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司馬懿,大大的忠臣

陳羣話音一落,衆臣工大譁,如果陳羣只說推薦一位人才,那還沒什麼。

黃月英當初橫掃南蠻,曹『操』麾下還只覺得這個軍師合格,戰敗諸葛亮,雖然諸葛亮名揚天下,但是卻是初出茅廬,說不定根本沽名釣譽,除了讓這些文武提一點小心,沒有別的看法。

可是從黃月英跟着劉璋,竟然這麼短的時間內大敗曹『操』五十萬大軍,從渭水開始接連大勝,現在瀕臨許昌,天下人都已經將黃月英當妖女看待,超越了他們心中的謀士的巔峰,站在了當世最高的位置。

現在陳羣竟然說推薦一位不遜於黃月英的大才,而且是現在這種情況下,衆臣工都是不信,交頭接耳。

可是等來的人進來,這些人立刻改變態度了,倒不是他們認爲面前的人才能真的高過黃月英,而是他們必須支持這個人。

在曹『操』允諾下,司馬懿走進了大殿。

司馬懿在北方盛名在外,不止是因爲河內司馬家族的龐大,司馬懿也確實是當世大才,與諸葛亮龐統荀彧郭嘉周瑜等是一個層級的,而因爲司馬懿受曹『操』一再邀請,卻不出山,這種情況下司馬懿甚至比諸葛等人名氣更甚。

而北方和中原世族早就已經達成默契,需要無條件支持司馬懿,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擊敗劉璋。

看來陳羣這次出言,就是爲了向司馬懿引薦給曹『操』。

衆人都猜測司馬懿是不是真的有好辦法可以擊退黃月英,這樣一來,只要司馬懿擊退了劉璋,司馬懿必受重用,那麼世族的財力人力物力就可源源不斷向司馬懿匯聚。用來抵抗劉璋。

衆臣工都對司馬懿充滿了期待。

“原來是仲達,本相三番五次相邀,你都拒絕,這次竟然主動來投,說吧。有何策見教。”

哪怕是川軍大軍壓境,曹『操』依然不失霸主之風,這也是他區別於袁紹的原因,關中一戰敗得比袁紹的官渡之戰還要慘,可是袁紹就一病不起了,他曹『操』還活的好好的。

但是誰也不知道。張遼率着敗兵回到許昌,告訴曹『操』靈雎被俘時,曹『操』當時就痛的暈厥過去,因爲醒來沒有靈雎的琴音,曹『操』嚴重不習慣,到現在還頭痛着。

曹『操』自己都知道。如果不是現在情況危急,必須強提精神,他現在就暈過去了。

曹『操』看着司馬懿,想起了司馬懿那一封看起來莫名其妙,卻全部言中的信,如果聽了他的話不去關中決戰,而是休養生息。根本不會有現在的事。

可是曹『操』又想,就算曹軍將關中無條件讓給川軍,劉璋難道就不找自己決戰了嗎?最多不過決戰換一個地方,就能避免戰敗,就能休養生息了嗎?

曹『操』還是想不通司馬懿當初爲什麼建議撤兵,無論怎麼看,都是先取關中先發制人來得好,曹『操』可不會認爲打敗了就說明自己是錯的。

“司馬懿拜見丞相。”司馬懿向曹『操』施了一個全禮,許多名士在曹『操』面前雖不敢造次,卻也不會施這麼慎重的禮節。都自擡身價的,衆人見司馬懿施全禮,都有一種複雜的感覺。

“司馬懿特來勸丞相立刻撤兵,將許都讓給劉璋。”

司馬懿話音剛落,大殿所有人驚駭。那些文臣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司馬懿會勸曹『操』退兵,而且是立刻撤兵。

這就意味着,許昌就要赤『裸』『裸』地暴『露』在川軍眼前。

他司馬家的宗族在河內,可是很多家族的宗族都在許昌,這樣撤出去,他們的家族怎麼辦?

他們抵抗劉璋就是爲了保護家族,推出司馬懿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連家族都保不住,哪怕與司馬家達成攻守同盟也不成。

立刻就有大臣出言反對:“仲達之言恐怕不妥,許都乃我大漢帝都,豈能說棄就棄,我楊芳寧可血染許都,也絕不做流亡之臣。”

“沒錯,忠臣死社稷,我韓合絕不容帝都被屠夫染指。”

“請主公三思。”

衆多宗族在許昌的大臣紛紛向曹『操』下拜。

曹『操』沉默着,盯向司馬懿:“仲達,要撤出許昌,說說你的理由。”

郭嘉荀彧等曹軍頂級謀士也看向司馬懿,剛纔他們之所以不說話,也是不知道司馬懿的理由,尤其是荀彧郭嘉都知道當初司馬懿寫了那封信給曹『操』。

他們都探討過那封信,一封理由不充分,但是卻言中的信,這次他們自然想聽聽司馬懿的理由。

“許昌,除了城池,周圍根本無險可守,整個豫州大地延伸到河洛之地,都沒有險要,我們只要讓給川軍,川軍就站在一片平地之上。

孫權馬上就要攻下荊州,我們與江東軍以鉗形之勢回攻以許昌爲中心的中原。就算一年半載攻不下,劉璋也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我們就算是耗,也可以耗死川軍,許昌遲早可以收復。”

郭嘉荀彧等人再次大失所望,曹『操』也皺了皺眉,司馬懿說的表面是對,豫州之地確實不是關中,函谷關,華山,武關,青泥隘口都是險要。

可是許昌什麼也沒有,如果曹軍從兗州回攻,與江東軍夾擊川軍,就算劉璋兵強馬壯,這樣長期消耗,川軍是一直吃虧。

可是前提是,你得先穩得住啊。

如果曹軍現在撤退,郭嘉敢肯定川軍的騎兵會大軍追擊,到時候人仰馬翻,別說回攻,能恐怕黃河以南的領土全部得賣給川軍,那就真的大勢已去了。

如果這是一個普通人提出的建議,曹『操』和郭嘉荀彧根本不會理睬,可是想到那封信,又不禁猶豫。

但是郭嘉荀彧沒發作,其他文官忍不住了,楊芳立刻對司馬懿嗤之以鼻。

“現在撤出許昌,帝都淪陷蠻匪。不但讓大漢蒙羞,我軍一旦撤出,川軍大軍追擊,我們如何抵擋?恐怕整個中原都會脫離朝廷,虧仲達想得出來。”

“哼。原來所謂的冢虎,也不過如此嘛。”司馬懿外號冢虎,與諸葛亮龐統周瑜的臥龍,鳳雛,幼麒(一說姜維)齊名。

司馬懿眼觀鼻鼻觀心,彷彿沒聽到這些文官的冷嘲熱諷。

曹『操』沉『吟』半響。直到現在他也不覺得自己關中之戰前,先取關中的策略是錯誤的,七分人謀,三分天定,曹『操』不會被勝敗左右自己的理智。

現在他同樣是理智的分析,立刻撤軍絕不可行。先不說被川軍追殺,就是就這樣放棄了許昌和許昌的大家族,他曹『操』就得民心盡失。

雖然曹『操』也打壓世族,甚至對世族左右朝政很忌憚,但是卻不敢得罪徹底,只要直接惹到他曹『操』的世族,纔會滅門。滅族,曹『操』不敢想,他還沒喪心病狂,更別說放棄整個許昌。

除了劉璋,所有諸侯都清楚地知道世族的重要,當年不相信世族,只相信自己和親人的公孫瓚已經死了。

曹『操』不能贊同司馬懿的話,卻沒有當面駁斥,對司馬懿道:“仲達,如果本相一定要守。許昌,你有什麼決策?”

“只有下下策。”司馬懿死人一般的面容擡起來,死氣沉沉地回答。

“如果一定要守,只能拼盡全力一搏,也就是說要用全部的力量。許昌現在只有六萬人,最關鍵的是沒有士氣,我們不可能戰得過黃月英。

壽春徐晃的軍隊和兗州等地招募的新兵估計要在十日後到達,北方軍隊更是要在一個月後到達,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守住十日。

以現在的狀態,我們別說守住十日,估計黃月英一旦兵臨城下,士兵驚懼,臨敵崩潰,不消三日,我們的城池就沒了。

所以現在必須拖,主公可以效仿當初樊城之事,割土,封王,將劉璋奪到手的土地封給他,然後封劉璋爲蜀王,勸其退兵。”

皇位上的劉協一動,又要封王嗎?自己又要丟一次列祖列宗的臉嗎?

“笑話,現在劉璋志在天下,內部安定,割土封王會退兵?哼,不知所謂。”韓合冷哼一聲,對司馬懿要這樣撤出許昌非常不滿,至少也要等許昌的大家族人逃出去,財產轉移出去了再撤啊。

“仲達先生。”荀彧站出來,荀彧在曹軍中地位一向超脫,不但家族自己勢力雄厚,自身才能也極高,而且向曹『操』推薦大量人才,不管寒門世族,人人都要對他禮敬三分。

荀彧也擅長作戰,但是更擅長的是內政,這樣一來,反而少了許多麻煩事,這次郭嘉隨徵長安,不知被多少人詬病,戰敗之後更是流言蜚語不止,要不是曹『操』是一代雄主,被那些污言穢語一說,郭嘉人頭難保。

荀彧在曹軍中地位又高,所有人對他都是敬畏,不敢有別的想法,一站出來,所有人就都不再說話。

“仲達先生,黃月英被稱爲妖女謀士,的確名副其實,任何陰謀在她面前估『摸』着都是丟人現眼,劉璋這次就是爲了徹底擊敗我們,割土封王,恐怕難以滿足劉璋的胃口。”

司馬懿死氣沉沉的臉上出現一點波動,倒不是驚訝荀彧會出來反駁,這在他預料之中,而是驚訝於荀彧站出來時衆臣工的表情。

這荀彧在曹軍中地位太高了,如果自己要想出頭,這荀彧不得不除。

“文若先生慧眼。”司馬懿向荀彧拜了一禮:“割土封王,看起來不能讓劉璋罷兵,但是卻並非真的沒有希望,文若別忘了劉璋不止我們一個敵人,還有荊州,荊州法正被周瑜圍攻,岌岌可危。

就算劉璋想滅我們,也必定滅我們,也要有個順序是不是?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川軍肯定直接進攻我們,可是司馬懿覺得三管齊下,劉璋很可能率軍回攻荊州,趁着周瑜魯肅立足未穩,重奪荊州。

割土封王就不說了,我們還可以與川軍聯姻,只是要改變川軍一個進攻順序而已,只要我們表現出足夠誠意,川軍必然南下荊州,我們贏得喘息之機,可穩固許昌。”

這下連郭嘉都搖頭了,因爲長安戰敗,他現在更不能說什麼,可是這司馬懿也太搞笑了吧,你跟人家聯姻,人家就坐等你聚集大軍抵抗他們?

你當劉璋黃月英是豬腦袋嗎?

如果換做袁紹袁術呂布這些,落點好處,說不定面子過去,真撤兵了,對於劉璋黃月英,郭嘉想都不敢想。

所有臣工都不贊同司馬懿的說法,曹『操』沉『吟』半響道:“仲達,這樣吧,此事回頭再議,本相先委任你爲朝廷少府,領平軍中郎將,參軍事,如何?”

曹『操』這是委婉地拒絕了司馬懿的進言,但是衆臣工心中都是一跳,羨慕地看着司馬懿,少府,什麼官職?九卿之一,司馬懿一個初出茅廬的人,竟然被委任這高的官職,可謂殊榮,還是管財政的。

平軍中郎將參軍事,就是可以領軍,可以爲謀,整個任命,把司馬懿的文武才能都發揮出來,雖然封的太高,卻也物盡其用。

許多文官都覺得司馬懿太年輕,而且是纔來投效,沒有功勳,如果是以往,肯定出言反對,可是現在世族達成攻守同盟,在曹『操』麾下的代言人就是司馬懿,當然封的官越大越好。

衆世族文武都支持這個任命,只要司馬懿不再出“立刻撤出許昌”這種幺蛾子。

可是衆人萬萬沒想到,司馬懿踏前一步,對曹『操』道:“忠言逆耳,司馬懿不忍朝廷淪難,特來獻策,沒想到受到這種待遇,感謝丞相的特殊加封,可是司馬懿有自己的原則,既然計策不被採用,那我留在這裡就是尸位素餐,司馬懿寧死不爲,告辭。”

司馬懿甩甩手就走了,來的時候還給曹『操』施全禮,這時卻沒向曹『操』行禮,反而給傀儡劉協行禮了,轉身大踏步離去。

劉協頓時心中一暖,曹『操』沒經過他的同意,竟然就封司馬懿爲九卿之一,在這曹軍危急關頭,曹『操』已經完全不把自己當回事,這司馬懿卻不怕得罪曹『操』向自己行禮,真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啊。

第666章 東夜國第188章 拼了第662章 徐天師第30章 唯一的選擇第985章 封爵第487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228章 名士,一輩子的屈辱第376章 坐地分贓第31章 站隊第775章 遺忘的戊己校尉部第306章 關銀屏,馬雲祿第315章 馬超,跳樑小醜第906章 歪打正着第630章 是你嗎第53章 神童一出 誰與爭鋒第128章 先過我這一關第27章 四科舉仕第383章 祭拜白石第16章 罵人第11章 涪城大戰第142章 請你看清楚了第391章 牢中對鏡梳妝第655章 望夫山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79章 臨死反撲第148章 恪守本分第452章 海子湖第460章 取張飛首級者,賞萬金第667章 什麼漢人?第932章 鮮卑軻比能第261章 周瑜之恨,魯肅深謀第367章 女首領第208章 諸葛亮望風而遁第632章 荊州龐統第366章 兄弟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第64章 能降服你的人第777章 大片黑木林第976章 功臣塔第334章 戰前第63章 月光照白冰第965章 尾聲第955章 面子那麼重要嗎?第424章 最後失去理智一回第811章 跑去爭霸第523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248章 這把彎刀給你第835章 第一個新興勢力,黃家第961章 賈詡水上擊魯肅第964章 異變第614章 川軍的方向第137章 一身肉甲第839章 戰略佈局第532章 拜黃月英爲義母第632章 荊州龐統第419章 七天後他們就回來了第522章 最殘酷的算計第369章 蠻軍攻羌寨第512章 馬超與樊梨香第644章 達哈木第918章 亂世下的人第530章 從夏侯惇之死開始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228章 名士,一輩子的屈辱第539章 皇后,我們睡吧第95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我也好希望有一個了斷第912章 曹彰憤怒第456章 張飛對黃忠第236章 別管我,我是來相親的第500章 當我死了嗎第843章 第六路敵軍第260章 邪馬臺女王第798章 都是愛國之人第840章 找奸細第447章 路在何方關於完本滿意度第894章 諸葛亮第890章 出征第463章 妖人計中計第637章 “頹廢”的郭嘉第249章 拖下去,仗斃第544章 曹軍對川軍,精銳戰精銳第423章 吸毒第792章 蜀王劉璋來了第804章 精絕女王第889章 醞釀的遠征第4章 庸主與雄主第76章 葭萌關第650章 蒲類後國第432章 藤甲軍倒戈第17章 你殺了我吧第101章 良苦用心第75章 雨中紅菱第153章 小女子像殘忍之輩嗎?第884章 你願當漢奸嗎?第319章 天下第一騎第205章 我在思考,愛情第90章 不一樣的戰策
第666章 東夜國第188章 拼了第662章 徐天師第30章 唯一的選擇第985章 封爵第487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228章 名士,一輩子的屈辱第376章 坐地分贓第31章 站隊第775章 遺忘的戊己校尉部第306章 關銀屏,馬雲祿第315章 馬超,跳樑小醜第906章 歪打正着第630章 是你嗎第53章 神童一出 誰與爭鋒第128章 先過我這一關第27章 四科舉仕第383章 祭拜白石第16章 罵人第11章 涪城大戰第142章 請你看清楚了第391章 牢中對鏡梳妝第655章 望夫山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79章 臨死反撲第148章 恪守本分第452章 海子湖第460章 取張飛首級者,賞萬金第667章 什麼漢人?第932章 鮮卑軻比能第261章 周瑜之恨,魯肅深謀第367章 女首領第208章 諸葛亮望風而遁第632章 荊州龐統第366章 兄弟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第64章 能降服你的人第777章 大片黑木林第976章 功臣塔第334章 戰前第63章 月光照白冰第965章 尾聲第955章 面子那麼重要嗎?第424章 最後失去理智一回第811章 跑去爭霸第523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248章 這把彎刀給你第835章 第一個新興勢力,黃家第961章 賈詡水上擊魯肅第964章 異變第614章 川軍的方向第137章 一身肉甲第839章 戰略佈局第532章 拜黃月英爲義母第632章 荊州龐統第419章 七天後他們就回來了第522章 最殘酷的算計第369章 蠻軍攻羌寨第512章 馬超與樊梨香第644章 達哈木第918章 亂世下的人第530章 從夏侯惇之死開始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228章 名士,一輩子的屈辱第539章 皇后,我們睡吧第95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我也好希望有一個了斷第912章 曹彰憤怒第456章 張飛對黃忠第236章 別管我,我是來相親的第500章 當我死了嗎第843章 第六路敵軍第260章 邪馬臺女王第798章 都是愛國之人第840章 找奸細第447章 路在何方關於完本滿意度第894章 諸葛亮第890章 出征第463章 妖人計中計第637章 “頹廢”的郭嘉第249章 拖下去,仗斃第544章 曹軍對川軍,精銳戰精銳第423章 吸毒第792章 蜀王劉璋來了第804章 精絕女王第889章 醞釀的遠征第4章 庸主與雄主第76章 葭萌關第650章 蒲類後國第432章 藤甲軍倒戈第17章 你殺了我吧第101章 良苦用心第75章 雨中紅菱第153章 小女子像殘忍之輩嗎?第884章 你願當漢奸嗎?第319章 天下第一騎第205章 我在思考,愛情第90章 不一樣的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