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9章

天色還沒亮起來,但馮阿貴的酒勁卻早就醒了。村外那番響動過去沒多久,村長便帶着一隊海漢兵敲開了他家大門,然後打着火把將院子裡裡外外搜了一遍。據村長所說,附近有一夥武裝匪徒活動,目前軍隊正在對其進行抓捕,爲保民衆安全,漾月村的各家各戶都要進行搜查,以防逃竄的匪徒混進村子裡躲藏。

“聽說這幫匪徒是從昌化流竄到儋州來的……”在士兵們搜查院子的當口,村長向馮阿貴談起了自己剛得到的消息:“官府爲了抓捕這些壞人,特地調了大軍到三都鎮,如今已經在村外把大部分匪徒圍困住了,就等天亮之後拿人。”

馮阿貴不敢評價官府的動作,唯唯諾諾地應道:“好在軍爺們動作夠快,沒讓壞人禍害到我們村子,希望這亂子快點平息吧!”

雖然軍方已經基本確認了薛正一夥都被困在了村外的顏塘漾月景點附近,但出於萬全考慮,還是很謹慎地派出數支小隊對鄰近的漾月村逐家逐戶地實施了搜查,以確保抓捕過程中不會有藏身於漾月村的漏網之魚。

而這樣的陣勢對於常年處於平靜生活狀態中的村民們來說,無疑是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要知道上一次漾月村這地方有軍隊出現,還得追溯到當年海漢軍佔領儋州的時候了,而且那時候漾月村也並非發生武裝衝突的戰場,只不過有交戰雙方的軍隊路過此地而已。

漾月村地方其實不大,一共也就五十來戶人家,常住總人口還不到三百人,因此對於整個村莊的搜查工作也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執行這個任務的步兵排趕在天明之前就完成了清查,確認並無陌生可疑人員混入村內躲藏。

“天一亮就動手吧,免得夜長夢多。如果遇到負隅頑抗者,儘可能予以制服,不到不得已別下死手。”汪百鎖紅着眼向兩位參與行動的陸軍連長下達了指令。他已經在野外搭建的帳篷指揮所裡熬了一宿,濃茶喝下肚四五杯,但因爲要時刻關注行動進展,這一晚熬下來還是有點抵不住睏倦,只想儘快將此間事情處理完之後收兵回城。

兩名陸軍連長倒是頗爲興奮,在儋州駐軍期間,想要撈到實打實的軍功可不容易,畢竟這地方文化興盛,與大明的關係也在近年趨於正常化,基本沒有爆發戰爭的可能。加之地方經濟發展迅速,治安狀況也趨於向好,極少有需要出動軍隊使用武力的時候。而這次配合安全部的計劃,把部隊拉出來執行抓捕任務,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軍功,就算熬上一夜又有什麼打緊。

身在儋州城的張千智雖然不用到一線親自指揮抓捕行動,但他在這一晚也同樣沒怎麼休息,審完了一個又送回來兩個,然後對這三名疑犯進行交叉審訊,以驗證其口供的可靠性。這是一件非常費腦子的工作,張千智連夜奮戰數個小時,雖然是拿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但也的確累得夠嗆了。

不過他的待遇比汪百鎖還稍好一些,特地來等消息的張新雖然沒有插手審訊工作,但中途專門讓人給張千智送了兩次泡好的參茶,幫助他提振精神。這種舉動對張千智來說自然是值得加倍賣力的鼓勵,加之他也知道此次行動的時限幾乎都是靠張新幫他爭取回來的,天明之後朝鮮人的船隊就會抵達儋州,就算是爲了回報張新的知遇之恩,他也必須要儘快將這起案件處理妥當。

雖然已經有三人被抓捕到案,但就目前所拿到的口供來看,張千智依然無法確認這些人的真正身份和所屬陣營。這些人顯然都曾接受過極爲專業的培訓,他們給出的信息都會有多個版本,比如其身份和效力的對象,每個人都會陸陸續續說出四五個不同的版本,這對於審訊者來說非常具有迷惑效果,很難判斷其供述的信息到底哪一部分是真的,甚至有可能所說的信息全部都是假的。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張千智以前的工作經歷中也是不多見的,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將這些人的供述做對比,慢慢確認其中可信與存疑的部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帶着這幫人行動的首領薛某,就是審訊工作能否取得突破的關鍵人物了。不過最終是否能夠抓到此人的活口,張千智在儋州城也做不了主,一切都得看前線人員的操作了。

事實上在行動之前讓指揮部覺得最沒有把握的抓捕工作,反倒是開始行動之後最爲順利的一個環節,沒有審訊過程中的那些彎彎繞繞的東西,抓的抓圍的圍,一個都沒放跑,可謂十分乾淨利落。而薛正這幫人在發現上當受騙之後,又陰差陽錯地發生了內訌火併,還沒來得及做困獸之鬥就死了大半,替執行抓捕任務的軍隊省了不少事。

遠處傳來的雞鳴聲喚出了東方魚肚白,苦等了一晚之後,漾月村的抓捕結果終於由騎兵送回了儋州城裡的指揮部。被包圍的十三人僅剩四人存活,此時已經在押解回城的途中。不過很詭異的是死掉的這些人並不全是因爲試圖抵抗而被軍方擊斃,其中有五人竟然是死於其臨陣內訌的結果。

繞是張千智設想了種種可能,也沒想到在抓捕過程中會出現如此奇怪的狀況,他又向傳送消息的騎兵確認了兩遍,才相信自己並沒有聽錯。

同樣被這個消息震驚的還有剛剛小睡了片刻就被叫醒的張新,他對於這樣的情況倒是有一個下意識的反應:“匪徒內訌?是不是爲了投降保命?”

“現在還暫時不知其內訌的原因,不過據說的確是對方投降了,他們的頭目也在存活這四人當中,另外我們這邊倒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張千智連忙向他說明了當下的情況。

“這麼說行動還挺順利啊!”張新聽到這樣的情況也是放鬆了不少,畢竟朝鮮人馬上就要到了,這事需要儘快收場才行,而這個行動的實際執行情況比預計的還要好得多,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大的麻煩了。

“那你這邊先忙着,我去洗漱一下吃個早飯,就得去港口等着了。”張新見張千智這邊進展順利,當下也沒再細問案情調查的情況。他現在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提前去港口等候李溰一行人的到來了。

張千智也沒敢在這個時候告訴他事情雖然告一段落,但案情的調查卻並不順利,審了一晚甚至都還沒弄清這幫人到底聽命於誰,又爲什麼要對朝鮮世子發動襲擊。

而這個時候真正最爲輕鬆的人,大概就是即將抵達儋州港的李溰了。他從昌化離開的時候可沒想到,這個臨時加入的安南行程,算上來回途中所花的時間,竟然消耗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大大影響了後續的行程安排。

當然了,其實李溰倒也沒有什麼特別急迫的行程安排,畢竟後續的參觀行程也都是海漢官方做主,其中並未安排對時效性有特別要求的內容。他主要還是想早些完成參觀之後回到三亞,然後儘快開始真正的留學階段。

李溰這些天有很多空閒的時間用來思考問題,他已經把隨身攜帶的那套《崛起南海》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對於朝鮮應該向海漢學習什麼,怎麼學,也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各類生產技術上的效仿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而這對於朝鮮來說也是收效最直觀,門檻最低的學習方向。儘管有很多高深的技術是海漢現階段不會外傳的秘技,但通過這趟參觀行程,李溰也認識到海漢願意將許多相對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傳授給朝鮮,比如農技、航海、造船、製鹽、採礦等等,這些無疑會對朝鮮的國力提升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李溰在出國前也曾考慮過到海漢之後要親自學習幾門先進的技術,等回國了手把手教一批可靠的專業匠人,來帶動本國的相關產業發展。但到海漢實地看過之後,他覺得自己的着眼點確實低了一些,學習技術這種任務就應該交給專業人員去完成,而他該站到更高的地方,去幫助自己的國家更快地實現產業發展和國力提升。

類似福建、安南這些與海漢交好的勢力,在產業發展領域對海漢的效仿和學習,都可以作爲參考的成功樣本。而他們的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每年派了多少人到海漢留學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們如何制定了長遠的目標和相應的發展計劃,並且能將其貫徹實施——這纔是上位者應該花時間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這趟參觀行程當中,李溰所看到的礦山、鹽場、造船廠、冶煉工坊……其實這些生產場所和自然資源在朝鮮國內也都有,要如何將這些產業提升到海漢的水平,就是朝鮮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參觀過這些地方之後,李溰也逐漸意識到兩國在這些領域存在的差距並不是學技術或是效仿組織生產的方式就能彌補,國家如何從執政的層面去扶持這些產業,纔是相當重要卻又容易被忽視的內容。

而儋州的情況與前面參觀的幾站有所不同,這地方據說是以文教產業爲支柱,號稱海漢國的文化中心。一個以武力和商業著稱的國家,其文化中心到底會是怎樣的環境,官府又是如何扶持當地的文教產業,以海漢模式培養出來的讀書人與過去大明統治時期有什麼不同,都是李溰十分關心的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他也嘗試過從書裡尋找答案,以及向白克思等海漢高官進行諮詢,但書裡的記述沒有詳盡的答案,而白克思等人則是故意賣關子,讓他到了儋州之後通過親身感受自行去體會。

“學習是很重要的事,過去大明統治時期的儋州,大概就是教人讀書識字寫八股文的地方,而如今的儋州,我們會教給學生們更多的東西,讓他們不但能讀會寫,還能把這些文化知識運用到更廣的範圍。至於具體能做些什麼,等世子到儋州待一些時日,就能明白了。”

李溰想起之前白克思對自己所說的這番話,心中不禁在想,如果說儋州是海漢的文化中心,那自己是不是應該在儋州留學才更合適。

天明之時,李溰在甲板上看到遠處海面上出現的地平線,便知儋州港已經非常近了。不過他大概想不到,就在三天之前,已經有另一支打着他旗號的船隊在這裡上演過一遍“朝鮮世子到訪”的戲碼。由於當天曾經安排了隆重的迎接儀式,本地許多民衆都以爲朝鮮世子那個時候就已經到了儋州,卻根本不知正主直到此時才現身。

李溰在碼頭上見到了專程來此迎接自己的儋州地方官張新,不過他發現這位張大人的精神狀態似乎不是太好,黑眼圈非常重,看樣子或許是公務繁忙所致,他倒是想不到導致張新最近休息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爲自己。

“幸不辱命,事情都處理妥了!”見到白克思之後,張新便先向對方報了平安,不過因爲李溰就在旁邊,所以他並沒有把話說得太直白,只要白克思能夠理解就行。

白克思心領神會,與張新握手道:“辦妥了就好,這些天辛苦你們了!”

白克思爲了李溰這事也是將自己的行程改了又改,陪着去安南逛了一大圈,回來還要再次到儋州走一趟,所耽擱的日程和公務,到後面大概都只能靠加班來補上了。不過好在儋州這邊已經將隱患排除,他這番也算是沒有白忙活。看着旁邊對此毫不知情的李溰,白克思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所有人都輕鬆下來的時候,張千智的頭卻開始大了。他不敢確定如果遲遲審不出一個可信的結果,看起來已經穩下來的局勢會不會再起變化。

弟1790章 專業演出3346.第3346章2498.第2498章第2045章第3427章3091.第3091章2368.第2368章3056.第3056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217.第3217章第2091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第58章 考察彙報2823.第2823章第2123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8章 籌備進行時(四)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勞改營(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五百六十章 一較高下第2295章2932.第2932章第1978章3408.第3408章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2996.第2996章第1706章 絕處逢生第1393章 要挾第3429章第69章 徵兵第1940章第2210章第2289章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2466.第2466章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2241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1205章 巡警隊2629.第2629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3071.第3071章2855.第2855章第1516章 戰局變化2635.第2635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第1956章第1944章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2971.第2971章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1595章 操作方式2443.第2443章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七百三十章 被動的局面第1963章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2557.第255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156章 種種震撼第1902章 超乎想象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323章 攻擊重點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1239章 戰事來臨2986.第2986章第2119章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2151章2894.第2894章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101章 基層組織第2272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2345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
弟1790章 專業演出3346.第3346章2498.第2498章第2045章第3427章3091.第3091章2368.第2368章3056.第3056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217.第3217章第2091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第58章 考察彙報2823.第2823章第2123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8章 籌備進行時(四)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勞改營(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五百六十章 一較高下第2295章2932.第2932章第1978章3408.第3408章第1889章 長遠規劃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2996.第2996章第1706章 絕處逢生第1393章 要挾第3429章第69章 徵兵第1940章第2210章第2289章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2466.第2466章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2241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1205章 巡警隊2629.第2629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3071.第3071章2855.第2855章第1516章 戰局變化2635.第2635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第1956章第1944章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2971.第2971章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1595章 操作方式2443.第2443章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七百三十章 被動的局面第1963章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2557.第255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156章 種種震撼第1902章 超乎想象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323章 攻擊重點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1239章 戰事來臨2986.第2986章第2119章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2151章2894.第2894章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101章 基層組織第2272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2345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