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3章 可疑之人

bookmark

劉璟望着蔡進遠去,又細細品味他的話,難道蔡家是想暗中對自己下手嗎?

劉璟搖搖頭,他不相信蔡瑁會那麼弱智,好歹他也是荊州的軍師,應該不會用暗算這種官場的大忌,殺他劉璟可是得不償失,他不相信蔡瑁會做這種虧本買賣。

不過.....蔡中或許有這種可能,瞞住蔡瑁對自己下手,劉璟想起了蔡中那兩顆金燦燦大門牙,從他對付甘寧就可以看出,此人是一個不擇手段之人。

想到這,劉璟警惕地向兩邊望去,現在還是清晨,大街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只是街角有一個賣菜的老農。

另外,在左邊十幾步外的一座亭子裡,一名老道士正閉目盤腿打坐,亭邊還拴着一匹健騾,顯得風塵僕僕,看樣子這老道是遠道而來。

再看別處,便沒有什麼可疑之人了,劉璟兩腿一夾馬肚子,‘駕!’戰馬跑動,很快便離開了劉府,向城東而去。

就在他剛剛離去,坐在亭子裡的老道士卻慢慢睜開了眼睛,兩道銳利的目光注視着劉璟遠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

襄樊是‘南襄隘道’南端的漢水津渡,由漢水南岸的襄陽和北岸的樊城組成。

襄陽城的起源是軍事控守的渡口之城,兩漢時地位不顯,自從劉表據荊州,治襄陽,憑此城之險要以阻北方勢力南下,其地位方顯重要。

在中國歷史上,凡事存有南北兩個政權之時,襄樊總要被拖入戰火,無論是三國、南北朝、宋金、宋元的對峙,襄樊都歷經戰火。

宋朝陳亮曾說過:‘襄樊東通吳會,西連巴蜀,南極湖湘,北控關洛,左右伸縮,皆足以爲進取之機。’

這一語便道破了正是襄樊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造成這兩座城池屢遭戰火的根源。

襄樊雖是一體,但劉璟所住的襄陽城主要以官府和官紳住宅爲主,以及荊州的各種學府集中地,文化氛圍很重,商業並不發達。

而北岸的樊城纔是荊州的商品集散中心和貨運碼頭中轉之地,商賈雲集,商業發達,各種店鋪、酒館、旅舍、邸店、青樓、樂坊、賭場等等商業場所應有盡有,每天人流如潮,熱鬧非常。

而兩岸間的渡船往來,如過江之鯽,晝夜不息。

或許是爲了避諱的緣故,劉表的鎮南將軍府位於城西,坐西朝東,東西之間一條筆直的襄沔大道貫通全城,這也是襄陽城的特點,東西長,南北窄。

而劉表家宅就位於官府之側,這一帶都是官府集中之地,到處可見巡邏的士兵,戒備十分森嚴。

沿着一段褚紅色的官府圍牆縱馬小跑片刻,劉璟便來到了襄沔大道,大道寬五十步,中間種有兩排茂密的樹木,樹木中間形成了一條平坦的林蔭道,這是官賢道,只有官員和名望士族才能使用。

而樹木兩邊則是普通民道,左邊是進,右邊是出,不同方向的行人各走一邊,決不允許逆行。

這是一種權力秩序,在權力的壓制下,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一旦發生民走官道,或者前後混行在一道內,那就意味着襄城城開始混亂了,甚至意味着劉表失去了對荊州的掌控。

兩邊平民道上已有早起謀生的普通平民,來來往往,頗爲熱鬧,而官賢道上卻路人稀少,雖已是冬天,但還沒有下雪,兩側依舊樹蔭濃密,一條筆直寬敞的大路直通東城門。

劉璟縱馬在官賢道上疾奔,戰馬四蹄翻飛,白色的身影快疾如風,劉璟伏身在戰馬之上,兩側風在耳邊呼呼作響,片刻,戰馬便奔出了東城門,在更加寬闊的原野上飛奔,這種疾速暢快的刺激令劉璟幾乎要縱聲大喊起來。

.........

兩個半時辰後,劉璟終於返回了襄陽,雖然奔跑得大汗淋漓,人和馬都格外地精神抖擻,從頭到腳都有一種發自身心的暢快之感。

劉璟已不騎馬,他牽着愛馬緩緩而行,的盧馬步態輕盈,不時調皮地將頭伸到他臉上摩擦,偶然又會重重打個響鼻,將唾液噴他一臉......

走進西門,兩邊也有幾家酒館和旅舍,旗幡挑在空中高高飄揚,時時辰已漸到中午,幾名酒保在大門口熱情地招攬客人。

跑了一個上午,劉璟腹中飢渴,他拍了拍愛馬的長臉,笑道:“老夥計,要不要去喝一杯?”

一名酒保看出了劉璟的猶豫,急忙迎上前笑道:“公子,小店有荊州最好的美酒,有剛剛從漢水釣上來的鯉魚,小蔥爆鯉魚是小店一道名菜,價格低廉,來坐一坐吧!”

酒保又看了一眼雄壯的戰馬,連忙補充道:“小店還有剛剛蒸好的上好黑豆,是名貴戰馬的佳餚。”

這句話讓劉璟動心了,他呵呵一笑,“看在上好黑豆的份上,就去你們店吧!”

他隨手從懷中抓了一把錢,約十幾枚銅錢,塞給酒保笑道:“替我好好照顧戰馬,這點錢賞你了。”

銅錢在手中叮噹作響,酒保眼睛都笑眯了,“公子放心吧!戰馬我一定會照顧好,而且就拴在馬樁上,讓公子可以一眼看見。”

這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名貴戰馬不能放後院馬廄,一旦被盜,酒館賠不起,所以大門一側都會有拴馬樁,由迎客的酒保看管,同時主人也能看見自己的坐騎。

劉璟看了一眼拴馬樁,馬栓上只拴着一匹健騾,他快步走進酒館,上二樓靠窗坐下,探頭便可以看見自己愛馬。

酒館裡客人不多,一半的位子都沒有坐滿,酒客們三五成羣,坐在一起喝酒聊天,隔着兩個位子卻坐着一名老道士,穿着灰色舊道袍,頭戴竹冠,年愈古稀,但精神矍鑠,鶴髮童顏,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他面前只擺着幾盤蔬菜和一壺酒,正端着酒杯,有滋有味地細細品酌。

這個老道讓劉璟微微一怔,清晨在劉府門口的亭子裡,不就是這個老道士嗎?怎麼又遇到了。

劉璟心中略感蹊蹺,難道這老道就是蔡中派來的可疑之人?但一轉念又覺得不可能,老道是先來酒館,若自己不來酒館,那他們就不會遇到了,應該只是一種巧合。

劉璟坐下,要了幾盤小菜和一壺酒,他又探頭看了看戰馬,剛纔的酒保正用剛蒸好的黑豆喂自己的戰馬,又拎來一桶清水。

“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不遠處的老道士自言自語道。

這個老道是在說自己呢!劉璟不由苦笑一聲,自從有了這匹戰馬,他的生活便再沒有了從前的無牽無掛,他知道有很多人都在窺視這匹寶馬,稍微不留神就會被人偷走。

有時候,劉璟半夜醒來,也會擔心自己的戰馬,甚至懷疑劉琮也想下手,劉琮的眼中也流露出了對這匹馬的貪婪。

但沒有辦法,有所得必有所失,只能說,以他現在的實力,想保住這匹寶馬還比較艱難,肯定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劉璟向老道士善意地笑了笑,又端起酒杯,就在他剛剛喝了一口酒,忽然聽見外面傳來馬匹的長嘶,緊接着是酒保驚恐的喊聲,“你不準動,那是別人的馬!”

劉璟急忙探頭望去,只見他的愛馬已經被一名大漢從拴馬樁上解下來,酒保被打翻在地,大漢拉着繮繩,企圖翻身上馬,但他的愛馬卻掙扎嘶鳴,不想被大漢騎上。

劉璟勃然大怒,抓起刀便向樓下奔去,剛跑出酒館,只見那大漢已經騎上了的盧馬,猛抽一鞭馬臀,戰馬吃痛,前蹄高高揚起,發出一聲痛苦的嘶鳴。

眼看戰馬即將奔跑,而劉璟離戰馬還有二十步,儘管他奮力奔跑,但已經來不及了,劉璟眼睛都紅了,將手中刀狠狠向盜馬賊砸去,盜馬賊卻異常矯健,側身躲過,雙腿一夾戰馬,的盧馬終於奔跑起來。

但就在的盧馬剛剛奔出幾步,忽然,一個灰影從天而降,像只盤旋的蒼鷹,輕巧地落在馬背上,只聽一聲悶哼,那名盜馬賊一頭從馬上栽落。

剛剛奔跑起來的戰馬又停了下來,控制住戰馬之人,正是那名老道士,他笑眯眯地注視劉璟,清澈的眼睛裡閃爍着一種令人信任的光芒。

劉璟一顆心落下,向老道躬身行一禮,目光又落在了盜馬賊身上,眼中迸射出駭人的殺機,上前幾步,一把揪住盜馬賊頭髮,拖行兩步,從地上抽出了戰刀。

“璟公子饒我一命!”

盜馬賊驚恐地大喊起來,“我只是受人之命,沒有辦法。”

劉璟將戰刀頂住他的喉嚨,厲聲喝道:“是誰指使你,說!”

“我不能說,求公子饒我!”

劉璟手起刀落,一刀斬斷了盜馬賊左手手腕,盜馬賊痛得慘叫,殺豬般地狂叫,“是蔡中!是他指使我。”

旁邊老道有些心有不忍,向劉璟求情道:“劉公子,這盜馬賊雖然可恨,但他不是主謀,幕後有指使之人,他只是奉命行事,公子給我一個面子,饒他一命吧!”

老道救下了自己戰馬,他既然開口,這個面子劉璟要給,而且斬斷了盜馬賊的手,劉璟心中的怒氣也稍稍平息一點,他狠狠踢了盜馬賊一腳,“滾!”

盜馬賊忍住劇痛,拾起斷手倉惶逃走,一直等他跑遠,劉璟這才走到老道士面前,深深行一禮,“多謝仙長出手救我戰馬,劉璟感謝不盡。”

老道士捋須微微一笑,“氣落丹田如下井!”

劉璟眼睛驀地瞪大了,不可思議地望着老者。

。。。。。。。。。。。。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60章 蘄春風雲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248章 清船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311章 迎頭痛擊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086章 大朝受賀308章 激戰隆中第92章 脣槍舌箭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56章 再回劉府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48章 清船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291章 危情逼吳315章 危機深伏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93章 順水人情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60章 蘄春風雲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248章 清船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311章 迎頭痛擊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086章 大朝受賀308章 激戰隆中第92章 脣槍舌箭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56章 再回劉府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09章 連鎖反應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48章 清船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291章 危情逼吳315章 危機深伏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93章 順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