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瘡痍的衛國,在印入眼簾時,即便是久經沙場的姬仇,都爲之一怔,他沒想到,衛國爲了抵禦虢公翰的進攻,竟然付出了這般慘痛的代價。
可同時轉念一想,虢公翰爲何執着於此地,不惜利用晉世子姬還,也要發兵攻打此地,足以說明衛國城對扭轉天下局勢而言,將會起到多麼重要的作用。
當着衆人的面,將這幅破敗模樣的城池展現給他,似乎是在告訴姬仇,衛國之所以落得現在這個地步,都是因爲他之過也。
本就因爲晉世子姬還之所作所爲,導致晉國名望大幅下降,身爲晉侯,姬仇臉上也頗爲無光,衛揚此舉把衛國城的破敗展現給大家看,很難不讓人進行聯想,這番舉動的目的,便在於給晉侯一個下馬威。
在場衆人心知肚明,便紛紛附和着晉侯,而至於陳刀與歐陽亮,這本來就是他們倆人所堅持的觀點,再來反駁姬仇,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聽到此話時,衛揚心中是頗有些生氣的,本以爲姬仇是認真對待此事,可沒想到,他不過是以此作爲藉口,來故意給他一個難題罷了,純粹就是爲難他。
既然如此,他也不必留情,不如倒是把其中利害分析清楚,興許能從中找到一絲勝機,卻見衛揚猛地站起身。
本來還在議論紛紛的衆人,見狀倒是閉上了嘴,紛紛低頭,面面相覷,不敢多言,衛揚畢竟是一國之君,可不是衆人眼中的廢柴世子。
衛揚環視一圈,衆人都將目光移開,似乎是在躲着他,他心中冷哼一聲:‘見風使舵。’
隨後,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晉侯,既然您讓給我出理由,那麼,我便給出我的理由,若是有道理,您該如何處理?”
他反應機敏,立刻把這個話題拋給了姬仇。
姬仇也反應迅速,忙回道:“若衛侯言之有理,孤便立刻發兵攻打攜地,且保證,一定攻下這座攜地城,可若沒有道理,衛侯您這可就是...”他故意拖長後綴,似乎是在提醒衛揚。
沒等他說完,衛揚便打斷道:“晉侯,我知道,多謝您的提醒。”
“呼。”衛揚舒了口氣,這還是他登上衛侯之位以來,首次當着衆人之面,來分析此事其中利害,而且必須得有理有據,否則,虎視眈眈的晉侯,定會抓住他的破綻進行猛攻。
以衛國現在的狀況,本應該抓住晉世子姬還背棄盟約、背叛盟友這一弱點,來置於制高點,來向晉侯討要些賠償,可此舉實在非君子之爲,非但討不到多少賠償,反而會引來天下人的不滿,就此也讓晉侯心中對其產生嫌隙。
不過,衛揚還有其他的法子,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若能勸說姬仇一鼓作氣,便攻下攜地城,自己也率領兵馬佔得攜地一城一池,倒是能緩解衛國的壓力,興許還能借着此次機會,提升衛國在衆諸侯國中的名望,何樂而不爲呢。
“晉侯,諸位。”衛揚嗓音洪亮,話剛剛說出口,衆人便把目光齊刷刷地聚集在他身上。
卻見他不緩不慢,頗爲自信:“誠然,此次亂臣賊子虢公翰發兵襲來,着實讓吾大吃一驚,彼時,吾還在齊國參與招婿之試。”
“嘖。”雖然聲音很輕,但在這安靜的氛圍中,卻顯得格外刺耳,衆人都清楚,這是在提到招婿之試時,姬仇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本來嘛,晉國與齊國聯盟,目的所在,便是爲了給晉世子姬還再一次機會,讓他能在招婿之試中取勝,成爲齊侯的乘龍快婿。
以期晉國與齊國聯姻,更快地提升晉國實力,姬仇微微皺眉,顯然,衛揚並不是無意提到此事的,他反倒是故意的。
正如衛揚所料,當其提及招婿之試時,姬仇果真會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他並不理會,眼下他只需說清楚關於攻打攜地一事的邏輯關係即可,不必去想其他。
“但是,虢公翰這番舉動並不是沒有規律可循,試想一下,吾雖然身在齊國,可衛國有元蒙與夷風兩位能臣鎮守,就算虢公翰自詡實力非凡,在他們兩人面前,即便是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說一定能攻下這座城池吧,
所以,當吾得知這個消息時,便能分析出,此事定沒有那麼簡單,爲何虢公翰平時不發兵攻打,偏偏在吾和君父都在齊國之時,卻發兵攻來呢,難道他就不擔心,因爲自己的這番貿然舉動,會引起天下諸侯的不滿,
人心不足蛇吞象,往往這樣做的後果只會給自己招來覆滅,可事情進展,卻遠沒有我等想的那麼容易,虢公翰之所以能維持二王並立的局面,足以證明其能力不凡,他不可能蠢到這種程度,會不顧後果,只爲攻下衛國城,以取得一點地理上的優勢。”
“所以,衛侯您的意思是,虢公翰之所以會這麼做,必然是有人在衛國能與之裡應外合,而又有人在齊國幫助他打探消息。”陳刀思索後,說道。
“不錯,陳將軍言之有理,這在與衛國與之裡應外合之人,便是已經被我打入大牢的二公子衛文,而至於另一位,衆人也都清楚。”
聽到這兒,姬仇的臉色驟變,這是第二次提到姬還了,顯然,衛揚這番前綴之言,是故意說給他聽的。
“可這與攻打攜地又有何種關係呢?”有人見狀,忙替姬仇解圍道。
“看似沒有關係,實則大有關係,此次虢公翰之所以撤兵,便是因爲在看到自己沒有把握攻下這座衛國城之時,他撤兵,唯有兩點原因,一則是晉世子姬還的到來,或許他們早已商量好,若姬還趕到衛國,虢公翰便不戰自退,
而另一點原因,便在於天下無敵的荀成將軍,荀成之武藝,天下人盡皆知,即便是虢公翰,也頗爲忌憚,姬還趕到衛國,就意味着荀將軍也會一同趕到,爲了不與其對陣,若我是虢公翰,及時撤兵纔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