妃病後,內六局事務就由馮清打理,雖說大半事務都是交給內六局總管事去做,可馮清畢竟要在大事上拿主意,說話辦事都比從前越發爽利。

她這麼說了,崔姑姑自然不能駁她的面子,便叫張右去拓一張鞋印回來,向在座的宮嬪女眷告罪:“不是奴婢有意要冒犯各位娘娘,實在是太皇太后有嚴令,這次一定要把事情查個清楚明白,恐怕要請各位娘娘待會兒挨個跟那印記比上一比。”

在座的女眷都趕忙點頭應允,忙忙地說,能洗脫嫌疑,是再好不過的。女子的腳,原本最是矜貴,不能輕易給人看。可一來只是比對鞋印,不需要裸露雙足,二來此刻在廣渠殿的,不是女眷就是宮女內監,也算不得什麼外人。

不知道張右用了什麼辦法,不過一炷香時間,就拿了一張微溼的薄紙過來,一個女子式樣的繡鞋印記,在上面隱約可見。那鞋印十分小巧,看上去不過巴掌大,鞋底上似乎還帶着鏤空的騰雲紋,是隻有宮嬪才能穿的樣式。

馮清看了一眼,就冷笑起來:“好小巧的腳,也不知道是哪位姐妹。”她第一個走上前去,稍稍拉起裙襬,露出繡着海棠花的鞋面。馮清的腳大小適中,但是比起那張薄紙上的鞋印,還是很明顯的略大了些。

袁纓月、盧清然、王琬,都一一上前比對了,尺碼都不合適。輪到馮妙上前時,她把裙襬微微提起,把腳上的繡鞋露出來,輕踏在那張薄紙旁邊。隔着薄薄的繡鞋,只能看見她腳上的輪廓,纖細秀美。

馮妙心裡倒抽了一口冷氣,那鞋印的大小,剛好與她的腳一模一樣。

“姐姐的腳倒是小巧可人,跟這鞋印很相像啊。”馮清探頭看過來,像是無心的一句話,把衆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此時還剩下鄭柔嘉沒有上前比對,崔姑姑嘆氣說道:“請鄭娘娘也來比對了吧。”幾乎人人都已經認定,那腳印就是馮妙的。

鄭柔嘉緩步上前,輕拉裙襬,也伸出一隻繡鞋來。鞋面用光滑的軟緞製成,半點裝飾也沒有,那隻纖細的腳也十分小巧玲瓏,跟薄紙面上的鞋印大小相仿。

有人輕輕地“咦”了一聲,崔姑姑在馮妙和鄭柔嘉的繡鞋上掃了幾眼,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姑姑明鑑,”鄭柔嘉忽然開了口,“我有幾句話想問這位公公,問過之後,再請姑姑回稟太皇太后。”她轉向張右問道:“請問公公,外面的腳印,是平整清晰的,還是腳尖用力,後面卻模糊不清?”

馮清有些不以爲然地“哼”了一聲,夜半出來裝神弄鬼,自然要輕手輕腳地走路,肯定是踮起腳尖的。不料張右恭恭敬敬地答話說:“回稟鄭娘娘,宮牆根下的泥土,夜裡有些潮溼,那些鞋印都是前後用力均勻的。”

“既然這樣,這些腳印就不是我留下的。”鄭柔嘉稍稍紅了臉,“能不能請公公迴避一下,我有辦法可以證明給崔姑姑看。”張右躬身退出殿外,鄭柔嘉見屋內只剩下內宮女眷,便扶着婢女的手坐下,拉下了自己腳上的繡鞋。

小巧的腳掌彎曲成新月一般的形狀,顯然是從小用布包裹,刻意糾正而成的。其他宮嬪沒見過這樣的腳掌,都好奇地探頭來看。

鄭柔嘉越發不好意思,卻還是對着崔姑姑說:“我的生母出身不好,原本並沒指望我能入宮爲妃。想着將來要討夫家喜愛,從小娘就教我跳折腰掌中舞。我這雙腳,也是從小就用布包裹住,不讓它長大。”

折腰掌中舞,據說漢朝時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最擅長此舞,傳聞趙飛燕身姿輕盈,能在男子手掌中翩翩起舞。後世流傳下來的舞蹈,自然沒有那麼神奇,但是跳得好的人,也可以在一尺見方的高臺上翩然起舞。要跳這支舞,最要緊的,除了腰肢柔軟,還要有一雙纖細小巧的腳掌。

“因爲這個緣故,”鄭柔嘉咬着嘴脣,卻不得不在這麼多出身驕貴的女子面前,講起自己的隱秘,“我走路時,總是用腳尖點着地,並不用整個腳掌用力。如果是我留下的腳印,只會腳尖清晰,不會整個腳掌都那麼平整。”

盧清然發出“嘖”一聲驚歎:“好本事啊,折腰掌中舞,難怪皇上都爲你折腰了。”因爲上次侍寢被鄭柔嘉半路搶先的事,她還在耿耿於懷。其他漢家女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跟着意味深長地笑起來。

折腰掌中舞流傳至今,早已經不是什麼宮廷樂舞了,因爲舞姿太過妖嬈嫵媚,名門閨秀都不屑於學習這支舞,只有要靠博得男人歡心生活的勾欄女子,纔多擅長此舞。平日裡鄭柔嘉從不曾提起。此刻爲了洗刷嫌疑,不得已之下才說了出來。

鞋印平整……馮妙顧不上細聽別人的譏諷,注意力只集中在這幾個字上。鄭柔嘉已經證明了那繡鞋印記不是她留下的,那麼現在,嫌疑最大的就只有她自己了。她腦中驟然一醒,也走到崔姑姑面前:“我也有件事,想請姑姑回稟太皇太后時,一併如實稟明。”

“前幾天,袁妹妹從我這裡拿走了一雙舊鞋子,比照着幫我縫製新鞋,”她向袁纓月看了一眼,“我自然不會懷疑袁妹妹,可袁妹妹把鞋子送去織染坊染色了,說不定有人拿了我的鞋子,故意留下那些印記。”

她直視着崔姑姑的雙眼,直截了當地說:“雖然我不知道是何人做的,但是這人居心叵測,想要讓人懷疑,我有意刺激高姐姐,讓她精神不濟、不能順利生下孩子。請姑姑派人去織染坊,取來那兩雙鞋子比對。”

她故意說得嚴重,懷疑她的動機,就是懷疑整個馮氏的動機。太皇太后手裡已經有了皇長子,她吃不準自己是否會在此時,被太皇太后放棄。

崔姑姑命人叫來張右,派他帶人去織染坊,取回馮妙的鞋子。

272、郎心難測(一)231、恍如隔世(二)121、錦繡綾羅(二)24、蓮囚金宮(四)195、萬年永固(二)304、左右爲難(一)266、孰輕孰重(一)279、盛情難卻(二)269、棋逢對手(二)105、蓮華旖旎(二)287、取捨之間(二)106、謂我何求(一)241、天理倫常(二)250、春祭之爭(一)211、青巖落雪(二)10、貴胄宗親(一)111、惑世嬌蓮(二)89、千里東風(二)161、鷸蚌相爭(二)237、金鳳迴鑾(二)66、變數橫生(三)19、妙語初綻(三)167、人心生變(二)259、亂語驚心(二)88、千里東風(一)136、人心兩隔(一)234、洛陽迷夢(一)174、逝者如斯(一)98、難遂人願(一)313、爲時未晚(二)284、岌岌可危(一)62、暗流洶涌(四)199、所樂皆苦(二)239、疑竇叢生(二)99、難遂人願(二)210、青巖落雪(一)41、何奈霜雪(五)12、貴胄宗親(三)137、人心兩隔(二)305、左右爲難(二)210、青巖落雪(一)128、鋒芒始現(一)323、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四)209、南北之隔(二)174、逝者如斯(一)184、山重水複(一)239、疑竇叢生(二)181、觀棋不語(二)240、天理倫常(一)239、疑竇叢生(二)310、言重九鼎(一)114、三春細雨(一)118、月白霜凝(一)258、亂語驚心(一)208、南北之隔(一)217、手鑄金人(二)48、無路可退(六)54、鳳起甘織(一)181、觀棋不語(二)127、蟹語生波(二)33、道高一尺(四)186、箭在弦上(一)102、桃之夭夭(一)307、秘而不宣(二)298、恩怨綿綿(一)175、逝者如斯(二)246、寸草相依(一)205、反戈一擊(二)261、意外之惑(二)160、鷸蚌相爭(一)87、簾動風起(二)111、惑世嬌蓮(二)260、意外之惑(一)269、棋逢對手(二)223、暴風驟雨(二)229、風雲際會(二)250、春祭之爭(一)279、盛情難卻(二)30、道高一尺(一)246、寸草相依(一)319、共盡餘生(大結局)175、逝者如斯(二)84、如沐春風(一)62、暗流洶涌(四)34、道高一尺(五)87、簾動風起(二)71、一發而動(四)106、謂我何求(一)167、人心生變(二)171、山高水闊(二)256、阻力重重(一)167、人心生變(二)10、貴胄宗親(一)222、暴風驟雨(一)198、所樂皆苦(一)152、峰迴路轉(一)50、冷月宮牆(二)100、身不由己(一)186、箭在弦上(一)138、千山映雪(一)
272、郎心難測(一)231、恍如隔世(二)121、錦繡綾羅(二)24、蓮囚金宮(四)195、萬年永固(二)304、左右爲難(一)266、孰輕孰重(一)279、盛情難卻(二)269、棋逢對手(二)105、蓮華旖旎(二)287、取捨之間(二)106、謂我何求(一)241、天理倫常(二)250、春祭之爭(一)211、青巖落雪(二)10、貴胄宗親(一)111、惑世嬌蓮(二)89、千里東風(二)161、鷸蚌相爭(二)237、金鳳迴鑾(二)66、變數橫生(三)19、妙語初綻(三)167、人心生變(二)259、亂語驚心(二)88、千里東風(一)136、人心兩隔(一)234、洛陽迷夢(一)174、逝者如斯(一)98、難遂人願(一)313、爲時未晚(二)284、岌岌可危(一)62、暗流洶涌(四)199、所樂皆苦(二)239、疑竇叢生(二)99、難遂人願(二)210、青巖落雪(一)41、何奈霜雪(五)12、貴胄宗親(三)137、人心兩隔(二)305、左右爲難(二)210、青巖落雪(一)128、鋒芒始現(一)323、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四)209、南北之隔(二)174、逝者如斯(一)184、山重水複(一)239、疑竇叢生(二)181、觀棋不語(二)240、天理倫常(一)239、疑竇叢生(二)310、言重九鼎(一)114、三春細雨(一)118、月白霜凝(一)258、亂語驚心(一)208、南北之隔(一)217、手鑄金人(二)48、無路可退(六)54、鳳起甘織(一)181、觀棋不語(二)127、蟹語生波(二)33、道高一尺(四)186、箭在弦上(一)102、桃之夭夭(一)307、秘而不宣(二)298、恩怨綿綿(一)175、逝者如斯(二)246、寸草相依(一)205、反戈一擊(二)261、意外之惑(二)160、鷸蚌相爭(一)87、簾動風起(二)111、惑世嬌蓮(二)260、意外之惑(一)269、棋逢對手(二)223、暴風驟雨(二)229、風雲際會(二)250、春祭之爭(一)279、盛情難卻(二)30、道高一尺(一)246、寸草相依(一)319、共盡餘生(大結局)175、逝者如斯(二)84、如沐春風(一)62、暗流洶涌(四)34、道高一尺(五)87、簾動風起(二)71、一發而動(四)106、謂我何求(一)167、人心生變(二)171、山高水闊(二)256、阻力重重(一)167、人心生變(二)10、貴胄宗親(一)222、暴風驟雨(一)198、所樂皆苦(一)152、峰迴路轉(一)50、冷月宮牆(二)100、身不由己(一)186、箭在弦上(一)138、千山映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