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

bookmark

葛玉郎接道:“這麼說來,督帥大人是不可能交出牧羊了。”

徐督帥輕輕咳了一聲道:“我會交出去的。”

葛玉郎聽得怔了一怔,道:“督帥肯交出來,那實是遠離是非的明智之舉,不知督帥大人有什麼條件?”徐督帥微微一笑,道:“我已經遣人去請少林寺中僧侶,準備把牧羊圖交給他們。”

葛玉郎呵了一聲,道:“督帥大人準備挑起一場武林紛爭了。”

徐督帥道:“本座並無挑起武林紛爭之意,但如情勢變化的非得一場惡鬥丕可,那要得諸位自己多想想了。”

葛玉郎沉吟不語。

徐督帥輕輕咳了一聲,道:“名傳千秋,身不過百年,本座有一點不明白,爲什麼許多人竟然爲財富而死。”

葛玉郎道:“人爲財死,自古皆然,哪裡不對了。”

徐督帥道:“一個人生不過數十年,能吃多少糧食,花多少銀子,我想你葛公子,早已不必再爲衣食憂了。”

葛玉郎微微一皺頭,默然不語。

徐督帥接道:“但葛公子仍然極爲覬覦那筆財富,縱然你如願以償,你又如何用那金很呢?”

葛玉郎輕輕嘆息一聲,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縱然不能立不朽功業,傳名幹代,至少應當行心之所安,仰不愧天,俯不作地,最壞的,也不能做那些深夜自捫,抱撼終身的事。”

葛玉郎雙目眨動,瞧了那徐督帥一眼,緩緩說道:“大人,你有沒有膽氣。”

徐督帥立道:“什麼膽氣?”

葛玉郎道:“大人的說服之力,葛玉郎十分敬服……”

徐督帥接道:“過而能改,仍是完人,不管葛公子過去如何,但此刻如能放下屠刀,本座願與公子論交。”

葛玉郎淡淡一笑,道:“大人盛情可感,葛某人只怕高攀不上語聲一頓,道:“葛某人受了數十位江湖高手之託,來此勸說督帥,實爲督帥的官聲太好,他們不願輕易冒犯。”

徐督帥點點頭,道:“盜亦有道矣!”

葛玉郎道:“聽督帥一番良言,實有發人深省之處,但這些話,只請出諸大人之口才感人至深,如是要在下轉述一遍,只怕是很難有預期之效。”

徐督帥道:“葛公子的意思呢?”

葛玉郎道:“在下願邀雲集開封的高手,和大人一會。”

徐督帥道:“你的意思是要和他們談談?”

葛玉郎道:“不錯,大人的膽識,風儀,都足以眼衆,也許能在一席酒筵之下,使羣豪歸心。”

徐督帥沉吟一陣,道:“葛公子願意如此幫忙,本座十分感動。”

葛天即適:“咱們就此一言爲定,在下告辭.兩三日內一我再來奉告督帥。”

葛玉郎一拱手.道:“本座恭候佳音。”

葛三郎一抱拳轉身而去,片刻間,走的蹤影不見。徐督帥目睹葛天即去遠之後,纔回顧了關中嶽一眼,笑道:“關總縹頭,這位葛玉郎來此的用心何在?”

關中嶽道:“葛天即乃當代江湖後起之秀,以他的年歲,已在江湖上揚名立萬,自然要有點真才實學才成,但最厲害的,還是他那深沉的心機,狡猾的詭計,至於他此番前來,可算得滿載而旭,這可證明他對督帥大人的爲人,早已瞭解得十分清楚了。”

徐督帥啊一聲,道:“關總鏢頭已可確定,他邀我赴宴之事,是一場大大的陰謀嗎?”

關中嶽道:“自古以來,宴無好宴,會無好會,葛玉郎請督帥趁他的酒筵,自是別有用心的了。”

徐督帥道:“本座覺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葛玉郎既然替我安排了這個機會,本座倒極願去見識一下”。

關中嶽道:“督帥大人,可是覺得當真能夠說服他們嗎?”

徐督帥道:“本座未存此想,但我覺得說服一個,就可減少一個敵手,如惹能夠使他們顧及到萬民安危,咱們就多了一個幫手。”

關中嶽道:“督帥大人,果然是一代清官,爲了蒼生萬民,不顧自身安危,的確叫人感動。不過,此事不可輕率從事,必得一番周密的計劃才成。”

楊四成道:“照在下的看法,此事,必需得一個人答允幫忙才成。”

關中嶽道:“什麼人?”

楊四成道:“鐵夢秋”關中嶽道:“不錯,鐵夢秋……”

回顧了徐督帥一眼,道:“大人,此事最好不要先作決定,等見過鐵夢秋之後,和他談談,再作決定不遲。”

徐督帥笑一笑,道:“鐵大俠身有要事待辦,咱們也不能因爲他事務繁忙,就不再辦事,和他談談可以,但卻不能爲他事忙,咱們就停下事情不辦”。

談話之間,又有一個黑衣大漢,奔來花廳。

沈百濤瞧出是自己的屬下,急急迎了上去,低聲說道:“什麼事?”

黑衣人低聲說道:“有兩個少林僧侶,求見督帥。”

沈百濤一愕道:“少林僧侶。”

黑衣人道:“兩個和尚,堅請面見督帥,屬下無法,只好通報進來。”

沈百濤沉聲道:“你可曾問過,他們是什麼身份?”

黑衣人道:“這個屬下未曾多問。”

沈百濤轉身入花廳,低聲說道:“稟督帥,少林寺兩位僧侶求見。”

徐督帥道:“快些請他們進來。”

徐督帥站起身子,迎向廳門口處。

少林僧侶,在武林之中,極受尊敬,關中嶽,楊四成等齊齊站起身子,迎了過去。

兩個灰袍僧人,衣履上滿是塵土,顯然是兼程趕來。

在首一個取下身上戒刀和黃布包袱,放在廳門口處,合掌宣了一聲佛號,道:“不敢動勞諸位施主迎接,貧僧有禮了。”

語聲微微一頓,又接道:“哪一位是督帥徐大人?”

徐督帥一拱手道:“本座徐斷宗。”

這時,右首僧侶,也放下了手中的禪枝。合掌當購,道:“弊方丈接到了大人的手諭,但寺務繞身,一時間無法動身,稍作交待之後,即刻起程,先遣貧僧等趕來回復督帥大人一聲。”

徐督帥笑道:“有勞兩位大師了。”

左首僧侶應聲道:“督帥官聲清明,敝方丈極是敬佩,命我等先向督帥致敬。”

徐督帥道:“爲國盡忠,事所當然,貴方丈過獎了……”

微微一笑,接道:“兩位大帥長途跋涉,備極辛勞,請入廳中稍息,我先替兩位準備齋飯。”

兩個灰衣僧侶,欠身而入,並坐一處。

徐督帥引見過關中嶽等羣豪,接道:“兩位大師怎麼稱呼?”

左首僧侶道:“貧僧鐵行。”

右首僧侶道:“貧僧鐵道。”

關中嶽一抱拳,道:“兩位大師,都是鐵字輩的高僧,在下失敬了。”

鐵行、鐵道同聲說道:“關總鏢頭威名遠播,貧僧雖居少林,亦久聞大名了。”

關中嶽哈哈一笑道:“兩位大師過獎了。”

書童送上面巾,鐵行、鐵道淨過面之後,合掌說道:“敝方丈交待我等,大人如有差遣,但請吩咐。”

徐督帥道:“兩位大師千里趕來,先請休息一下,進過酒飯,我們再談正事。”

片刻之後,素齋齊上,兩個僧侶,另行坐了一桌。”

鐵行,鐵道同時端起一杯香茗,說道:“貧僧等受的苦戒,酒亦不能沾脣,以茶代酒,敬諸位一杯。”

鐵道大師飲乾杯中香茗,回顧了關中嶽一眼,道:“關總鏢頭,閱歷豐富,見識廣博,貧僧敢問一聲目下開封府的情勢如何?”

關中嶽道:“頭陣風雨已過,目下是二度大風暴前的暫時平靜。”

鐵行大師道:“聽關施主的口氣,似乎是諸位經過一場風暴了。”

關中嶽道:“不錯,我們已經和八卦教中人動了一次手。”

鐵道大師奇道:“八卦教?”

關中嶽道:“不錯,八卦教。”

鐵道大師道:“八卦教早已不在江湖存在,哪裡還有八卦教呢?”

關中嶽道:“八卦教死灰復燃,根據地就在這督帥府中。”

鐵道大師道:“當年貧僧追隨寺中幾位長輩,對付過八卦教徒,對八卦教中的鬼蜮伎倆略知一二,不知關施主是否和他們教主見過。”

關中嶽道:“第一回合的搏鬥之中,我們稍佔優勢,八卦教中的主要人物,已被逐離帥府,至於八卦教主,我等也照過一面。”

鐵道大師道:“就貧僧所知,數十年前的八卦教教中主要首腦,都已伏誅,這次領導八卦教的,必然新的人手。”關中嶽道:“恐所出了大師意料之外,那位八卦教主,是一位很年輕的姑娘。”

鐵道大師怔了一怔,道:“年輕姑娘。”

關中嶽又問道:“八卦教中人,是否極善用毒?”

鐵道大師沉吟了一陣,道:“不會,八卦教中人,不會用毒。”

關中嶽道:“這就大不相同了。”

鐵道大師道:“怎麼說?”

關中嶽道:“新崛起的八卦教中人,極善用毒,而且用毒之法,花樣百出,叫人防不勝防。”

鐵道大師道:“這就和原來的八卦教大不相同了……”

語聲一頓,接道:“關施主,八卦教可是被施主和屬下鏢師,把他們逐離此地嗎?”

關中嶽道:“在下不敢掠美,並非是我關某之力。”

鐵道大師道:“那是什麼人?”

關中嶽道:“一個姓鐵大俠客。”

鐵道大師道:“能夠逐退八卦教之人,定然是一位非常人物,在武林之中,應該是極有名望的纔是。”

關中嶽道:“話是不錯,事實上,那位鐵大俠,極少在江湖上走動,也沒有什麼名望,但他卻有極高強的武功,過人的智慧。”

鐵行大師道:“有這樣一位人物,還望你關總鏢頭,替我們引見一下”

關中嶽道:“那是自然,鐵大俠回來之後,在下自然會替兩位大師引見了。”

鐵道大師問道:“那位鐵大俠,現在到哪裡去了?”

關中嶽聽得暗暗奇怪,付道:“這兩位和尚,一直追問鐵夢秋,不知是何故……”

付思之間,徐督帥已搶先開口,道:“大師,貴派掌門什麼時間,可以趕到開封。”

原來,徐督帥聽了一陣,也覺得這兩個和尚苦苦追問鐵夢秋的下落,有些不對,急急開口,把話岔開。

鐵道大師合掌說道:“詳細的日子,貧僧無法確定,但快則明日,至遲不會超過三天。”

鐵行大師道:“就貧僧所知,敝方丈已在寺中選了很多好手,普及上下三代弟子,俟他到了之後,自然有萬全之策。”

徐督帥道:“兩位大師進過齋飯之後,就暫訪在花園客房中休息,我已經交代過他們,替兩位打掃客房。”

鐵道大師說道:“敝方丈亦曾說過,如果是督帥府中不方便留宿出家人,則要我等到相國寺中掛單。”

徐督帥道:“我已爲你們準備了很多房舍,就算是再來上百十個人,也可以住。”

鐵行大師道:“貧僧等恭敬不如從命了。”

徐督帥道:“理當如此。”

一直不開口的劉姑娘,突然啓齒說道:“兩位大師可是從少林寺中來嗎?”

此話間的突兀,關中嶽等都聽得爲之一愕。

鐵行大師道:“不錯,貧僧等來自少林寺本院。”

劉婉蓉道:“兩位大師一路辛苦,請用過齋飯後,早些休息去吧!”

這兩句話,似是有很大的含義,不但聽得徐督帥爲之一愕,就是連多識廣的關中嶽,也聽得茫然不知所措,只覺那劉婉蓉話中有話。

再看鐵道、鐵行,兩位大師臉色一片嚴肅,雖未怒形於色,但心中不悅,卻是看的出來。

兩個僧侶不再說話,一時之間,花廳中寂然無語。

鐵行、鐵道,表面還保持相當的涵養,略略進了一些齋飯,放下筷子,齊齊站起身子,鐵道大師合什行禮道:“大人,出家人,恐不便在府中留宿,我們還是寺中掛單的好。”

徐督帥道:“已爲大師備好休息之所,兩位就請暫時屈駕留此,等候貴掌門的佛駕。”

鐵行大師道:“師兄,大人既然如此吩咐,我瞧咱們是恭敬不如從命了。”

鐵道大師道:“師弟說的也是……”

擡頭一顧劉婉蓉,接道:“女施主,在帥府中是……”

劉婉蓉道:“我在帥府中掌理文案。”

鐵道大師啊了一聲,道:“貧僧失敬了。”

回顧了徐督帥一眼,道:“那就打攪大人了,貧僧等匆匆趕來,確也有些睏乏,希望能夠早些休息。”

沈百濤一抱拳,道:“在下替兩位大師帶路。”轉身向前行去。

鐵道、鐵行,魚貫相隨,緊追在沈百濤的身後而去。

三人背影消失之後,徐督帥纔回顧了劉婉蓉一,道:“婉兒,這是怎麼回事啊!”

劉婉蓉微微一笑,道:“我覺得這兩個和尚可疑。”

關中嶽道:“不知姑娘有什麼證據。”

劉婉蓉道:“我沒有確切的證明,只是憑我的看法罷了。”

關中嶽道:“在下在江湖上走數十年,自認閱歷甚多,但在下卻瞧不出兩位大師有什麼可疑之處。”

劉婉蓉笑一笑,道:“他們有了很充分的準備而來,自然是不容易瞧出來了。”

徐督帥道:“婉兒,你又從什麼地方瞧出來的呢?”

劉婉蓉道:“我從他們的眼神和他們的戒疤中,瞧出他們不是少林寺的僧侶。”關中嶽聽得怔了一怔,道:“姑娘可否說的詳細一些。”

劉婉蓉道:“看兩人的眼神,各有所見,不談也罷。只談兩人頭上的戒疤。想那鐵道鐵行,都是少林高僧,出家數十年,如是頭上沒有戒疤,也還罷了,如有戒疤,應該早年烙下,對麼?”

關中嶽道:“不錯。”

劉婉蓉道:“但我見兩人頭上戒疤,痕跡尤新,分明是新近烙成不久。”

關中嶽道:“佩服,佩服,姑娘能顧及細微未節,實是叫人難及,我算空白自走了數十年的江湖,說起來慚愧的很。”

劉婉蓉道:“就晚輩看兩人頭上的烙痕,不會超過十日。”

關中嶽道:“臥榻之側,豈容別人打鼾,這等兇人,留在世上,也無好處……”

劉婉蓉道:“總鏢頭,咱們就來一個將計就計呢?”

關中嶽一抱拳道:“請教高見。”

劉婉蓉道:“找出兩人來此用心,然後,再設法利用。”

關中嶽聽得一怔,暗道:“這丫頭不是簡單人物。”

口中卻說道:“姑娘說的有理,只是兩個人住在帥府之中,隨時有禍蕭牆之危。”

劉婉蓉道:“所以,要你關總鏢頭,多多辛苦了。”

徐督帥哈哈一笑,道:“有一件事,本座還不明白?”

關中嶽道:“什麼事?”

徐督帥道:“那兩個假冒少林寺中僧侶的和尚,怎會知曉本座有書信,寄到少林寺去。”

關中嶽道:“一個是,他們在府中知曉了消息,一個是殺害了督帥派的人,由督帥書信上,看出了內情。”

徐督帥道:“本帥憂慮的,也就是這件事,如是下書人被他殺害,少林僧侶,豈不是未曾得到我的書信?”

關中嶽道:“如是咱們確知兩個和尚是冒充少林寺中的僧侶而來,自然是不能放過他們,咱們要先下手。”

徐督帥回顧了劉婉蓉一眼道:“你看此事應該如何?”

劉婉蓉道:“先要關總鏢頭一些人手,把兩人嚴密監視,不准他們離開住處一步。目下,帥府中急需人手,關總鏢頭最好能夠再調集一部分高手到此,等一會,我召集一部分府中的護院,佈置一下……”

徐督帥奇道:“你要佈置什麼了?”

劉婉蓉道:“我熟記五行奇術,想在府中佈置一些小小奇術。”

關中嶽望望劉婉蓉,心中忖道:“這丫頭實是一位莫可預測的人物,行在途中之時,那等佳美無比的裝作,任何人也想不到她是在裝作。”

劉婉蓉似是心中早已瞭解那關中嶽在想的什麼?微微一笑,道:“關總鏢頭,對那兩上假冒的和尚,要早些派人監視!免得他們暗動手腳。”

關中嶽應了一聲,道:“姑娘說的是”。

站起身子,道:“四成,大立,咱們走。”

大步向外行去。

楊四成、林大立,站起身子,舉步各外行去。

徐督帥目瞥關中嶽等出去後,低聲對劉婉蓉道:“賢侄女!局勢似乎是越來越複雜了。”

劉婉蓉站起身子,道:“不要緊,伯父大人請在花廳休息一下,晚輩去去就來。”

回顧一眼小梅,道:“姑娘,咱們走吧!”

小梅應了一聲,緊隨劉婉蓉而去。

片刻之間,整個花廳,走的只餘下了一個徐督帥。

四個佩刀的黑衣大漢,守在花廳門外。

徐督帥緩緩站起身子,來回在廳中走動,他開始仔細思索近日內的件件事情。

第一個,他想到了劉婉蓉,這位出身於名門的少女,何以會學得江湖上那等五行奇術的怪異之學?

何以,她入帥府後,一直深藏不露。

又爲什麼突然會顯露出那等尖銳的才華,語驚四座。

這丫頭的一身奇學,由何處得來,她的父母,是否真的全然不知?

目下的情勢,似乎已發展到自己無法控制的境地,這些膽大妄爲的武林人物,竟敢把帥府視作爭奪寶藏之地。

自己乃堂堂四省的經略大員,竟被如此藐視,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覺各種事端,紛至沓來,竟然比統率大軍,敵寇邊疆,還要複雜。

想到忿慨之處,忍不住砰然一掌,擊在木案之上。

但見人影一閃,沈百濤欠身而入,低聲道:“督帥大人。”

徐督帥道:“百濤,我雖然得父母餘蔭,世襲爵位,但我也是南征戰打出來今天這個局面,數十萬大軍,我都能運用自如,想不到幾十個江湖人物,竟然敢鬧我的帥府,膽大妄爲,侵攏內宅,還成什麼體統。”

沈百濤道:“督帥大人之意呢?”

徐督帥道:“我想密下令諭,調集精銳步、騎,設下埋伏,把他們一網打盡。”

沈百濤沉吟說道:“大人,如若調集大軍,能把他們誘人埋伏,重重圍困,故然可握勝算,但這些都是老奸巨猾,神出鬼沒的人物,要把他們誘入埋伏,只怕不是簡單的事,如若無法把他們誘人埋伏,那就是很難善後了。”

徐督帥突然哈哈一笑,道:“我明白,只不過,想到這件事,我就覺得他們太過分了。”

沈百濤道:“小不忍則亂謀,此時此刻,督帥大人,最好能忍耐一些。”

徐督帥沉吟了一陣,道:“百濤,我這堂帥府,似乎是已成了他們鬧事的所在,總不能就這樣拖下去啊!”

沈百濤低聲說道:“大人,想法籠絡一下鐵夢秋,就目下情勢而言,他似乎是唯一能夠擔當大事的人。”

徐督帥皺皺眉頭,道:“想不到,我一個身受皇恩,列土封疆的大員,竟然也被拖入了江湖的恩怨之中。”

語聲一頓,又道:“我斷過了少民冤,但對江湖中事,卻是一點也猜測不透。”

沈百濤道:“督帥大人是指何而言?”

徐督帥道:“就拿劉婉蓉說吧!她是我故交之女,但我對她,卻是一點也想不明白,她深藏不露胸有韜略,但又自廉不會武功,你說說看,那位劉姑娘是否真的不會武功?”

沈百濤道:“這個,督帥大人,何不直接問問劉姑娘?”

徐督帥道:“說的是你派人找她回來,我得和她仔細地談談。”

沈百濤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其實沈百濤心中對那位神秘的劉婉蓉亦是急於多瞭解一些,一聽督帥吩咐,立時親身趕去。

片刻之後,沈百濤帶着劉婉蓉重回花廳。

劉婉蓉欠身一笑,道:“大人找我?”

徐督帥輕嘆一聲,道:“你坐下。”

劉婉蓉依言坐了下去,笑道:“督帥大人,有什麼要質問晚輩之處”。

她說的很直接,聽得那徐督帥爲之一怔,道:“你早想到了。”

劉婉蓉道:“以晚輩的出現,確有很多可疑之處,那自是難怪大人懷疑了。”

徐督帥點點頭,道:“難爲你想的這樣周到,我確然有幾點疑惑不解之處,想請教一下。”

劉婉蓉道:“大人請問!”

徐督帥道:“你是否會武功?”

劉婉蓉點點頭,道:“我會,但在大人未決定解去我和令郎的婚約之前,我已下定了決心,把武功停下,督帥大人的兒媳,如若是一位身負武功,高來高去的人,豈是不是令人恥笑。”

徐督帥道:“一個人,會了武功,如何還能停下?”

劉婉蓉道:“只要有決心,沒有辦不到的事情,我決心要做一官宦之家的少夫人時,我忘去了十年苦練學成的武功,我也忘去了江湖的很多事情……”

徐督帥接道:“那不是忘去,只是你不肯說出來罷了。”

劉婉蓉道:“也不是我不肯說,而是我根本就不去想它,我到了督帥公館之後,眼看八卦教徒,在公館中生根鬧事,而且連徐夫人也成了受害之人,晚輩爲了保護夫人,不得不做出一點禁制,稍阻八卦教的兇陷。”

徐督帥點點頭,道:“這也是人之常情了。”

劉婉蓉道:“晚輩說的句句實言,知曉我會武功的人,大人是第二個人。”

徐督帥道:“第一個是你父親了。”

劉婉蓉搖搖頭,道:“不是,我父母都不知道我會武功,第一個知道的人,是傳我武功的師父。”

徐督帥道:“你的武功,是否很高強。”

劉婉蓉笑一笑,道:“應該是不錯,不過,高到什麼程度,很難說了,至少,武林中有幾個比強的人。”

徐督帥道:“只有幾個?”

劉婉蓉道:“也許晚輩口氣託大一些。”

徐督帥微微一笑,道:“婉蓉,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婉蓉笑道:“大人言重了,你有甚麼事,只管吩咐,晚輩力能所及,無不從命。”

徐督帥道:“你既然已決定了置身江湖,自然無法再說婚姻的事?”

劉婉蓉重下頭去,黯然說道:“晚輩婚姻,本由父母決定,如是督帥後悔瞭解約的事,不妨再和晚輩父母研商,恢復婚約。”

徐督帥哈哈一笑,道:“賢侄女,伯父說過的事,幾時不算過了,我正是爲了徹底解決此事,纔想到一個辦法。”

劉婉蓉道:“晚輩洗耳恭聽。”

徐督帥笑道:“我們徐、劉兩家,解除婚約,但應該仍然保有一些親戚關係纔是。”

劉婉蓉道:“大人準備如何?”

徐督帥道:“我想收你作爲義女,不知你是否願意?”

劉婉蓉站起身子,盈盈拜倒,道:“義父在上,受女兒一拜!”

徐督帥離座欠身,說道:“快起來,今日,我們先定了父女的名份,再過一天,我再大擺宴筵請客。”

劉婉蓉起身落座,說道:“義父用不着太破費了。”

徐督帥道:“我們談過私情,現在,我要請教一件公事了?”

劉婉蓉道:“義父請吩咐!”

徐督帥道:“目下情勢,我們應該如何應付?”

劉婉蓉道:“現在情形,和過去有些不同了,過去,女兒我不便出面,任他們來去自如,橫行無忌;但現在,我已決心出面了,不能再讓他們小視督帥府中的力量,不過………”

徐督帥接道:“不過甚麼?”

劉婉蓉道:“女兒還不想堂堂正正的出面,所以,我要經過一番改裝。”

徐督帥道:“好!你看看該怎麼辦?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劉婉蓉道:“我穿一身玄色勁裝,玄巾蒙面,前面繡了一朵紅花。”

徐督帥道:“也好,你先告訴我,免去我一番驚訝。”

語聲一頓,道:“蓉兒,目下開封府中,雲集了無數江湖高人,此中,似乎以那鐵夢秋最爲突出,但他身有要事,似乎不能在此久留!”

劉婉蓉接道:“他在找人。”

徐督帥道:“不知他找甚麼人?”

劉婉蓉道:“義父可是想留下他嗎?”

徐督帥道:“此人武功絕世,已到入仙之境,如他能留下,對我們的幫助很大。”

劉婉蓉道:“我有辦法使他留下來。”

徐督帥怔了一怔,道:“當真嗎?”

劉婉蓉點點頭,道:“做女兒的,怎敢給義父說謊?”

徐督帥道:“那位鐵大俠是一位很古怪的人,只怕是很難說服?”

劉婉蓉道:“這世間,只有我一個人可以勸說他留下來。”

徐督帥道:“爲甚麼?”

劉婉落道:“這件事,我可以告訴義父,不過,你暫時得守秘密,我目前還不準備告訴他詳細同情。”

徐督帥道:“守秘可以,不過,你不告訴他內情,他如何肯留下來。”

劉婉蓉道:“我有辦法,讓他心中動疑,就自行留了下來。”

徐督帥道:“說了半天,你還是沒有告訴我內情啊!”

劉婉蓉沉吟了一陣,道:“他要找一個人。”

徐督帥道:“找甚麼人?”

劉婉蓉道:“找我。”

徐督帥呆了一呆,道:“找你幹甚麼?”

劉婉蓉道:“因爲我是唯一知道那鏢旗老主人下落的人。”

徐督帥道:“鏢旗老主人是誰?”

劉婉蓉道:“鏢旗老主人和那鐵夢秋有很密切的關連。”

徐督帥道:“甚麼關連?”

劉婉蓉道:“因爲那鏢旗老主人,就是鐵夢秋的師父。”

徐督帥道:“那又和你甚麼牽連呢?”

劉婉蓉道:“晚輩的武功,也是由那鏢旗主人傳援。”

徐督帥點點頭道:“我明白了,你們是同出一個師門,那你的武功,也和鐵大俠差不多了。”

劉婉蓉道:“學的武功路數相同,但鐵夢秋由童功練起,他的成就,自非我所能及了。”

徐督帥道:“這麼說來,你是他的師妹了。”

劉婉蓉道:“不錯,我是他的師妹。”

徐督帥道:“你們的師父呢?”

劉婉蓉道:“死了。”

徐督帥又問道:“這世間,你師父收了幾個徒弟。”

劉婉蓉道:“只有我和鐵夢秋兩個人。”

徐督帥話題一轉,道:“蓉兒,既有人冒充少林僧侶而來,定然是已經取得了義父手書,這一點,咱們應該如何對付?”

劉婉蓉答道:“八方豪雄聚開封,少林寺中人,豈有不知之理,也許他們已經有很多高僧,隱在這開封城中了。”

徐督帥道:“是否要想法子,和他們聯絡一下呢?”

劉婉蓉道:“這個得仔細的想一下,我想關中嶽虎威鏢局開封分局,定在開封府中布有不少的眼線,那些人,都是市井屠沽之流,但他們的消息靈通,開封府中,來了些什麼人物?無法瞞得地他們的雙目,這一點,義父儘管和關中嶽商量。”

徐督帥笑道:“好!目下還有一件要事,就是那兩個假和尚,雖然已被監視,但如不早作處理,只怕留作禍患。”

劉婉蓉道:“義父說的是,關中嶽已帶人手,團團把兩人圍起,事實上,無疑已拉破了臉皮,此事已用不着再拖下去。”

徐督帥站起身子,道:“走吧!”大步向廳外行去。”

沈百濤帶着兩個帶刀大漢,走在徐督帥的前面,劉婉蓉隨在身後。”

穿過一片花樹後,到了一座翠竹環繞的庭院前面。

只見關中嶽和林大立、楊四成三人站在一起,低聲交談。

張大豪、張大龍、於俊三人,卻分守左右後三面。

沈百濤低聲說道:“關總鏢頭,和他們談過了嗎?”

關中嶽道:“事情雖已叫明瞭,但他們倒是十分沉得住氣,一直裝聾作啞,閉門不理。”

徐督帥緩緩向前行了兩步,道:“他們不作辯駁,那無疑承認此事了。”

關中嶽道:“就目下情勢而論,大致如是,問題在咱們應該如何?”

徐督帥道:“如若確定他們是冒充少林寺中僧侶而來,最好是把他們生擒活中活捉,追問內情,其次予以搏殺,至少不能再讓他們留居在帥府之中。”

關中嶽道:“好!督帥有此令諭,在下就好辦事了。”

抽出金背大刀,接着道:“四成,咱們闖進去。”

楊四成應了一聲,拔出一對判官筆,向前行了過去。沈百濤橫身擋在徐督帥的前面,以防暗襲。

劉婉蓉橫跨兩步,一錯肩站在徐督帥的身側。

關中嶽行近室門前面,高聲說道:“兩位已經暴露了身份,用不着再藏頭露尾了,如是再不開門,休怪我關某無禮了。”

室中一片寂然,不聞相應之聲。

關中嶽又向前欺進一步,舉拿一擊,蓬然一聲,擊在木門之上。

這一掌運足了內功,掌勁極是強大,門內木柱被關中嶽一掌震斷。

關中嶽舉刀護面,身子一側,衝入了室中。

擡頭望去,只見兩個僧侶並肩膝席地而坐。

劉婉蓉輕輕咳了一聲,道:“兩位倒是沉着得很啊!”

右手一探,大環刀閃閃寒光,點向第一個僧侶的前胸。

眼看金背刀寒芒,就要刺中那和尚前胸,和尚仍然端坐不動。

關中嶽心中大感奇怪,暗道:一個人沉着到這等境界,當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心中念轉,右手急收大環刀。

但刀尖寒芒,已然刺破僧袍而入。

這時,站在室外的徐督帥,也瞧的茫然不解,道:“關總鏢頭,是怎麼回事。”

關中嶽一伸手,抓住了那僧侶的左腕脈穴。

但覺入手冰冷,敢值是早已死去,不覺間呆了一呆,道:“回督帥話,這和尚死了。”

徐督帥吃了一驚,道:“怎麼死的。”

關中嶽放開第一個和尚,又向第二個僧侶抓去。

那和尚也是一樣,脈搏停息,手腕已寒。

這情景,使得關中嶽心中又是奇怪,又是震動,道:“在下還未瞧出來他們如何死亡?”

徐督帥回顧了劉婉蓉一眼,低聲道:“可以進去瞧瞧嗎?”

劉婉蓉點點頭,道:“他們死的很奇怪,這又是一個意外的變化。”

徐督帥已瞧出了劉婉蓉臉上也泛起了驚愣之色,似乎是對此事,也大感震動。

沈百濤示意兩個隨行大漢,留在門口,當先舉步行入室中。

徐督帥、劉婉蓉隨後而入。

沈百濤低聲道:“關兄,他們怎麼死的了?”

關中嶽道:“外面不見傷痕,神色不見痛苦,不知他們用何法自殺而死。”

劉婉蓉緩緩移步,在室中走動,目光流轉,打量四周的形勢。

關中嶽道:“劉姑娘……”

劉婉蓉一回頭道:“什麼事?”

關中嶽道:“有一件事,在下想奉告姑娘,在下到此之時,這兩個和尚,都還活着。”

劉婉蓉道:“關總鏢頭見到了什麼?”

關中嶽道:“我聽出室中有步履之聲。”

劉婉蓉道:“你沒有瞧到這兩個和尚?”

關中嶽道:“沒有瞧到。”

劉婉蓉道:“那人也有可能是殺死兩人的兇手啊!”

關中嶽道:“如是兇手,一定還留在這座瓦舍之中……”

劉婉蓉輕輕嘆息一聲,接道:“關總鏢頭,如是那兇手,能在諸位不知不覺中,殺了這兩個僧侶,也就能在諸位不知不覺中逃離此地。”

楊四成道:“姑娘話雖說的有理,但一個人身手再快,也快不過眼睛,除非是我們未到之前,兩位大師已經被人暗算,兇手已經離開,在我們到此之後,未見任何人離開此地。”

沈百濤道:“此事簡單,咱們在這室中仔細搜查一個就是。”楊四成望了關中嶽一眼,道:

“沈兄說的是,咱們先搜查一下。”

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二回 不可思議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三十二回 陰陽合壁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一回 羣邪喪膽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二十六回 教生受挫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一回 攔路劫鏢
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二回 不可思議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三十二回 陰陽合壁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一回 羣邪喪膽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二十六回 教生受挫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一回 攔路劫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