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由周公營建。洛陽作爲古城,不僅是歷史上十幾個朝代的都城,還是華夏文明的體現,望着雄偉的洛陽城,李從年在感嘆先人們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也爲洛陽的雄偉所折服。
當車隊來到河南巡撫衙門的時候,洛陽城的大小官員已經在巡撫衙門等候多時了。掀開馬車厚重的簾子,穿着蟒袍,腰掛玉帶的李從年虎虎生威走下馬車,望着他面前大小數十個官員,李從年從袖子裡拿出一封聖旨朝河南省官員喝道:“聖旨下,河南巡撫李鳳仙接旨!!”
“臣李鳳仙帶領河南大小官員領旨!”爲首的長相儒家的河南巡撫帶着手下官員跪滿了一地。
“鎮北侯李從年現爲欽差大臣,督辦河南大旱一事,凡是河南省官員必須脅從協辦,如果懈怠者,鎮北侯可酌情處置,並交由京師監察司和都察院審理。欽此!”李從年唸完聖旨,那些官員紛紛叩頭領旨謝恩,然後站起身來。
“李大人,是否查驗了下聖旨?”李從年把手裡捲起的聖旨交給李鳳仙,讓他查驗,這是官場的規矩!要是有膽大妄爲之人假傳聖旨,出了事情,他們可負不了責的。只見李鳳仙拿起聖旨細細了看一遍,嘴裡恭敬道:“聖旨無誤,侯爺車馬勞頓,下官已經在縣衙之中擺下一桌酒席給侯爺接風洗塵。”
李從年看了看身後的馬車,想了想道:“那就勞煩李巡撫了,對了馬車裡是本侯的一個遠房親戚,在路上略感風寒,希望李大人能找一間乾淨的房間給他休息。”
聽見李從年的話,李鳳仙臉上笑道:“侯爺放心,巡撫衙門有的是房間,下官會準備最乾淨的房間讓侯爺滿意的!”這不是送上門來的人情嗎?李風仙現在心裡可樂開了花,只要和鎮北侯拉上關係,以後他在仕途之上還不飛黃騰達,要知道鎮北侯可是天子進臣,他和崇禎皇帝多說幾句,比你在地方多幹兩年的功績。
“那就多謝李大人了。”李從年道了聲謝,然後在身邊李默的耳邊吩咐了幾句,那些諜戰司的諜報人員和皇宮的侍衛,紛紛護衛着這駕馬車朝後院而去。
“李大人請!”李從年也不客氣,對李風仙說了句話,帶着一大批侍衛朝巡撫衙門而去,河南巡撫衙門的佈局和其他地方的衙門沒什麼不一樣,在李鳳仙的帶領下,李從年來到飯廳之中,只見飯廳裡早已擺好了幾桌冒着熱氣的酒菜,在華夏許多事情都是酒桌上決定的,這是風俗習慣問題,來到明朝後的李從年也慢慢習慣了這種辦事方式
等一行人都坐下之
後,李從年卻是首先說明了他這次的來意,只見李從年站起身來端着酒杯,首先朝在座的官員敬了一杯酒,喝完之後朝這些官員單刀直入道:“眼下河南大旱,災情嚴重,本侯身負皇上委予的重任,沒想到此,心頗有些忐忑。可是皇名難違,本侯只能盡力而爲。所以我希望諸位同僚都能同心竭力爲河南百姓做些好事,要是爆發了民亂,我想諸位也於心不忍吧!”
李從年雙眼如劍芒般巡視在場的官員,語氣有些森然起來,許多官員都不敢直視看李從年的眼光:“有什麼困難可以和本侯說,大家一起解決。可要是誰辦事三心二意,或者拿了不該的救災物資,那就別怪本侯不講情面了,皇上賜給的天子令旗,本侯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的,剛纔的話有什麼唐突的地方,這杯酒就當本侯向大家賠禮了!”
李從年開門見山的威脅,讓不熟悉李從年辦事風格的河南省官員們紛紛有些呆滯起來,他們沒想到眼前這個鎮北侯竟然猶如威風凜凜,語氣的威脅在場混了多年的官場老油條們哪能不明白呢!在場之人除了監察司的人那位河南省監察司司長外,在場每個官員的額頭都升起了絲絲的冷汗。
“呵呵!說得好!諸位同僚,侯爺的意思你們都明白了嗎?大家身爲河南省官員,要是這次大災處理不好引發高迎祥等叛賊出現,諸位想想皇上能饒了我們,天下百姓能會怎麼看咱們?侯爺這些話都爲大家好啊!希望大家不要有什麼情緒,爲國效力知道嗎?”看到現場空氣有些緊張起來,河南巡撫李鳳仙連忙站起身來調節氣氛道。
大家都在一個地方當官,李從年辦完這件事情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可是他李風仙卻還要在這巡撫任上幹幾年,如果和河南省官員鬧出了生分,他這個巡撫以後的日子一定很難過,而且現在地方官員的權利已經被分散了許多,巡撫的權利已經大大的削弱了,他這個巡撫說話的底氣也沒有以前足了。
“哈哈!還是巡撫大人說話好聽,諸位都不要介意,本侯就是一個粗人,正事談完了,大家都吃飯吧!”李從年開懷大笑,頓時把飯廳裡有些凝結的氣氛帶動起來,衆官僚在飯廳裡喝酒吃肉,好不熱鬧。
其實官員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脾氣xing格,只要你摸準了他的脈絡,就算是陌生人,吃過幾頓飯下來大家都會變成熟人的,這是李從年爲官心得,找到敵人的弱點,一擊必中。
悠閒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來到洛陽的第二天,李從年就讓李巡撫把河南所以地方糧庫登記賬冊拿到他的書房,
組織了二十幾個訓練有數的賬房進行的核算,這次李從年從京師帶來的這二十幾個老賬房,那可都是幹這行的好手,兩天之內就把各地所有所有糧庫糧食的儲備數量計算出來了。
可是現實的結果卻是讓李從年有些無語,按照上面的統計數字,整個河南糧庫裡的糧食只有一百萬石,要救援這大的旱災,根本就是杯水車薪,這還只是賬面上的數據,真實的情況恐怕還要嚴重的多,因爲河南大旱,糧食必定漲價,有些地方官貪圖其中的暴利,已經會把糧庫的糧食倒賣,這種情況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會存在的,畢竟趨追逐利益是每一個人的本xing。
“沒想到糧食的缺口竟然這麼大!難道真的要去福王府借糧?”崇禎望着那些賬房報上來的數字,眉宇間的眉頭都快要皺成一團了,他沒有想到糧食的缺口竟然這麼大,現在北方也沒有多少存糧,可是從南方調集糧食卻又太遠,短時間內無法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你說如果朕開口向福王借糧,能借到多少?”崇禎歪着頭問李從年道。
“恐怕不多啊!”李從年想了想面上有些無奈,如果前幾日李從年還有信心,只要崇禎開口借糧少說一兩百萬糧食,應該不成什麼問題,可是這兩天從界面上打探來的消息卻是讓李從年徹底對福王這個傢伙無語了。
整個洛陽城的酒樓店鋪有一半是福王府邸的產業,城裡最著名的杏花樓是整個洛陽青樓裡的翹楚,凡是能賺錢的行業福王府都要cha上一腳,李從年有時候就想不明白了,福王的家產可以買下整個洛陽城了,可是他卻連井水都要賣錢,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朱家的子孫真得是多才多藝,行行出狀元,除了皇帝幹不好之外,基本上去哪裡都能混飯吃。
“皇上和侯爺可不知道,福王在河南的名聲不僅像城外那茶棚老闆說的那樣,簡直可以說臭不可聞,在福王府旗下的佃戶每年要上繳田地出產的七成給福王府,如果遇見災年百姓們不僅欠着福王府的田租,有些活不下去的人家不得不把女兒和孩子賣進福王府當丫鬟傭人,像調戲良家婦女,霸佔田產等事情那可是比比皆是。”旁邊的宋獻策嘴裡嘆息着,作爲自己家鄉,宋獻策可是比任何人都瞭解河南的情況。宋獻策多少懂一些氣象方面的知識,當初他就覺得河南天氣變化異常,所以纔有了河南大旱,天下皆亂謠言傳出。
聽完宋獻策的話,崇禎想了想道;“朕還是要去試試!”不管結果如何,崇禎也想去試試,爲了河南百姓,就算有一絲希望,他也不會放棄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